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驾驶罪没有构成其他犯罪的判的不重。刑法对危险驾驶罪既遂的判刑标准为:处拘役,并处罚金。法律规定构成危险驾驶罪的情形有: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一、酒驾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吗?
酒驾涉嫌危险驾驶罪,属于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范畴,我国《刑法》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疫情期间醉驾会有什么处罚
疫情期间醉驾对判刑没有影响。醉驾已经构成危险驾驶罪,是要判刑的,与疫情无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醉驾是否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醉驾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情形之一的,涉嫌危险驾驶罪,会处拘役,并处罚金。
-
危险驾驶罪有重犯一般会判多久
324人看过
-
2024危险驾驶会判刑吗?
165人看过
-
危险驾驶罪取得谅解会减轻处罚吗?
275人看过
-
危险驾驶罪等判决还会开庭吗
107人看过
-
如何认定危险驾驶罪?危险驾驶罪判多久
168人看过
-
党员干部危险驾驶罪怎么判,危险驾驶罪的从重处罚情形
81人看过
拘役是刑罚中的主刑之一,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 拘役刑期短于有期徒刑,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服刑期间,被处拘役者每月可回家1~2天,参加劳动者还可酌量发... 更多>
-
危险驾驶罪既遂是否会判得重云南在线咨询 2023-01-151、危险驾驶罪既遂会判得重。 2、行为人构成危险驾驶罪既遂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3、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已满十六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成为本罪主体。
-
危险驾驶罪判多少年,危险驾驶罪能判多少年,危险驾驶罪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07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第八条、《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对危险驾驶罪判多少年的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
-
重大危险驾驶罪一般会被判多久广西在线咨询 2023-10-041、对于构成危险驾驶罪的犯罪分子,我国人民法院一般可以判处其六个月以下拘役。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
危险驾驶罪超载情节严重吗?会如何判?河北在线咨询 2022-12-15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第八条、《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
-
危险驾驶罪既遂会判得重吗,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河北在线咨询 2023-09-05危险驾驶罪既遂会判得重。行为人构成危险驾驶罪既遂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已满十六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成为本罪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