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所谓证人是指知道案件事实情况并向司法行政机关提供证言的人。凭借证人的证言来查清案件事实为古今中外的法律所重视,也是各种诉讼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证据形式。在我国,除因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而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以外,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应如实地提供证言,如果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
二、证人的条件
证人条件,也就是证人的范围,是指哪些人能够作为证人,哪些人不能作为证人的问题。,“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1)证人只能是当事人以外知道案件情况的人
只有知道案件情况的人,才能作为证人,但知道案件情况的人,并非都是证人。案件的当事人由于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因此不能作为证人。证人是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而知道某一案件或某些案件情况的第三人。证人是由其知道案件事实决定的,因此,证人永远都是特定的人,具有不可代替性,他既不能由司法机关自由选择和指定,也不能由别人来代替和更换。
(2)证人必须是能够辨别是非、能够正确表达的人
能够辨别是非,能够正确表达。《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7条和《人民检察院实施刑事诉讼法>规则(试行)》第54条第3款的规定,对于证人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是否作为证人,既不受性别、年龄、民族、出身、成份、文化程度、财产状况、思想觉悟、表现好坏、社会地位等限制,也不受是否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有亲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影响,只要符合证人的条件,都可以作为证人。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这是因为这些人由于感觉器官或者精神上的障碍,或者由于年龄关系,对于客观事物分不清是非,不能正确反映,不能正确表达思想,所以,不能提供对查明案件事实有意义的证言,不能作证人。如果在生理上或精神上虽然有某种缺陷,但是还能够辨别是非,能够正确表达的人,仍然可以作为证人。
-
作为业主委员会成员有哪些条件
70人看过
-
公司作为诉讼主体要件有哪些
476人看过
-
2024刑事案件证人证言作为定案根据的条件有哪些
358人看过
-
作为强迫他人吸毒罪构成要件的条件有哪些
290人看过
-
哪些人可以成为证人证人作证有哪些要求
94人看过
-
到法院作证人要哪些条件
372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2022年证人出庭作证的条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111、证人必须是自然人,并具有人身不可替代性。在诉讼角色上,了解案情的人(如法官、检察官、公安、鉴定人等)应当优先履行证人义务。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2、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
-
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条件有哪些,哪些人不能作为证人出庭作证山东在线咨询 2022-01-23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 《民诉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 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 《刑诉法》第六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下列人员不能作证人: 1、生理上、
-
刑事案件中当事人是否需要作为证人出庭作证, 证人出庭的条件有哪些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12当事人是否需要作为证人出庭,应该由法院根据案件审理的需要来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第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
-
作为一个业主委员会有哪些必要条件?澳门在线咨询 2023-09-061、业主委员会通常是由业主委员大会选举产生; 2、业主委员会的人数一般可以上升到5到11人; 3、业主委员会委员通常是物业管理区域内,符合条件的业主; 4、需要经过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
哪些证据不能作为有罪的主要依据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20《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