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内容讲述了五类案件不予理睬的原则以及“不告不理”在民事诉讼中的意义。五类案件包括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和侵占罪。民事诉讼必须有公诉人或自诉人起诉,法院才会受理,并在审理中受原告人提出的诉讼请求范围的约束。民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则要求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人民法院要遵循“不告不理”原则。告即起诉,亦包括申诉,理即受理、审理、审判。只有告而没有理,这是对当事人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侵犯。
五类案件不予理睬,包括:
1.侮辱罪;
2.诽谤罪;
3.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4.虐待罪;
5.侵占罪。
不告不理,是指没有原告的起诉,法院就不能进行审判。是公民处分权的体现,当事人不主动到法院起诉立案,法院不会主动来审理案件。
对未经起诉的事情法院不予受理的诉讼原则。即刑事诉讼必须有公诉人或自诉人起诉,民事诉讼必须有原告人提出诉讼请求,法院才得受理;并在审理中受原告人提出的诉讼请求范围的约束,不审理诉讼请求范围以外的问题。
民法作为私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因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平等性,法律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事人处分个人权利的意愿,只要其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公共道德,不侵犯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就应当予以尊重。民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则,要求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人民法院要遵循“不告不理”原则。
“告”即起诉,亦包括申诉。“理”即受理、审理、审判。从其字面理解,“告”是“理”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告”就没有“理”,这是民事诉讼的基本要求。同样,“理”是“告”的必然延续,“法院不得拒绝裁判”,人民法院对任何告诉都应从程序上或实体上作出某种评判。只有“告”而没有“理”,这是对当事人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侵犯。
民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是什么?
意思自治原则是民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指的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民事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情况进行相应的安排和处理,而不受其他民事主体的影响。这一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明确规定,它适用于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和有偿服务等方面。
具体来说,意思自治原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保护了民事主体的自主权和自由权。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情况进行相应的安排和处理,例如在合同中约定自己想要的服务内容或者方式,而不受其他民事主体的干涉和限制。
其次,它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事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情况进行相应的安排和处理,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例如在自由经营、自由竞争的基础上,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最后,它还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相应的安排和处理,这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例如在保护知识产权、维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
因此,意思自治原则是民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有助于维护民事主体的自主权和自由权,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五类案件不予理睬,包括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侵占罪。不告不理是指没有原告的起诉,法院就不能进行审判。这是公民处分权的体现。当事人不主动到法院起诉立案,法院不会主动来审理案件。对未经起诉的事情法院不予受理的诉讼原则。即刑事诉讼必须有公诉人或自诉人起诉,民事诉讼必须有原告人提出诉讼请求,法院才得受理。并在审理中受原告人提出的诉讼请求范围的约束,不审理诉讼请求范围以外的问题。民法作为私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因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平等性,法律充分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事人处分个人权利的意愿,只要其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公共道德,不侵犯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就应当予以尊重。民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则,要求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人民法院要遵循“不告不理”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罪】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
针对不侵犯肖像权的五种例外
412人看过
-
公司对工受伤不闻不问
292人看过
-
公司对职业病不闻不问
355人看过
-
女儿被性侵母不闻不问
127人看过
-
三种不需要审查起诉的案例
326人看过
-
五种不起诉的方式
141人看过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遭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人称管理人;受管理人管理事务或提供服务的人为本人,又称受益人。... 更多>
-
不是新闻单位的网站可以转载多种新闻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3-04-22转载的作品是原报社履行职务撰写的职务作品或法人作品,可以不经过原报社的许可,但应当向该报社支付稿酬;转载的作品是《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四项规定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除作者声明不许转载的以外,既不需经过许可,也不需支付稿酬;转载的作品是一般投稿人的作品,可以不经过许可,但应当向作者支付稿酬。非新闻单位设立的转载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的互联网
-
事婚姻的父母不闻不问有多少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30通常这种情况下,这表示男方父母不认可这门婚事啊。如果不想出婚礼钱,一直拖着,那肯定就是不乐意啊!如果说让年轻人自己做决定,那这样的父母是比较开明的人,就没关系。
-
新闻的信息是新闻的一种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12这要看时事新闻披露的信息,如果是发挥新闻让社会知晓的功能,当它是新闻、起到新闻的作用的时候,应当比一般的作品更宽容,应该迅速让公众知道,比如国际上、国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如果过于强调保护,转载要收费,这就违背了新闻的主旨和指导思想。但是当新闻已经不成为新闻了,当它已经没有新闻的功能,这些图片的作品功能更加被强调的时候,我个人认为,它就应该享有对作品保护的需要。 怎么去处理实际问题,还需要看具体的案
-
五种不起诉的种类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23不起诉的种类: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
对方全责对方不问不闻!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29根据事故责任和受伤情况可以要求赔偿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构成伤残的还有伤残赔偿金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