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行为犯吗
属于行为犯,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只要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能构成该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使用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刑法》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放火、爆炸等罪并列规定在相同法条中,并且规定的相同的法定刑。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故意犯罪,行为人不仅故意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包括具体危险)的发生。如对醉酒驾车行为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就必须同时符合该罪的主客观条件,不能简单以危害后果判断醉酒驾车是否构成该罪。
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1、在司法实践中,对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必须严格掌握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特定构成要件,既不能作无限制的扩大解释,也不能任意缩小适用的范围。因为法律规定的其他危险方法是有限制的,只有行为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采用的危险方法与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险物质的危险性相当且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才构成该罪。
2、行为人使用的危险方法是杀人、伤人或毁坏公私财物,其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构成该罪。
3、只要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犯罪。
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如果行为人用危险方法侵害了特定的对象,对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并无危害即不危害公共安全,就不构成该罪。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其他危险方法,是指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之外的,但与上述危俭方法相当的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方法。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必须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犯罪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实施的危险方法会危害公共安全,会发生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公私财产安全的严重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实践中这种案件除少数对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持希望态度,由直接故意构成外,大多持放任态度,属于间接故意。
-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什么?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吗?
62人看过
-
危害公共安全罪:危险方法
448人看过
-
贺某等人的行为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352人看过
-
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
328人看过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主要指哪些危险方法?
228人看过
-
刘某的行为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146人看过
-
危险方法犯罪行为和危害公共安全罪区别?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06区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以及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 区别两者的标准是看使用危险方法实施犯罪,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犯罪分子使用的危险方法,杀人、伤人或毁坏公私财物,其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其行为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依照本法第232条、234条、275条的规定,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论处。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8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个案件中,行为人的行为在交通肇事导致两人死亡这一时间点上如果就结束的话,构成交通肇事罪,但是之后如果行为人为了匆忙逃逸,不计损失的乱冲乱撞则就构成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
-
哪些行为构成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23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要件是: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体是公共安全;主观上是故意的;客观上,行为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
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终身禁驾是什么意思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22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投毒以外的各种不常见的危险方法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爆炸、死亡或者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终身禁驾,是一个独立的罪名,是指故意以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以放火、决水,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犯本罪致人重伤、爆炸、投毒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决水。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
-
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危险方法犯罪区别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28造成严重后果的、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拘役或者管制。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毒害性、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主观方面是故意、爆炸,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