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涉外婚姻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被告在国内有住所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不在国内居住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涉外民事案件不受六个月的审限限制,审理的具体期限,由法院根据当事人的情况决定。
如何办理涉外婚姻登记证明
(一)中国公民须具备以下证明材料:
(1)本人的户籍证明和身份证明;
(2)本人户口所在地县以上人民政府或所在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县级以上)等出具的本人婚姻状况证明及与何人结婚的介绍信;
(3)本人和未婚夫(妇)的合影照片。
(二)外国公民须具备以下证明材料:
(1)本人护照或具备其他身份国籍证件;
(2)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或临时来华的入境居留证件,或外事部门颁发的身份证件;
(3)其本国公证机关出具的婚姻状况公证书(须经该国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权机关认证和我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认证)或该国驻华使(领)馆出具的结婚证状况证明。
(三)外国侨民须具备以下证明材料:
(1)本人护照或代替护照的身份,国籍证件,无国籍者免交;
(2)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
(3)本人户口所在地县以上人民政府或所在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县级以上)等出具的本人婚姻状况证明及与何人结婚的介绍信。
此外,申请结婚的男女双方还必须具备婚姻登记机关指定的医院出具的婚前健康检查证明。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
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三)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第二百七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期间,不受本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限制。
-
离婚程序对于涉外婚姻有何影响?
412人看过
-
涉外婚姻有怎样的历史
444人看过
-
涉外婚姻离婚诉讼是什么,涉外婚姻离婚的管辖是怎样的
185人看过
-
怎样执行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321人看过
-
解决外遇对婚姻财产的影响
444人看过
-
涉外婚姻怎样才能公证
387人看过
-
涉外婚姻的条件怎样办理涉外婚姻的政策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26办理涉外婚姻的详细程序如下:外国公民须具备以下材料;1、本人国籍证明,包括护照、身份证,或能够证明其身证的证明;2、在华工作的外国人须持有中国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或临时来华的入境居留证件,或外事部门签发的证件;3、外国驻华使(领)馆出具的结婚状况证明,或是由该国律师事务所出具的证明,经该国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权机关认证,再由我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认证
-
我国对涉外婚姻关系的影响有哪些青海在线咨询 2022-02-15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脚步的加快,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涉外婚姻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涉外婚姻逐年增加。以上海为例,作为远东重要国际都会的上海,外籍人士在沪人数不断增加。根据2002年上海市劳动保障局公布的数字,在沪工作的外国人数已达19239人,再加上商务停留及其他原因驻沪的外国人,目前在沪外国人数在10万左右。目前,在上海工作的外国人的人数占据前十位的分别是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马
-
如何解除涉外婚姻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6与外国公民离婚的中国公民在国内申请再婚的,应按下列情况处理: (一)如果前次婚姻关系是在国外按当地法律通过司法程序解除的,其离婚证件(调解书或判决书),须申请我国人民法院裁定承认其效力;被驳回的,视为无法律效力。 (二)如果前次婚姻关系是在国外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离婚的,离婚证件无需申请人民法院裁定承认其效力,但须经其居住国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权机构的认证和我国驻该国使、领馆的认证。所出具的材料,应附有翻
-
涉外婚姻怎样规定领事婚姻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25领事婚姻是指在驻在国认可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允许侨居国外的本国公民到本国在驻在国的外交机关或领事机关办理结婚手续或举行结婚仪式的制度。领事婚姻的规定1.关于华侨问题。鼓励华侨按居住国的法律在当地办理结婚登记或举行结婚仪式。申请结婚的男女双方均是华侨,且符合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如驻在国法律允许,双方又坚持要我使领馆为其办理结婚登记的,我使领馆可为其办理结婚登记。若驻在国法律不承认外国使领馆办理结婚登记的
-
涉外婚姻登记怎样写,涉外婚姻登记的机关是哪里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03办理婚姻登记的地点并非统一的,这里还要区分内地居民和港澳台同胞及外国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便民原则确定农村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具体机关; 2、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内地居民同港澳台居民、华侨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