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有哪些
1、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如下:
(1)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2)劳动者有选择职业的权利;
(3)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4)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八条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二、劳动者义务包括什么内容
劳动者义务包括:
1、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
2、提高职业技能;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情况有哪些
劳动者须交违约金的两种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下两种情形,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如下:
1、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劳动者权益有什么,劳动者又有那些义务
75人看过
-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权益
177人看过
-
企业违反哪些侵犯劳动者的劳动权益
252人看过
-
劳动者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合法权益有哪些
346人看过
-
残疾人劳动者都有哪些权益?
152人看过
-
劳动者的权利有哪些(劳动者的权利解释)
247人看过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
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方法有哪些,劳动者如何保全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5在劳动者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中,劳动者属于弱势群体,处在劣势地位,劳动者要留心保全加班证据,如考勤表复印件、加盖公章的安排表、工资条、通知的电子邮件、平时的工作记录、提交工作成果的电子邮件等等。只要平时留心点,总是能保留些证据的。在生活中很多不规范的公司靠着压榨员工利益、蒙骗消费者谋求暴利,有的用人单位甚至不执行仲裁裁决和法院判决,这个时候有了生效的法律文书以后,要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强制
-
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权益?劳动者享有哪些权益?用人单位有哪些权利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0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享有下列权利:一、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二、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从用人单位得到的全部工资收入。)三、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四、劳动者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五、劳动者享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六、劳动者享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七、劳动者享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八、劳动者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
-
劳动者能得到哪些权益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071、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随着劳动制度的改革,劳动报酬成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所签订的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劳动者付出劳动,依照合同及国家有关法律取得报酬,是劳动者的权利。而及时定额的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则是用人单位的义务。 2、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这是保证劳动者在劳动中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对享受劳动权利的主体切身利益最直接的保护。这面包括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如 3、劳动者
-
劳动者依法享受哪些权益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03工作期间内劳动者依法享有下列方面的权益: 1、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2、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3、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 4、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5、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6、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
劳动者权益侵权申请劳动仲裁要哪些条件?江苏在线咨询 2023-04-02想要知道侵害劳动者就业权申请劳动仲裁程序是什么,应该了解以下内容 (一)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一式两份,内容包括:-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联系电话。2、用人单位的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3、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5、致送单位名称。- (二)递交《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的同时,向劳动仲裁委员会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