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保险津贴领取没有期限限制的,生育保险报销涉及到当事人身份证、结婚证、《计划生育服务手册》或者《生育证》、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出院结算单等材料,一般是在提交材料并审核通过后的次月发放到位。一、享受条件:
1、本市户籍(含农村户籍)的生育妇女,无论在职或失业,参加过本市城镇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建立个人帐户的;
2、非本市户籍的从业妇女,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在单位工作、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五险)期间生育的。3、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应当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规定,且用人单位连续为其缴费满6个月以上。缴费以正常参保缴费时间为准,正常参保缴费前的补缴时间不能计算在内。二、申领生育保险新规2016年7月1日起施行,待遇申领无时间限制。市民可前往就近的各街道、镇(乡)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或各区县社保分中心申领生育保险待遇,待遇申领无时间限制。
晚育津贴和生育津贴区别
1、生育津贴领取的时间是3个月,晚育津贴只能领取1个月。
2、生育津贴是只要符合生育保险要求的职工,全部都可以领取,晚育津贴是指部分符合晚育条件后的奖励工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领晚育津贴的。
3、生育津贴:用于保障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应在女职工分娩后3个月内向相关主管部门办理生育津贴申领手续。计算公式为:女职工本人生育当月的缴费基数30(天)假期天数。其中,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育保险条例》第二条生育津贴=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
(天)x假期天数
假期天数:(1)正常产假98天(包括产前检查15天);
(2)晚育假增加30天;(3)难产假。剖腹产、II度会阴破裂增加15天;吸引产、钳产、臀位产增加15天;(4)多胞胎生育假,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5)流产假:怀孕不满2个月15天;怀孕不满4个月30天;满4个月以上(含4个月)至7个月以下42天;7个月以上遇死胎、死产和早产不成话75天。
-
执照有效期截止日
90人看过
-
生育津贴申请截止时间是几月几号?
116人看过
-
合同生效截止日
98人看过
-
有关伤残津贴的发放截止日期是哪一年?
367人看过
-
最新的生育保险有哪些津贴
214人看过
-
生育津贴待遇最新标准2023生育津贴新变化2023(附原文)
296人看过
结婚证,是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签发的证明婚姻关系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书。正本一式两份,男女双方各持一份,其式样由民政部统一制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印制,县、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加盖印章,结婚证书须贴男女双方照片,并加盖婚姻登记专... 更多>
-
生育津贴最新政策2019了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29津贴政策规定1.如果员工的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3.生育津贴的领取金额=分娩当月单位平均缴纳工资基数÷30×产假天数;4.缴纳工资基数指的的缴纳基数,即五险一金的扣除基数。社保缴纳基数是按照上一个
-
最新生育津贴计算公式有哪些山西在线咨询 2023-09-251、《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这就从法律上保证了女性的产假是带薪休假,它是最基本的产假工资规定。那么最新生育津贴计算公式2018年有哪些,生育津贴(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规定的假期天数。生育津贴高于本人原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克扣;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原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生育
-
生育津贴从生育日当天算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1-291、国家规定的产假已从90天调整为98天了。如果属于晚婚晚育的,或者难产等的,还可以相应按个地方政策增加。 2、没有尽到缴纳社保的义务自然不能享受社保的待遇。所以今后“生育补贴”就不能获得。但是费用和工资的全部由单位承担。 3、如果今后发生的事态有悖国家法规的,你们可以向劳动部门和社保部门投诉或主张自己的权益的。
-
南京女职工生育津贴新规定生育津贴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11一、享受条件参加生育保险累计满一年的职工,在生育(流产)时仍在参保的,按有关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二、发放标准 1、生育津贴=当月本单位人平缴费工资÷30(天)×假期天数假期天数: (1)正常产假90天(包括产前检查15天); (2)独生子女假增加35天; (3)晚育假增加15天; (4)难产假增加15~30天; (5)多胞胎生育假,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 2、生育医疗费; 3、一次性分娩营
-
生育津贴的最新政策包含哪些江苏在线咨询 2023-10-03生育津贴政策规定 1.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 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 3.生育津贴的领取金额=分娩当月单位平均缴纳工资基数÷30×产假天数; 4.缴纳工资基数指的社保的缴纳基数,即五险一金的扣除基数。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