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作为一种非财产性权益,在市场中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受到商标专用权人的重视。为了提高商标的价值,它们在经营过程中,科学生产、加强管理,努力提高商品或服务的内在品质;扩大宣传,以期得到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知悉和满意。同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商标不被非法侵害,从而引起商标贬值,商标专用权人加大了对商标的保护力度,这就使得侵权者不得不采取更加“高明”的手段。因此,新时期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件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件的新特点
1.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九十年代初期,侵犯商标专用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侵权者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用在相同的商品上对外销售,即通常所说的销售假冒商品;侵权群体主要是一些以家庭作坊为主的个人或个体工商户。他们在当时对市场秩序造成的冲击,至今令我们记忆犹新。现阶段,侵权群体已经由原来的个人或个体工商户,扩展到正规的公司、企业,甚至是一些有影响的大企业;侵权者的侵权形式花样百出:有在广告宣传、展览会、合同文本中使用与他人相同或近似的注册商标;有将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登记为企业名称或网络域名;有“偷梁换柱”式的将自己的商品贴上他人的商标投入市场;有将注册商标作为招牌、幌子使用的等等。
而侵权形式多样化的原因,一是商标权保护力度的增强,迫使侵权者不得不绞尽脑汁,另辟新招;二是投机取巧,借他人的市场影响,建立自己的市场地位。
2.侵权手段更加隐蔽稍微“高明”的侵权者已经不再“垂青”于假冒这种拙劣的侵权手段,他们更多地采用了似是而非的“搭便车”伎俩。与他人的注册商标构成近似,造成相关消费者误认,或引起消费者对两者产生某种联系,是侵权者希望收到的效果。由于对商标近似的判定本来就是一个复杂而棘手的问题,使得商标专用权人遇到这种情形时,不敢轻易通过工商部门或人民法院向其主张权利,而通过双方协商以期得到解决。
侵权手段的另一个隐蔽性特点是:侵权者放弃了对有显著影响的商标的模仿,转而将侵权重点放在有一定影响、市场利益看好的商标上。由于商标的知名度不显著,目标小,不易被工商部门或相关消费者发觉,侵权者既达到了牟利的目的,又降低了被打击的风险。
3.对近似商标的判定将越来越困难文字、图形、文字和图形的组合是商标构成的主要元素。对于文字商标来说,简单、好听、易记,能够表现商品或服务特征、品质的文字是有限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商标注册量增长迅猛。有限的文字资源与无限的市场需求,决定了文字商标的可用文字范围渐渐缩小,对文字商标近似性方面的判定,必将随着商标数量的急剧增长而越来越困难。图形商标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曾有人预言,不久的将来,只是一般的“近似”可能不再构成对普通商标的侵权。但对一些知名度高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而言,则是例外。
4.“合法形式”下的商标侵权这里的“合法形式”是指被控侵权者的权利经过了相关部门的登记、确认。最常见的例子如“商号”(也称字号)、“域名”。商号和域名是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网络域名登记机构审查、确认后予以登记公示的,无形之中成为侵权者的“护身符”。当商号或域名与商标权相冲突时,侵权者的主要抗辩理由是经过了相关部门的登记确认,其存在和使用是合法的。由于商标、商号、域名分属不同的登记部门,部门之间缺少统一的名称检索系统或交叉检索系统,使得他们之间无法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冲突便不可避免。
商标的注册登记需经过申请、审查、公告、核准等一系列严格的程序。企业名称和域名的注册登记与商标的注册登记相比,则比较简单。特别是商标注册登记中的公告程序,实现了商标注册制度的民主化,增强了商标审查的透明度,便于实行社会监督。因此,商标注册的公信力较之工商注册登记和域名登记的公信力更强。在处理商标权与商号、域名的冲突问题时,不应单纯的考虑在先权利,还应综合考虑三者的地域性、使用情况、知名度等因素。
司法实践中的对策
1.建立权威部门的定期公告制度将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形式、手段和方法,定期向社会公告,让公众了解相关常识,并注意识别,使侵权伎俩大白于天下,侵权者无处藏身。
2.构建司法、行政、企业、消费者四位一体的保护格局宣传司法保护的快速、便捷,使商标专用权人不因怕麻烦、不懂诉讼而放弃了对侵权的人控告。加强行政保护力度,要严格执法,不以罚代赔,以罚代刑,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化肥、农药、食品、药品等领域的侵权者,要使他们承担的违法成本远远大于所获利润,使未涉足的不敢涉足,已经处罚的不会死灰复燃。提高企业的自我保护意识,要珍惜自己的商标信誉,建立市场调查机构,及时发现侵权商品,以便尽早采取相关措施。注重消费者的引导和教育,使他们能分清商品的真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盲从名牌,不知假买假,自觉抵制侵权商品,使侵权者无生存的土壤,从而自生自灭。
3.促进司法部门和行政部门之间的协作和联系行政部门的查处材料,是司法部门的重要证据。司法部门的结论,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行政部门执法。二者相互配合和协作,无疑会提高打击效率。
4.加强对新类型案件的通报、研讨,重视审判实践经验的总结商标权案件目前的数量较少,仅凭自己处理的案件积累审判经验显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加强法院之间,法院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对具有指导意义的专题进行研究。这些成果能够直接指导审判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借鉴作用。
-
评析:如何认定侵犯商标专用权?(上)
448人看过
-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犯罪标准
283人看过
-
商家侵犯商标专用权,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428人看过
-
如何报案处理商标侵权问题
459人看过
-
商标法中是如何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116人看过
-
侵犯商标注册专用权要受到何种处罚?
275人看过
商标专用权,这是指由法律授予商标权人在指定商品或服务上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排他性权利。商标制度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虽然据历史记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商标的国家,但只是一种商标使用的萌芽,是自然经济社会中出现的带有... 更多>
-
未注册商标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如何认定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5未注册商标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这是最常见、数量最多的商标侵权类型,具体包括: (1)在相同商品或服务项目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或相同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的行为。值得指出的是,在相同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文字,“相同商品”的判断有时候很困难,两种商品虽然实际上是同一种商品,但名称、功能却可能迥然不同。 (2)在类似商品或服务项目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的行为。 (3)在非
-
商标侵权专用权怎么处理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14《商标法》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作出了法律界定,有以下五种:(一)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为商标侵权。(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为商标侵权。这意味着作为商品的销售者不应该销售侵犯的商品,如果销售是商标侵权。但是,要让每一个经销商品的人都知道成千上万的商品使用商标的情况并不容易,所以要考虑实际情况,正确理解和应用这项法律法规。(三)
-
商标注册如何认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青海在线咨询 2023-01-06《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
-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律师如何收费上海在线咨询 2023-07-10目前律师费的收费方法,主要有三种: 计件收费。如简单的法律事务。 按标的金额比例收费。 按工作小时计时收费。 具体收费办法及数额,由双方在《聘请律师合同》中约定。 您应当提供的情况和证据 您在聘请律师时,应当向律师如实陈述与委托事项相关的情况和聘请律师的要求,并提供有关的证据材料: 委托事项的概况及产生过程。 委托事项所涉及的争议。 与委托事项事实有关的证据和线索。 委托律师的主要要求。 承办律师
-
商标专用权被侵犯如何投诉诉讼?贵州在线咨询 2021-08-02商标专用权受到侵犯如何投诉请求保护? 《商标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有本法第三十八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处理,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未构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处以罚款。当事人对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