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中止和未遂的区别在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2 14:20:26 155 人看过

一、共同犯罪中止和未遂的区别在哪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具备三个特征:

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2、犯罪未得逞;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构成犯罪中止,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必须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

2、必须自动地放弃犯罪或自动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3、必须彻底地停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刑法理论通说认为,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未完成是否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是犯罪未遂,不属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着手实行犯罪或未得逞的是犯罪中止。总而言之,能达目的而不欲时,为犯罪中止;欲达目的而不能时,为犯罪未遂。

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也必须具备一般犯罪中止的条件,而且还必须具有共同犯罪中止的特殊性。

二、共同犯罪处罚原则

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根据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而不尽相同。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刑法对首要分子的处罚原则

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仅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而且要对其他成员实施的犯罪负刑事责任。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对主犯的处罚原则

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此外,对于以授意、怂恿、劝说、利诱等方式唆使他人犯罪的人,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至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如果是被胁迫参加犯罪并且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的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胁从犯,则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2日 03: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中止相关文章
  • 犯罪的预备未遂与中止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都是故意犯罪在犯罪过程的不同阶段由于各种原因而停止下来所呈现的不同状态。区别: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024-04-23
    265人看过
  • 未遂犯罪的处罚标准是怎样的,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有哪些
    一、未遂犯罪的处罚标准是怎样的未遂犯罪的处罚标准是按照犯罪既遂的处罚标准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首先,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其次,由于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要确定对于犯罪未遂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三,在确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况下,要进一步确定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有哪些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有: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3.行为结果不同;4.刑事责任不同。三、犯罪未遂是什么意思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
    2023-06-19
    373人看过
  • 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的区别,犯罪中止包括哪些情况
    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的区别在于犯罪预备处于犯罪准备阶段,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都事实了犯罪行为,但是没有达到犯罪目的,属于没有完成犯罪。犯罪中止包括自动放弃犯罪以及因防止犯罪措施有效导致犯罪中止这两种。一、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的区别犯罪未遂、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的区别如下:犯罪预备是为了实行犯罪行为之前准备工具、为实行犯罪创造条件。重点是着手之前;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了,也有了实行行为,但是由于主观以外的原因使得想要的犯罪结果没有实现;(重点是已经着手了,但是由于其他状况使得犯罪结果未得逞。)犯罪中止是在实行行为中,以为能够实现犯罪目的但不想实现从而中止了自己的犯罪行为(主要从主观上看)。当然有时犯罪中止还要求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区别于是否实行了行为;犯罪未遂与中止主要区别于主观状态,未遂是想达而未能,中止是能达而不欲。在进行了犯罪准备,而后放弃了着手实行的,应当认定为中
    2023-06-05
    262人看过
  • 犯罪既遂,未遂,中止区别与联系
    一、犯罪既遂,未遂,中止区别与联系1、概念不同第二十二条,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2、责任不同犯罪既遂一般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犯罪中止一般会免于刑事处罚;犯罪未遂可以减轻处罚。3、阶段不同犯罪既遂已经完成犯罪阶段,犯罪中止还没有形成后果,犯罪未遂是因为特殊原因没有达成预期后果。二、犯罪既遂有哪些表现形式1、行为犯。也称举止犯,是指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即已构成既遂的犯罪。2、结果犯。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发生了法定的
    2021-11-03
    187人看过
  •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存在于哪些犯罪中
    (一)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不可能存在于间接故意或过失犯罪中,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预备的目的,是为了顺利地进行犯罪活动,实现犯罪意图,体现了预备犯的主观恶性,这是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2.行为人已经为实施犯罪进行了准备活动。这种准备活动在法律上主要规定为两种情况:一是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和物品的行为。准备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杀伤、威胁被害人的各类凶器物品;用以伪造货币、票证、文印的各类器具材料;用以掩护犯罪活动、排除障碍物、销毁罪证的各类工具物品等。准备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装、购买、借用、骗取、窃取等。二是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主要指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创造条件的行为。如为实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现场、选择犯罪时机、探听被害人行踪、演习犯罪手段和技巧、拟定犯罪实施计划、寻找犯罪同伙等等。从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对实施犯
    2023-03-17
    136人看过
  • 犯罪未遂和中止能否同时存在
    犯罪未遂和中止是不能同时存在的。根据《刑法》对于犯罪未遂和中止的定义,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一、如何判断判定强奸未遂?根据法律规定,强奸罪的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最终没有完全侵犯被害人的性的自由选择权。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二、盗窃了东西又送回去是否算犯罪中止?盗窃行为人在盗窃之后又将东西又送回的情形,不构成犯罪中止,在对财物获得控制的一刻就已经构成了犯罪的既遂。犯罪中止指的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而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
    2023-06-23
    118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既遂犯和中止犯的成立
    我国共同犯罪中止理论的主流观点认为,共同犯罪的整体性及其存在的特殊因果关系,决定了部分行为人中止犯罪时,应有效防止共犯行为的实施,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德国学者耶赛克在讨论共同犯罪的中止时指出:共同正犯者只有排除自己行为的有因果关系的效果,或者阻止行为既遂的,始不可罚;既遂行为里,完全不能含有他与已经实施的整个行为有因果联系的任何内容。对此学说,理论上持反对意见者认为,设置中止犯的一个主要根据是,在刑事政策意义上给犯罪人架设后退的黄金桥,鼓励犯罪人及时退出犯罪,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但在共同犯罪中,要满足中止的条件却不容易,因为从现实情况来看,犯罪共同体一旦形成,犯罪意志一般比较坚决、犯罪计划比较周密,其他共犯人并不因中止人的劝阻或离去而停止犯罪,中止行为人用以阻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手段是极其有限的,即使中止犯使用了报警等手段,也未必一定能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对于一般的协从犯来说,即使其
    2023-06-11
    437人看过
  • 犯罪未遂和既遂中止如何区分
    犯罪未遂和既遂中止的区别有:1、定义不同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通俗的说就是指罪犯完成了他的犯罪行为并且犯罪结果产生了,已经对他人或者国家利益产生的实质危害。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它可能发生在预备犯罪的阶段,也可能发生在已经着手犯罪之后犯罪结果出现之前的阶段。2、处罚不一样犯罪既遂的罪犯在量刑时,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一、预备中止未遂犯的处罚规定分别是什么预备中止未遂犯的处罚规定分别是:1、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和制造条件是犯罪准备。对预备犯,可比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2、犯罪已经开始实施,犯罪未遂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对未遂犯,可以比较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
    2023-03-17
    422人看过
  • 共同故意伤害犯罪的即遂和未遂区别是哪些?
    预备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是哪些?依照现行的情况法相关规定来进行判断的话,预备犯罪是指在为犯罪进行相关准备制造相关条件。在进行准备犯罪期间如果被进行逮捕的话,那么在法律上如果是属于违反法律行为将会授予相关处罚,如果没违反法律只会进行相关的批评、警告。一、共同故意伤害犯罪的即遂和未遂区别是哪些?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区分既遂和未遂以是否具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为标准。故意伤害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符合犯罪主体要件的行为人,在伤害故意支配下实施了伤害行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达到轻伤程度的,即可认定为故意伤害罪的既遂。行为人主观上只想造成轻伤结果,而实际上未造成轻伤的行为,是否构成未遂。根据刑法的谦抑性原则,不值得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应排除在犯罪构成之外。我国刑法亦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因此,这种情况不构成故意伤害的未遂,而是不以犯罪论处。二、共同犯罪如何
    2023-04-20
    446人看过
  • 共同犯罪未遂与中止的问题
    一、简单共同犯罪与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简单共同犯罪,又称共同正犯(共同实行犯),即共同犯罪人共同故意实行某种犯罪客观要件的行为。由于共同犯罪人各人的实行行为,互相配合,成为一个共同犯罪行为的整体,对他们每一个人的行为应从整体上加以考察,所以在他们的共同实行行为共同未能得逞时,共同犯罪人都构成犯罪未遂,自不发生问题。例如,甲、乙二人开枪射杀丙,两人都未命中,致丙趁机逃走,甲、乙均构成杀人未遂。如果共同犯罪人中一人的行为造成危害结果发生,其余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起什么作用,就上例而言,如果只是甲开枪将丙杀死,乙未命中,根据共同实行犯“部分行为全体责任”的原则,不仅甲依犯罪既遂论处,乙同样依犯罪既遂论处。这一观点也为我国刑法学者所公认。但对具有一定特殊情况的共同犯罪—亦即亲手犯(在犯罪性质上通过他人的行为不能成为实行犯的犯罪)的共同犯罪,似不宜按照上述原则处理。因为亲手犯只有具有一
    2023-12-18
    320人看过
  • 未遂罪一般能判多少年,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是什么
    一、未遂罪一般能判多少年未遂罪一般能判多少年看具体行为涉及到哪个罪名罪名涉及到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未遂量刑可能从7年开始。涉及到10年有期徒刑未遂量刑可能从5年开始。量刑在7年未遂可能从3年开始判罚。量刑在3年以内未遂可能量刑1年。也就是说,未遂犯只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具体量刑标准还是要看具体犯罪的罪名的量刑标准。法律规定,比照既遂犯,未遂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是什么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主要区别: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
    2023-04-12
    114人看过
  • 犯罪未遂 预备 中止有何区别
    一、犯罪未遂的概念已经着手实施犯罪(成立未遂的时间条件,前提条件),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因素而未能得逞。特征:已经着手实施犯罪(具体犯罪的行为,确定是否着手)。犯罪没有得逞(未遂的形态条件)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因素导致(质的要求和量的要求)(区分犯罪中止)(原因:行为人主观熟悉错误,)二、犯罪未遂的分类:实行终了的未遂(行为人认为着手实施犯罪全部行为结束,)、未实行终了的未遂、能犯未遂、不能犯未遂(工具不能犯、对象不能犯)三、处罚原则比照既遂,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中止一、犯罪中止的概念的特征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分类:自动放弃犯罪的中止,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中止。特征:必须是在犯罪预备过程中或犯罪实行过程中放弃犯罪,这是犯罪中止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主动放弃犯罪(自动性是实质条件)必须是彻底放弃犯罪。二、放弃能够重复实
    2023-03-06
    149人看过
  • 会怎样区分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一、拐卖妇女罪既遂的认定拐卖妇女罪既遂的认定,只要是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即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其分工范围内的拐骗、收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不论被害人是否被出卖,其行为都应为犯罪既遂。但是行为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被迫停止犯罪行为,或主动放弃未竟的犯罪行为,从而未能完成其分工范围的犯罪活动,则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认定为犯罪未遂或犯罪中止。二、入户盗窃没偷到东西是既遂吗1、不是,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未
    2023-04-11
    136人看过
  • 哪些叫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024-04-28
    31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中止构成犯罪,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更多>

    #犯罪中止
    相关咨询
    • 如何区别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3
      未遂,因为行为人并不是主动放弃犯罪,而且迫于家中有事这样的外部事件的压力,是自己无法继续犯罪,故上述案例属于犯罪未遂。
    • 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及犯罪既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5-01-02
      犯罪既遂和犯罪中止的定义如下: 1. 构成要件的齐备程度不同 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实施完其犯罪行为,并且该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即犯罪结果已经产生,对他人或国家利益产生的实质危害已经形成。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发生在预备犯罪的阶段,也可能发生在已经着手犯罪之后犯罪结果出现之
    • 怎么区别对于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9-02
      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犯罪未遂具有三个特点:(一)犯罪人已着手实行犯罪(二)犯罪未得逞(三)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的成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中止(二)必须是自动中止
    • 犯罪预备, 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的区别是怎样的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07
      法律不惩罚思想犯。只有着手实施犯罪的,哪怕是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都构成犯罪。《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
    • 聚众斗殴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是什么,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在哪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1-26
      根据法律规定,在聚众斗殴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且能够阻止其他共同犯罪人,有效防止更严重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