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盗用他人个人信息违反了民法中关于人格权的规定,同时也可能因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行政机关处以罚款或拘留,情节严重者,更触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承担刑事责任。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现在个人信息越来越容易被盗用、窃取,所以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盗用他人信息犯罪的相应法律规定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的;
(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前款第三项至第八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二、关于个人信息的范围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
他人盗刷信用卡谁承担责任?
448人看过
-
盗用他人公司名称要承担何种责任
499人看过
-
盗窃罪的主犯承担什么责任
492人看过
-
盗用他人照片是否违法需承担何种责任
218人看过
-
偷盗他人购房合同该承担什么责任
356人看过
-
盗用他人信息犯罪如何处罚
69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贷款买房,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借款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12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第十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
盗用他人身份证信息做工资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山西在线咨询 2024-08-27违反了《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 2、冒用别人身份证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冒用别人身份证进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盗取个人隐私信息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台湾在线咨询 2021-10-14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罪因刑法修正案九出台,该罪已经被取消,并变更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1],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 1、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承担什么责任四川在线咨询 2023-09-0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是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会被人民法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盗用别人照片犯法吗,需要承担多大责任广西在线咨询 2023-02-17未经他人允许拍摄他人照片不构成侵犯肖像权,如果当事人强烈要求删除,应当满足当事人要求。 如果未经当事人同意,将当事人的照片发布到网络社区,公众平台,不管是否以盈利为目的,只要当事人主张,都属于侵犯肖像权。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未经他人的同意,用他人的照片当头像的,是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违法行为,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消除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