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一、丧失合同履行能力怎么确定
丧失合同履行能力的确定:
1、财产明显减少,包括经营状况恶化、财产转移、资金逃避债务;
2、失去商业信誉;
3、债务人在提供劳务或完成工作的合同中丧失劳动能力;
4、在支付特定物品的债务中,特定物品丧失。因此,在上述情况下,注意固定相关证据,作为自己的有利材料,确定履行方丧失履行合同能力后,可以提前终止合同。
二、中止履行合同的情形有什么
中止履行合同的情形:
1、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如果履行方濒临破产,停产或半停产,遭受重大经营或财产损失,因资金困难无法支付早期债务,严重影响先履行方债权的实现,可视为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2、转让财产,逃避资金,以逃避债务。财产转让是指隐匿自有财产或者免费、低价将财产转让给他人的行为;
3、失去商业信誉。如果一方主体失去商业信誉,交易对手自然会怀疑其履行能力。如果商场多次经销假冒伪劣商品,销售的商品质量差,多次不履行与他人的合同,不付款,可以认为失去了商业信誉;
4、其他情情形,可能丧失或丧失履行债务的能力。这是一个一般的条件,适用于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但立法时不能一一列举的情况,并留给法官自由裁量权。
三、中止合同的条件有哪些
中止履行合同的条件应当是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就可以中止履行。
1.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3.丧失商业信誉;
4.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
履行合同时发现一方没有能力履行怎么办
439人看过
-
签合同注意有没有履行能力
498人看过
-
如何界定有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
176人看过
-
先履行一方发现对方没有履行能力如何处理
129人看过
-
没有能力履行合同义务合同有效吗
146人看过
-
没有能力履行法院的强制执行应该怎么办?
254人看过
债务人,与"债权人"相对,是债之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是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债务人死亡后,债权人仍然有权追讨债务。首先,如果债务人留有遗产的,... 更多>
-
是否具有合同一方无履行能力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07为了证实合同一方无履行能力,另一方需要提交相关证据证明对方出现了以下情形: 1、经营状况恶化; 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3、失去了商业信誉等。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
合同中一方有能力拒绝另一方的履行义务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28买卖合同中,后履行义务一方能拒绝先履行。 一般情况下,对于合同义务,谁先履行谁后履行,都会在合同中约定。而且我国法律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也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因此,在买卖合同等双方互负债务的合同中,约定了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合同义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能拒绝履行。
-
该怎么才能和合同一方继续履行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28《民法典》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对方不履行合同的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1、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2、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 3、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
-
甲方没有按照合同履行该履行的义务,应该怎么维权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021、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
合同中如何分辨一方有无履行能力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18为了证实合同一方无履行能力,另一方需要提交相关证据证明对方出现了以下情形: 1、经营状况恶化; 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3、失去了商业信誉等。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