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具有两个特征:
(1)它是故意犯罪进展的结局状态;
(2)它是依据法律规定认定的犯罪进展形态,对每一个犯罪的结局状态依法进行评价后,确定其犯罪的法律形态。
故意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可以划分为犯罪的完成形态和未完成形态两种。前者就是犯罪既遂,后者包括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之中,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不可能出现未完成形态。
一、故意犯罪中的犯罪形态有哪些?
故意犯罪的几种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1、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
特征:
(1)主观上为了犯罪;
(2)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
(3)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4)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特征:
(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2)犯罪未得逞;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特征:
(1)中止的及时性
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的过程中,犯罪一旦既遂,便没有中止可言。
(2)中止的自动性
犯罪分子在自己认为有可能将犯罪进行到底的情况下,出于本人意愿而自动地放弃了犯罪,
(3)中止的有效性
在犯罪完成以前自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4)中止的客观性。中止不只是一种内心状态的转变,还要求客观上有中止行为。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不典型的犯罪构成之一)
454人看过
-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与故意犯罪过程或阶段是不同的概念。
275人看过
-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中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认定时的区别
425人看过
-
停止共同犯罪形态的方法?
492人看过
-
故意犯罪至何种程度可称为停止形态?
407人看过
-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及阶段:解析与探讨
492人看过
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并核实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更多>
-
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特殊停止形态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6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五、共同犯罪1、共同
-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是指什么,故意犯罪的发展的一般形态有哪些类型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23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产生、发展和完成犯罪的过程及阶段中,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按其停止下来时犯罪是否已经完成为标准,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犯罪未完成形态,即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中途停止下来,犯罪未进行到终点,行为人未完成犯罪;二是犯罪的完成形态,即犯罪既遂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没有在中途停止下来而得以进行到终点,行为人完成了犯罪的情形。根据犯罪停止的原因或停
-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到底如何确认的呢北京在线咨询 2022-06-11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是指直接故意犯罪在犯罪过程的不同阶段由于各种原因而停止下来所呈现的不同状态。即犯罪既遂、预备、未遂和中止形态,称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其中犯罪既遂称为犯罪的完成形态,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称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
犯罪既遂是停止形态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04不是。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态,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完全实现了的某一罪(或说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比如,故意杀人罪,完整的意义上理解法律规定是“故意杀人且把人杀死”,因此如果某人持刀把一个人杀死了,从完整的意义上讲,某人的行为完全实现了法律规定的故意杀人罪的全部犯罪事实。这种情况出现故意杀人既遂。
-
实行犯的犯罪预备形态是哪些意思呢?犯罪预备形态的客观特征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26犯罪预备形态的客观特征包括两个方面: (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即为犯罪的实行和完成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不同于犯意表示。犯意表示是指以口头、文字或其他方式对犯罪意图的单纯表露。二者的区别在于:犯罪预备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已具备特定的犯罪构成,我国刑法规定原则上要作为犯罪处理;而犯意表示,还不是行为,无论是从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还是客观表现上看,都不是在为犯罪实施创造条件,不具有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