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存不存在转化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3 20:20:55 72 人看过

过失犯罪存在转化,过失犯罪向故意犯罪的转化。过失犯罪向故意犯罪的转化,是指行为人在构成过失犯罪之后,以过失犯罪为条件并在过失犯罪的心理基础上,又产生故意犯罪心理,放任或追求新的危害结果发生的犯罪。

一、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区别

故意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二、危险驾驶罪过失犯罪还是故意犯罪

危险驾驶罪是故意犯罪,具体如下:

1、危险驾驶罪属于在主观上持希望或放任的故意,例如故意在道路上追逐竞驶、明知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等都会构成危险驾驶罪;

2、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

3、而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三、什么是过失犯罪?什么叫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比如杀人犯为了杀死他人,用刀捅被害人心脏,割掉被害人头颅。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危害结果。

它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5日 16: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存在单位犯罪中的过失犯罪吗?
    一、存在单位犯罪中的过失犯罪吗?如果单位在集体研究或者负责人员决定实施某种行为的时候,明知该行为是违反国家规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虽不希望该行为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应当预见可能引起危害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却轻信可以避免,因而决定实施了该行为,并引起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则由此构成的犯罪,是单位过失犯罪。刑法规定的单位过失犯罪不多,主要有劳动安全事故罪,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罪,教育设施管理责任事故罪,消防管理责任事故罪和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单位犯罪,又称法人犯罪,是相对自然人犯罪而言的。实际工作中,如何认定单位犯罪、怎样区分罪与非罪将成为客观存在的问题,《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二、过失犯罪如何认定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
    2024-01-15
    92人看过
  • 过失伤害罪是否存在共犯
    在过失伤害罪中是不存在共犯的,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如果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如果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应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进行处罚。过失伤害罪是否存在共犯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
    2022-06-25
    464人看过
  • 过失犯罪存在主观恶性吗
    没有主观恶性。过失犯罪是存在两种情况的:第一种是过于自信,以为自己能够避免损害结果发生,但是损害结果依然发生了,第二种是疏忽大意,本来尽到足够的注意义务,或是正常思维逻辑下即可发现或预见到损害后果的,却因为自己的疏忽、马虎而导致损害结果的发生。过失犯罪的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预见是法律对行为人实施某种有意识的行为时,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主观认识上的要求。根据一般人的能力和行为时的客观条件,行为人能够预见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只是因为其疏忽大意才未预见,以致发生严重危害结果,他就应当对此结果负法律责任。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已经预见,但却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由于行为人
    2023-07-21
    312人看过
  • 共同过失犯罪存在的情形
    其一,论以同一罪名。即是说在共同过失犯罪中,虽然存在不同的实施过失行为之人,其过失行为共同造成危害结果之发生,但他们的过失行为触犯的是同一罪名,故应以同一的过失罪分别予以定罪。例如前述甲乙二人高楼推物共同疏忽而致砸死路人一案中,他们的行为均触犯了过失致人死亡罪,所以应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对甲乙二人之行为分别定罪。其二,论以不同罪名。也即对共同过失犯罪中各行为人所实施的过失行为分别以不同罪名予以定罪的情况。之所以出现这种罪名相异之情况,主要是由各行为人的具体过失行为以及其所具有的特殊身份所决定的。对此又可区分为两种情况:(1)在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之过失行为相结合而构成的共同过失犯罪的情况下,通常对一般主体按其行为所触犯的具体过失犯罪确定罪名,而对特殊主体则亦依其自身行为所触犯的具体过失犯罪来确定罪名。例如在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事故中,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便包括有关领导、林场工人和外流人员。对有
    2023-02-17
    397人看过
  • 过失犯罪里存在作为和不作为吗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过失犯罪中是不存在不作为犯的,不作为犯是指能够履行特定的义务而不履行构成的犯罪,是主观意志上故意的行为。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023-06-12
    274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罪存在累犯吗
    过失犯罪是不会被认定为累犯的,所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并不会构成累犯。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第六十六条【特别累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2023-06-12
    466人看过
  • 过失犯罪是否存在停止形态
    过失犯罪没有停止形态。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只有产生危害结果,才会构成犯罪,如果停止了,就不会成立过失犯罪。一、过失犯罪如何构成的?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由于过失犯罪是结果犯,只有特定结果发生了,才成立犯罪,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明确规定。二、什么叫过失犯罪啊?过失犯罪的形式有:(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2)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过失犯罪,刑法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三、经济犯罪包括过失犯罪吗经济犯罪没有过失犯罪
    2023-03-10
    325人看过
  • 盗窃罪存在过失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盗窃罪存在过失吗窃盗罪系故意犯罪而非过失犯罪,严格来讲,窃盗罪并非过失犯罪类型。窃盗罪乃是基于非法占有之意图,通过秘密方式盗取数量较大之公私财产或屡次实施此类行为所构成之犯罪。对于数量较大者,或者有多次窃盗、入户窃盗、随身携带凶器窃盗、扒窃等情形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或者监禁,以及罚金之惩罚。《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盗窃罪存在间接故意吗盗窃罪通常情况下并不允许由间接故意构成。盗窃罪的成立必须满足以下要素:首先,犯罪主体为具备完整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其次,在主观心态方面是需要行为人明知自
    2024-07-31
    422人看过
  • 过失危险犯之存在性与可存在性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高科技的产业化和现代化器械广泛运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进一步技术化,人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社会文明成果的同时,面临的各种危险源也日益增多。工业革命以来,过失犯罪尤其是业务过失犯罪,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危害程度上都日趋严重。在20世纪中期以前,刑事立法规定的过失犯罪多为结果犯,即只有发生了实际危害结果才构成犯罪,人们对于导致严重损害生命财产后果的过失行为的犯罪化已经不存在什么争议,但是,随着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日益为人类所用,侵害或威胁重大法益安全的的过失行为屡屡发生,防不胜防,为了预防和遏止危险过失行为,不少国家将过失危险行为犯罪化,这一现象引起了我国学界的广泛关注。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对过失行为犯罪化问题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第一种是前苏联一些刑法学家所主张的过失行为犯罪化的观点。在设置过失危险犯的问题上,该观点认为在科技革命条件下过失的危险性增大了,根据
    2023-03-23
    419人看过
  •  过失犯罪是否具有客观存在性
    过失犯罪的主客观之间存在不一致性,在客观方面,已经发生了法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但主观上并不期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过失犯罪可以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但无论哪种过失,都不可能存在主客观一致的情况。过失犯罪的主客观之间存在不一致性,在客观方面,已经发生了法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但主观上并不期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过失犯罪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另一种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但无论哪种过失,都不可能存在主客观一致的情况。 犯罪人是否可能存在过失?犯罪人是否可能存在过失,一直以来都是法律界争论的热点话题。虽然大多数法律体系都明确将过失定义为故意犯罪的一种形式,但也有少数法律体系认为过失是一种独立的犯罪形态。在大陆法系中,大多数国家的法律规定过失是一种独立的犯罪形态,即犯罪人必须具有故意犯罪的意图才能构成犯罪,而过失则是作为故意犯罪的一种情节轻重的因素。这种观点认为,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
    2023-08-27
    212人看过
  • 医生存在过失可犯医疗事故罪
    我国《刑法》第335条特别规定了医疗事故罪。该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本罪主观上是出于过失,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其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在诊疗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与诊疗护理常规,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诊疗护理职责,其行为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2023-06-11
    202人看过
  • 既遂形态的过失犯罪是否存在?
    过失犯罪会存在既遂,只要犯罪嫌疑人的过失行为造成犯罪结果的发生,就会构成犯罪既遂。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犯罪的非既遂形态是危险犯不是,犯罪未遂和危险犯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是犯罪的非既遂形态的话,那犯罪嫌疑人是构成犯罪未遂。危险犯的社会危害性表现在行为虽未造成实际的损害结果,但使法益面临威胁,足以使不特定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财产安全陷入危险。刑法典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中有多个条文规定了危险犯,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等,都是典型的危险犯,它们是因为使用的犯罪方法特别危险或者侵害的对象特殊而受到刑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
    2023-07-18
    220人看过
  • 过失犯罪可以转化成过失罪么
    过失犯罪存在转化,过失犯罪可以转化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情形。一、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的区别有哪些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而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二、间接故意和故意过失的区别在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采取的态度是放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漠然,认为发生危害结果也无所谓,采取这种放任的态度,漠视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是间接故意,并没有积极追求后果的发生。过失是指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危害后果,但却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过失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情况。两者的不同点有:第一,行为人的主观
    2023-03-01
    245人看过
  • 失火罪是否存在共同过失
    一、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甲、乙两兄弟于2010年冬至这天,相约后一起上山祭扫父母的坟墓。祭扫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甲、乙按照当地的祭扫仪式,清除杂草后,分别在坟地实施了焚烧纸钱、点蜡烛、燃放鞭炮的行为,后没有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就离开坟墓。后从该坟地上燃起明火,引发了森林火灾,烧毁林木180余亩,造成损失15万多元。但无法查明焚烧纸钱、点蜡烛、燃放鞭炮三个行为中到底是是哪一个行为引起火灾的。二、分岐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本案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能追究刑事责任。理由是: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才负刑事责任。过失行为造成法定的危害结果才可能构成犯罪。我国现行《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理论上认为不存在共同过失犯罪。本案中无法查清是哪个犯罪嫌疑人的具体行为引发火灾,如果一起追究两人的刑事责任,对没有引起火灾的那个人是明显不公平的。第二种意见认为,犯罪嫌疑人甲、乙两人构成失火罪,系共同过
    2023-02-22
    330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不作为犯罪是否存在过失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7
      1、纯正不作为犯(真正不作为犯) 纯正不作为犯是指由刑法明文规定的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它是以不履行特定义务为构成要件的犯罪。也就是说,在我国现行刑法中,行为人的行为但凡符合法律明文规定的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都可根据法律的规定定罪量刑。 因此,纯正不作为犯罪的成立必须以构成要件齐备为前提。例如,遗弃罪,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等。所谓“纯正”指的是该类犯罪只能由不作为行为构成,而不能由作为行为构成。
    • 过失犯罪不存非正犯吗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26
      过失犯罪是存在相关的间接正犯,行为人本来应该也能够正确地认识一定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的联系,进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避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但他却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极不负责的态度,从而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国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自己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支配之下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依据我国刑法理论,过失犯罪表明主观上并没有
    • 过失犯存在犯罪中止形态吗?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08
      犯罪停止形态按停止的原因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这些情形只有在故意犯罪中才存在,过失犯罪是按结果定罪的,达到法定的结果才定罪,换言之过失犯罪没有造成法定的危害结果就不构成犯罪,当然也不存在犯罪停止之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所谓过失犯罪是否存在累犯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09
      不能,累犯要求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这是对应第65条第一款的但书的,也就是说,过失不存在累犯,累犯的主观方面排除过失。这反应的是立法上控制累犯的范围,重点就是在于惩治那些主观上处于故意而实施犯罪的行为。
    • 为什么过失犯罪不存在结果加重犯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08
      过时犯罪存在结果加重犯,常见的过失犯罪的结果加重犯1.危险物品肇事后果特别严重的;2.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后果特别严重的;3.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加重结果一般是过失的,但是个别也有故意的,如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从表面上看,结果加重犯又构成了伤害、杀人、毁坏财物等罪,但是法律上认为是其基本罪行导致的结果,不作为独立犯罪评价,而是作为基本罪行的加重刑罚的后果,不数罪并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