一、贩毒十克左右判多少年?
贩毒10克以下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毒品类型来进行认定,对于海洛因等毒品的判罚标准是大大高于鸦片等毒品的,具体情况下应当结合实际来进行合法的认定和处理。
《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2、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3、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4、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5、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贩卖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贩卖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
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贩卖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
对多次贩卖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二、哪些行为属于贩卖毒品的行为?
(1)将毒品买入后又转手卖出,从中牟利的;
(2)将家中祖传下来的毒品卖出牟利的;
(3)制造毒品后销售的;
(4)以毒品为流通手段交换商品和其他货物的;
(5)以毒品支付劳务费或者偿还债务的;
(6)赊销毒品的;
(7)介绍毒贩,从中牟利的;
(8)
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单位和人员,违反国家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员提供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我国法律上对贩毒行为的判罚的标准是非常严重的,公民也有依法举报毒品犯罪的义务,在发现贩毒行为后应当立即报警并配合公安的调查取证工作,如果对相关情况的认定存在异议的,则还可以向上级司法机关提出上诉,并进行重新认定。
贩毒的行为是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一种罪行,贩毒10克判多少年,具体判刑需要根据毒品类型、主犯还是从犯、是否自首、立功还有其他具体情节来决定,但是无论如何,只要是贩毒的犯罪行为,都是要被严厉的打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二节 走私罪 第一百五十三条 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n(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n(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n(三)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n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n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应缴税额处罚。
-
贩毒资金一万左右能买多少
78人看过
-
贩卖毒品300克被发现了,贩毒300克判多少年?
65人看过
-
贩毒10克判多少年 怎么处罚贩毒罪
422人看过
-
严打时期贩毒贩11克判多少年
119人看过
-
贩毒冰毒13克多能判多少年、罚金多少、
279人看过
-
贩毒1.58克判刑多少
463人看过
-
贩卖毒品40多克会被判多少年左右啊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1贩卖40g海洛因的量刑为7-15年有期徒刑,这样的情况尽早聘请律师,会有很大的益处。本人对刑事案件颇有心得,若需帮助可电话联系。
-
-
贩毒吸毒14克判多少年的,贩毒14克能判多少年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06三年以下。量刑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建议尽快委托律师处理。在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只有律师可以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规定,非法持有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其他少量毒品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非法持有鸦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
-
吸毒?贩毒,没有前科,几克左右,要判多久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5刑事案件量刑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比如,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社会影响,是否为累犯,是否有其它从轻或者从重量刑的法定情节等等,所以,建议面询律师,由律师结合案件细节综合分析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