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如何规定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4-04-18 08:10:19 299 人看过

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现状

内部审计相对于民间审计和政府审计,其执行效率相对较差,强制性也较弱,因而不太受到重视;其次,由于内部审计主要围绕企业内部经营活动而开展监督、检查,因而受到企业内部影响较大。正是由于所处环境、地位的差异性,内部审计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机构界定不清晰

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各单位应当单独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财务部门,受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但限于人员编制、经费的制约,很多单位设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仍然是一定程度上依附于财务部门的附属部门。有的虽然做到了形势与性质上的独立,但部门受谁领导一直很难确定。这种状况在很多企业普遍存在,急待调整。

(二)独立性难以保证

内部审计要真正能够开展工作,发挥其内部监控的作用,首要前提是保证自身的独立性。独立性要求保证两个层面上的独立:形态上的独立、实质上的独立。形式上的独立很容易做到,但实质上的独立则相对较难。最典型的人员和经济独立,需要依靠于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支持,否则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因为人事部门可以决定内审部门的绩效考核和人事晋升,财务部门可以控制内审部门的财务运算和资金拨付。由于无法做到实质上独立,由此影响审计质量控制。

(三)质量控制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

作为一项控制体系,必须拥有一整套控制执行标准。目前,内部审计控制标准主要有《内部审计准则》和《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等,但这些规范是国家制定的一个框架性文件,可操作性不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在实际执行审计项目时,过多的参与了人为的因素,靠自己的主观判断,严重降低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权威性。实际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也急切期望着内部审计实务操作标准尽早出台。

(四)质量控制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由于目前缺乏一套操作性很强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导致对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无从评价,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态度、低效率困扰着内部审计工作的展开。市场经济环境下,应当强化经济责任审计,不但要对非内审部门加强审计,更要加强对内审部门本身的责任审计,从根本上保证内审的方向与效率,调动内审部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五)质量控制专业人员素质不高

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活动,光靠勤奋和努力远远不够,还要有专门的知识技能作为支撑。相对于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的服务面比较窄,这方面培养专业人才非常少,能够真正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则更少。目前从事内部审计的人员专业知识还很欠缺,而且不能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经济环境。

二、内部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的关键点

一个良好的企业管理应当建立起有效的内部审计控制体系,而内部审计控制又要着重加强质量控制,为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构筑起一道坚硬牢固的“防火墙”。针对目前内部审计存在的缺陷,应从组织构架、控制标准、评价机制、激励机制这几个方面加以考虑,强化内控质量体系的建设。

(一)明确内部审计的组织构架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系统的效率,取决于执行该系统的组织架构是否合理、高效。为了有效地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工作,必须构建一套合理的组织体系。该组织体系应明确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与定位、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隶属关系、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目前运行的内部审计机构组织体系面临着是总经理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机构体系还是董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委员会的选择。总经理领导下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很可能产生内部人控制,作为管理层的总经理更关注公司的运营实绩,侧重于财务运营指标,要求内部审计更好地保护管理层利益,这就会伤害所有者的利益,使得投资人不能真实获取相关信息;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设置其常设机构内审部门,理论上可以很好地保护投资人利益,但缺乏长效跟踪机制,且董事会中具有专业技能的内审人员很少,难以从根本上保证审计的质量。结合两种方式的优缺点,应站在投资人利益的角度进行考虑,则会利大于弊。明确了科学的定位以后,选择恰当的组织构架能够很好地实施内部审计工作。

(二)制定层次清晰的质量控制体系

作为一种内部重要的监督机制,必须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质量控制标准。应参照《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及具体准则,同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应是全面质量控制标准,涵盖本单位所有的业务环节,并且要细分到每个控制节点。应当注意的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只是一个参照性规范,不是唯一的操作规程,在实际应用中,仍要结合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严格的专业测试。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应当结合行业特征,分行业制定具体的质量控制标准,同时为了增加参照的可行性,可将某些控制标准进行量化,给出示范(参考)数值,便于审计项目实施人员对照执行,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经济环境始终是处于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因此质量控制标准也应结合经济环境不断进行更新,使之能有效地指导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

一个良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除有质量控制标准外,还应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评价系统。对内部审计质量全过程进行评价,具体分类到每个关键控制点,评价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审计项目过程中是否已经严格执行了质量控制标准,对其执行的情况也要进行评价,并对每项考核项目进行赋值,从而测定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内部审计的结果。最终评价的结果作为内部审计部门和具体人员业绩评价的直接依据,与其薪酬和职务晋升相关联,从而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建立这一评价系统,首先要解决的是每个关键点的权重如何确定,分值如何分配,这些问题是内审质量评价系统构建的核心问题。

(四)形成基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绩效评价机制

在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评价系统的基础上,形成鉴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绩效评价机制,有利于激励和约束内部审计组织和人员的行为。对于积极实现内部审计目标的部门和人员,应予以激励和肯定;对于消极完成内部审计任务的部门和人员,应予以处罚和批评。激励或约束机制的实现,可采取薪酬和职务晋升等形式,但应考虑内部审计部门的级别是否基于其他部门,其薪酬是否可按不同于其他部门的制度执行。否则公司部门利益很难均衡,难以实现内部审计的目标。

三、经济责任纬度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构建

作为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应包括质量控制的组织架构、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系统、绩效评价系统等核心模块,从而有效指导内部审计工作,实现内部审计目标。

(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组织架构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组织架构,主要分为业务执行的组织体系和监督评价的组织体系两个部分。从上述着眼点可知,应建立起董事会领导下的监督评价组织体系和董事会下属的内部审计业务执行组织体系。但考虑到内

部审计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内部经营活动的监督与检查,这与监事会的职能交叉重叠,势必会导致组织领导矛盾激化。从这一角度出发,应考虑将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的职能合并,成立“监察审计委员会”(简称“监察委员会”),其常设部门为内审部门,由内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内部审计工作,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环节的工作则由监察委员会来完成。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制定、评价内审质量控制状况,并据以决定相关的绩效考核。这个组织体系的运行设置,可以用图l表示。

(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作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核心模块,控制标准的建立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可建立类似于SAP(标准作业程序)的操作规程。

(1)按业务模块分类设置控制标准。按审计业务流程将控制标准分为业务承接控制标准、审计计划标准、审计取证标准、审计分析标准、审计报告标准五大板块。在这五大板块中,分别业务设置具体项目的质量控制标准,构建全方位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2)标准化的业务流程控制。基于经济责任纬度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其根本出发点在于建立一套标准化流程。

(3)分清责任,编制审计工作日志。在一个完整的审计项日执行过程中,所有执行记录都要求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而且每天都要编制审计工作日志,并由各承担工作人员签章,分级复核,从而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同时明确到人,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对审计人员行为的约束,更好地保护审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4)加强战略风险的质量控制。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与民间审计基本一致,同样以风险管理为中心。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质量控制标准的过程中,要以战略风险评估为核心内容,采用恰当的风险评估程序,选择合理的审计方法和程序,从而有效降低自身的审计风险,收集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得出恰当的审计结论:这其中一个关键步骤是采取合适的风险评估程序和风险应对措施,使审计风险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

(5)参照IS09000标准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标准体系。1S09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质量管理和认证标准,其中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证实和评价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的能力,适用于各行各业。因此,可将IS09000的标准应用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中来。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来界定内部审计工作的范畴,构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标准体系。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运用恰当的技术手段评估风险,制定全年审计项目的审计计划,从而开展内部审计的常规工作。实施阶段,按照IS09001:2000的要求,运用恰当的统计分析手段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编制符合规定的审计工作底稿。在实施阶段,要注意基础资料的归档备案,形成所有的工作记录,以备复查。相关的证明性材料,都应当经过逐级复核。报告阶段,这是内部审计的终结阶段,也是形成成果性资料的期间。在对实施阶段形成的相关资料进行复核、分析的基础上做适当的调整和修改,按照IS09001:2000的要求,形成具有标准格式、内容充实、评价用语规范的内部审计报告,提供给监审委员会和董事会。

上述质量控制标准是对三个阶段所做的分类,实际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还包括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控制标准、具体业务质量控制标准、内部审计组织架构管理体系控制标准,是全员、全方面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与IS09001:2000标准体系对接,能够更客观、更有效地评价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真实状况,更有效地做好内部监督工作。

(三)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评价体系

内部审计质量标准只是一个固定的制度体系,关键还要看内部审计人员执行的效果如何以及这套质量控制标准设置是否合理,从而更好地做出改进。基于这一目的,需要建立一套评价内审质量控制标准的体系,即内审质量控制标准评价系统。标准评价系统,主要包括标准执行评价内容、评分等级、各个项目所占权重、标准执行实绩分析等。

(1)设置质量控制标准评价指标群。按照企业内部业务范围,将内部审计分成生产、销售、采购、财务、投(融)资五大组成模块,并具体设置每一关键控制点的评价项目,对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分成优、良、差并赋予相应的分值5、3、1,这就使得每个关键控制点的标准执行情况都有一个相对可靠的参数依据。以采购审计项目为例,考察标准评价系统的执行情况。

(2)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运行实绩表。在建立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评价指标群后,要长期、动态、持续地对所有内部审计项目进行跟踪分析、评价,从而督促内部审计健康、有效地运行。由此,可设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运行实绩表,该表既可用来分析各项目小组,也可评价各内审人员的工作执行状况。

(3)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评分等级。作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评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评分系统,以作为后续绩效考核的参照依据。

(4)基于经济责任视角的绩效管核机制。作为一个完善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体系,还应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经济责任,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进行督导和评价,从而及时发现问题,纠错防弊,因此应建立起基于经济责任视角的绩效管核机制。

(1)编制KPI实绩通报表。假设由监审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内审部门和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监督评价,并张榜公示,以督促工作效率的改善。如编制各部门人员的KPI运行实绩通报表。

(2)基于内审质量控制综合评价的绩效薪酬制度。每月或每年度根据各内审部门和人员的内审质量控制执行现状,从而决定其各自的薪酬体系。

(3)基于绩效考核的人事晋升制度体系。作为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监审委员会应当综合评价系统,考虑内部审计人员的人事晋升。对于工作业绩突出的,应当进行破格晋升;同时对一些业务能力相对较差的,应当强化技能培训和职业操守的修养。内外兼修,促进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整体提高。

综合评价的一个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内部审计人员强化经济责任,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对于内审部门而言,需要长期进行有规划的培训引导。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进行培训,一方面鼓励年轻有能力的员工去进行深造研修,另一方面可邀请内审方面的专家到企业进行专项培训,并将培训的时间不短于一个月作为年度学习的任务,引导内审人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职业素养。

《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第十一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2日 23: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关于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几点思考
    作者:佚名2009-7-3121:21:34来源:内审网摘要:内部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本文通过剖析现代内部审计工作中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基本策略。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策略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指由内部审计的业务管理机构或部门对内部审计的各种业务活动或行为进行有计划的监督检查,实施全面控制管理的行为。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如果一个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没有保证,其审计目标就无法实现,审计的实效和权威也就无从谈起。要提高审计质量,关键在于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笔者结合内部审计的特点,针对当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问题1.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不高的原因在于:首先,机构设置不合理。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依附于其他部门或者合署办公,导致了内审机构和人员受到多方利益的牵制,无法
    2023-04-24
    218人看过
  • 浅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作者:廖志平2010-3-2917:23:21来源:本站整理一、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必要性1.内部审计在组织中定位的特殊性和工作性质的重要性有必要加强自身质量控制。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在组织中处于超脱地位。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经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批准并在内部审计章程中做出规定,审计执行主管由董事会任命,并对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其他相关治理机构报告业务工作,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风险管理框架中的定位是定期评价并协助其他部门进行风险管理,但不负风险管理的责任。客观性要求内部审计师在工作中不与任何方面达成重大的质量妥协,不能把对其他事物的判断凌驾于对审计事务的判断之上。独立性和客观性是内部审计的必要条件,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独立性和客观性的有力保证,也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只有持续地加强管理、改进程序、提高质量才能在组织中树立权威性,达到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被审计单位的认可和满
    2023-04-24
    103人看过
  • 如何审计企业全面预算的内部控制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本指引将全面预算定义为一种预算安排。第二,本指引所界定的全面预算,明确了全面预算活动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等;第三,本指引所界定的全面预算,界定了期间范围,是一定期间的预算安排。全面预算有助于企业科学民主决策,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助于企业明确目标,调动员工积极性,有助于改变企业管理模式,有助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正确评价各级各部门的绩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全面预算内部控制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全面预算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这对于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全面预算内部控制建设,防范全面预算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当建立全面预算内部控制审计制度,明确审计机关或者审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检查。内部审计部门或人员应当检查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审计依据除国家有关全面预算管理的法律法
    2023-05-08
    354人看过
  • 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模型的确定
    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第四条指出,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应当获得充分、适当的证据,为发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提供合理保证,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予以披露。按照以上内部控制的目标,其对应的审计风险为企业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陷而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的可能性。对于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模型,准则没有明确的规定,有的注册会计师试图将财务报表审计风险模型运用于内部控制审计中,以便进行评价,但由于二者在实施程序方面有所不同,表现在: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没有必要执行实质性程序,主要实施的是内部控制方面的评价工作,控制测试是常用程序,而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只评价内部控制是远远不够的,一般需将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结合起来使用,所以有必要对内部控制审计建立单独的模型。本文根据目前内部控制审计的要求和特点,并在参考各学者观点基础上
    2023-06-07
    435人看过
  • 如何构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
    一、建立审计项目负责制审计项目确定后,审计机构着手组成审计组。审计组是实施审计项目的基本单位,一个审计项日由一个或若干个审计组负责实施,审计实施方案最终由审计组执行和落实,因此,审计组对于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起着最直接的基础作用。就审计项目来讲,要确定审计项目负责人,明确审计组及审计项目负责人的质量控制责任。在以往的审计项目实施中,审计组长一般由审计机构领导或业务部门负责人(业务处、科长)担汪,其具体工作一般由“主审”承担。审计机构领导或业务部门负责人一身兼“二职”甚至“三职”,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严重混淆了各自的质量控制责任,造成质量控制责任不清楚,质量责任的追究对象不明确。另外审计机构领导和部门负责人是行政领导,他们有大量的全局或部门的工作要处理,不可能经常固定在一个审计组工作;由他们担任审计组长,很难实施日常的质量控制程序、履行日常的质量控制职责,这样做必然严重“弱化”或削弱
    2023-04-24
    157人看过
  •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关系浅析
    第一,内部控制的内涵。内部控制从狭义内部控制逐步发展为广义内部控制。狭义内部控制指与会计有关的部分,主要用以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广义内部控制除以上内容外,还包括与保证经营活动效率有关的部分,即组织管理当局所关注的内部控制,如董事会的设立、管理者的素质、文化等。由于内部控制的概念是审计人员提出的工作,因此第一阶段内部控制的措施是会计的工作,如账目核对。岗位分离也是指会计岗位的分离,控制目的则是以保证账目正确无误为主。而内部控制是伴随着组织的形成而产生的,它是组织中内生的,并不是外部管制、规范的要求和审计等外力催生的,不可避免地从第二阶段开始,内部控制就涉及到了内部管理控制的内容。尽管从审计角度看该定义范围过于宽泛,使该定义有争议,但第三阶段也只是从内部控制结构方面定义内部控制,并没有调整内部控制的范围。内部控制的最新发展:COSO定义,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内部控制的范围,包括了控制环境、风险评
    2023-04-24
    344人看过
  •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号——内部控制审计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审查与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本准则所称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为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提高组织运营的效率及效果,而采取的各种政策和程序。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第二章一般原则第四条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是合理地保证组织实现以下目标:?(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组织内部规章制度;?(二)信息的真实、可靠;?(三)资产的安全、完整;?(四)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五)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第五条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五个要素。?第六条控制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经济性质和经营类型;?(二)管理层的经营理念;?(三)管理层倡导的组织文化;?(四)法人治理结构;?(五)各项职责的分工及相应
    2023-04-24
    302人看过
  • 推行内部控制审计的意义
    首先,推行内部控制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改善内部控制环境的前提和基础。控制环境是构成一个组织内部控制的氛围,反映组织内部人员特别是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是所有控制方式与方法赖以存在与运行的环境。控制环境和单位管理层的管理理念及单位的组织文化息息相关。行政事业单位要建设高效、廉政、节约的形象,就必须营造理性、严谨、务实的控制环境。内部控制审计站在超然独立的立场,通过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促使管理层及相关部门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新的正确认识并给予充分的重视,促进管理理念和组织文化的更新和升华,有效改善控制环境。一个单位有了良好的控制环境,管理层就能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单位内部全体人员就能自觉遵守各项制度,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在审计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和经费开支审批制度,不断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并严格落实到位,从而
    2023-06-12
    114人看过
  • 企业的全面预算内部控制审计如何进行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一是本指引将全面预算定义为一种预算安排。二是本指引定义的全面预算明确了全面预算活动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财务活动等。三是本指引定义的全面预算明确了期间范围,是企业对一定期间的预算安排。全面预算有助于企业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明确目标,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可以改变企业的管理方式;可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有利于正确评价各级、各部门的绩效;有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等等。全面预算内部控制审计,就是对被审计单位全面预算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的审查和评价活动,对促使被审计单位加强全面预算内部控制建设,防范全面预算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当建立对全面预算内部控制的审计制度,明确审计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内部审计部门或人员应检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审计依据全面预算控制审
    2023-06-12
    309人看过
  • 浅谈审计取证质量控制
    作者:佚名2009-9-715:49:41来源:中华税网所谓审计证据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收集获取的用以说明审计事项真相,为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提供支持的信息。审计证据的质量是影响项目质量的核心,它贯穿审计的全过程,是形成审计意见的依据。因此,只有保证审计证据质量,才能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笔者认为,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主要解决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明确审计取证的范围审计活动是围绕着审计证据进行的,整个审计过程就是不断获取、处理、评价证据并作出结论和判断的过程。审计证据要足以支持审计报告和审计结论中揭示的问题。审计证据资料的繁简要依据审计事项的重要性和风险大小进行决定。为防止盲目取证,应当在保证证据质量的前提下,突出对重要审计事项的取证,要求审计人员有针对性地收集、归档与审计事项相关的审计证据。1.重要性与审计证据。重要性是审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
    2023-04-24
    384人看过
  •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
    作者:佚名2009-7-3121:21:19来源:内审网【摘要】内部控制以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为目标。而内部审计作为实施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环节,是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健词】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实施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财政部与中国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基本规范》为我国未来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供了基本框架;为企业构建和实施内部控制提供了基本理念。同时强调了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过程;提出了内部控制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明确了内部环境、风险
    2023-04-24
    397人看过
  • 企业如何进行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第二条规定:“本指引所称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就是对被审计单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有效性的审查和评价活动,对促使被审计单位加强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建设,防范资产管理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当建立对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审计制度,明确审计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内部审计部门或人员应检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审计依据资产管理控制审计依据除了国家关于资产管理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企业制定的资产管理制度及其《企业内部控制手册》有关资产管理部分的内容外,还应包括国家、行业协会、被审计单位有关审计方面的规范及标准等。审计目标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目标,是保证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促使企业预防和控制资产管理风险,具体包括:(1)证
    2023-06-12
    333人看过
  • 浅议小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一、小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特殊性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在风险评估、识别重要的账户、列报及相关认定、选择拟测试的控制及测试控制设计及运行的有效性等各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具体而言小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特殊性在于:1.小企业的管理层直接参与到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流程层面控制少。注册会计师评价企业层面控制可以为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实质性的证据。2.小企业的管理层次少、管理层权限范围大。这使得高管容易凌驾控制之上或有意提供错报。因此注册会计师更要关注管理层凌驾控制之上及舞弊造成的重大错报的风险。3.小企业的员工少,机构设置相对简单,影响了不相容职责的分开。企业可能会使用服务机构或替代控制实现职责分开,注册会计师应考虑这些替代控制能否实现控制目标。4.小企业业务单一,会计功能集中,信息系统也相对简单。企业会更多地使用成套购进的不加改动的软件,因此信息技术控制测试也存在显著不同。5.小企业由于条
    2023-04-24
    440人看过
  • 企业控制内部审计的一些问题
    一、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有哪些共同点?答: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之间存在多方面的共同点,例如:(一)两者的终极目的一致。虽然各有侧重,但终极目的都是提高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二)两者都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注册会计师首先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包括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在此基础上,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通过设计和实施恰当的应对措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三)两者运用的重要性水平相同。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运用重要性水平,旨在计划和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评价识别出的错报对审计的影响以及未更正错报对财务报表和审计意见的影响,以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中运用重要性水平,旨在计划和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评价识别出的内部控制缺陷单独或组合起来是否构成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以对被审计单
    2023-02-22
    41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水利工程质量法规是如何规定质量控制的内容的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3-31
      人员培训上岗制度; 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的检验制度; 自检、互检、交接检验制度; 施工工艺、措施的审查制度; 设计、施工工艺技术交底制度; 生产性试验制度; 单元、分部、单位工程验收制度。
    • 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的区别?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01
      财务报表审计是以财务报表为对象,内部控制审计是以公司内部业务控制流程为对象,两者目的也不一样,财务报表审计是对财务报表作出鉴证,内部控制审计是为了发现内部控制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 内部审计是实现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01
      审计只是对内部控制进行检查和测试,而非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一般是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对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以及持续的自我完善。
    • 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有什么不同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01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内部控制是为了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错报而设计和执行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为了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时需要考虑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但并非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这是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区别。但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中,需要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如果预期内部控
    • 内部控制中如何判断控制点是关键控制点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6
      所要执行的计划方案数不胜数关键控制点是指一些要害问题。它们是业务活动中的一些限定性不利因素、最经济实用等等,因而,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关键控制点。选择关键控制点的能力是一种管理艺术,有效的管理控制取决于这种能力,比如:如何设计该控制点的目标如何衡量出现的偏差谁应对哪些失误负责哪些信息反馈价值最大。选择了关键控制点之后,需要考虑进一步的问题,或是能使计划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有利因素。不同的组织部门,其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