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家庭的责任与面临的新问题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22:15:21 488 人看过

全国人大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在修订后的这部法律中,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与之相联系,家庭保护部分在原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内容,赋予家庭新的责任,对于广大未成年人的父母来说,作为孩子的监护人需要认识和面对许多新的问题——

★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是家庭保护的根本

谈到孩子的权利,有的家长说:小孩子有什么权利呀?还不是的听大人的!也有的说:现在的孩子就够难管了,再让他们知道自己有那么多的权利,更得跟家长顶牛了,我们当父母的怎么玩得转呀!事实上,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否自觉、是否自愿,无论能否达到保护未成年人的目的,在客观上都对孩子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关系到未成年人的权利能否得到充分地行使与维护。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明确和突出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即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贯穿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字里行间,在家庭保护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在新增加的内容中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就是站在保护未成年人人身权和人格尊严的立场上,对我国多少年来固有的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材观念的否定,是对父母凭借孩子对成年人在人身和财产等方面的依赖性,任意伤害孩子行为的限制;再比如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作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其本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是对未成年人参与权的保护,就是说父母应当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人,给孩子表达意愿和选择的权利,不能忽视孩子的需求,以自己的好恶决定孩子的事项。

★家庭保护突出的问题是对未成年人权利的漠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目前家庭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越位与缺位两种极端倾向。越位表现为保护过度,父母在孩子养育中包办、替代过多,许多孩子日常生活的事由父母代劳了,结果是弱化了孩子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事实上,如果站在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立场上分析,这种表面上的过度保护所掩盖的是父母们对孩子权利的剥夺:孩子学习好是为了报答父母,孩子学琴、学画自己没有兴趣只是父母要求,以致一些长大成人的孩子找工作也依赖父母,找对象是为了让父母高兴孩子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不能说不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误。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监护责任缺失,父母不能很好地履行、甚至不尽对孩子的抚养教育义务,比如我国有2千多万父母进城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约100万城市流浪儿童,还有近年来不断增加的未成年犯罪人,这些孩子中的很多人生存条件得不到保障,感受不到父母亲情,他们的教育和发展存在许多障碍,基本权益受到侵害,这是父母作为孩子监护人的失职,可是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未成年人保护法》针对这类问题作出明确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这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权利新增加的内容。

★家庭保护的任务是保障孩子健康生存与全面发展

许多家长热衷于抓孩子的学习,把家庭教育定位于家庭学习,孩子的学习成了家长与孩子互动的中心内容,父母把自身的角色定位为孩子学习的拐杖,而不是做人的向导,结果在孩子身上下的功夫越大,孩子身上的毛病越多。应当说,对孩子的只是传授主要是教师的职责,父母的根本任务是教孩子做人。父母对孩子成长的特殊作用,是学校老师、社会机构的任何人都无可替代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体现了家庭教育的基础性、潜移默化性和全面型性等特点。一个人出生后,受与生俱来的生理条件限制,不能独立生活,必须依赖他人的抚养、照顾、教育和监督,否则就不能保证生命的存活和健康成长。这个特点决定了具有育繁衍功能的家庭必然地承担起照顾和保护孩子的责任,这是普遍的规律,也是家庭最基本的和特有的功能。父母对孩子教育是融于日常生活之中的,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自身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而这种教育和影响应当是全面的、广泛的,包括心理、行为、思想道德方方面面。

★创造良好环境是家庭保护的重要条件

《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家庭保护一章中强调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这包括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学习探索的环境、休闲娱乐环境和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这些都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须的家庭条件。比如我们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的家庭关系不好的比例高出普通孩子好几倍,而家庭关系越是不好,离家出走的比例越大,频次越高。城市闲散未成年犯与父亲关系很不好而经常离家出走的占73%,与母亲关系很不好,经常离家出走的占69.6%。不良家庭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家庭在孩子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这种积极作用的减弱,又反过来使家庭关系状况更加糟糕。这种恶性循环对未成年人成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最近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对天津市区500余名未成年人父母的调查中,有63.3%的人承认夫妻之间曾经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只有37.7%的人表示从没有过这种情况。看来,为孩子创造良好、和睦的环境需要父母们付出极大的努力。

★父母的学习与教育是家庭保护的必要前提

有人说当好父母不是靠学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的确,有不少文盲父母培养了一个个高学历、有成就的孩子。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父母都能靠自己悟出教育孩子的真谛,学习一些科学的知识与方法,自觉地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去感悟,可以少走弯路。事实上,当我们揭示在未成年人家庭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父母在履行监护职责方面不尽如人意之处进行批评的同时也应当承认,父母承担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并非可以无师自通,在家庭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缺乏这方面的学习造成的,而靠自身的力量又难以解决,需要必要的指导。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必要性,确立了家庭教育指导的法律地位,这是对未成年人有效实施家庭保护的必要前提。

就《未成年人保护法》来说,在我国已经实施了16年,最近又重新作了修订。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的调查显示,在500余名未成年人父母中,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了解全部内容的只有13%,了解一部分的有47.2%,只是听说过,但不了解具体内容的有21.7%,另有18.2%无回答。表示根本不知道家庭保护内容的有29.5%。这一结果也反映出家庭教育指导中对监护人教育的缺陷。父母要通过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接受家庭教育指导,达到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和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能力的目的。这是父母作为家庭中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直接关系到家庭保护的效果和未成年人权利的实现。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7日 19: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文章
  • 未婚生子将会面临的问题
    1、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男方年满22周岁,女方年满20周岁,才能结婚。未到法定年龄的男女双方在一起生活,不构成合法的夫妻关系,只能算是未婚同居,同居期间所生的孩子属于非婚生子女。2、如果非法同居的一方提出分手,由于双方婚姻关系不成立,并且女方当时是自愿与男方未婚同居,没有受胁迫等外力影响,因此就不存在补偿的问题,也不存在精神损害赔偿问题。3、孩子是在男女双方在未婚同居期间出生,属于非婚生子女。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权利。4、关于男女双方的银行账户中的存款的归属问题。由于男女双方非合法的夫妻关系,只是未婚同居关系,因此不能按照夫妻共有财产的标准来划分而应当按照合伙财产的划分方法。5、未婚男女生活在一起是同居关系,这种同居关系法律不予认可。“当事人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
    2023-03-11
    85人看过
  • 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是家庭保护的根本
    ——《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保护学习体会之一全国人大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在修订后的这部法律中,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与之相联系,家庭保护部分在原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内容,赋予家庭新的责任,对于广大未成年人的父母来说,作为孩子的监护人需要认识和面对许多新的问题。谈到孩子的权利,有的家长说:小孩子有什么权利呀?还不是的听大人的!也有的说:现在的孩子就够难管了,再让他们知道自己有那么多的权利,更得跟家长顶牛了,我们当父母的怎么玩得转呀!事实上,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否自觉、是否自愿,无论能否达到保护未成年人的目的,在客观上都对孩子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关系到未成年人的权利能否得到充分地行使与维护。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明确和突出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即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贯穿在《未成
    2023-06-06
    190人看过
  • 未成年人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
    人身安全问题仍然突出,家庭、学校和社会存在薄弱环节,政府责任意识亟待提高,司法保护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报告指出,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还存在以上问题。我国每年约有5.5万名未成年人意外死亡。报告指出,未成年人人身安全问题仍然突出。溺水、交通事故是未成年人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农村地区非正常死亡学生占未成年人意外死亡总数近80%。奸淫、猥亵、拐卖、虐待、遗弃等以未成年人为侵害对象的刑事案件不断发生,利用未成年人乞讨屡禁不止,一些案件触目惊心。报告指出,在侵害未成年人人身安全犯罪中,奸淫幼女、猥亵儿童、拐卖儿童犯罪较为突出。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未成年人获得资讯的渠道越来越多,其中难免夹杂不良信息,腐蚀着孩子们的心灵,也误导了他们的行为。报告显示,近年来未成年人吸毒人数逐年增多,2012年比2011年增加27%,2013年比2012年增加26%。报告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未成年
    2023-06-06
    319人看过
  • 家庭应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一、《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的相关规定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第十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第十二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教育未成年人。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第十三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第十四条父母
    2023-04-29
    361人看过
  • 【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责任
    【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条违反本法规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已规定行政处罚的,从其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十一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责任,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对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人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六十二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第六十三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
    2023-03-04
    397人看过
  • 未成年人的临时安置与人身安全保护方法
    1、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者其他临时照料人可以根据需要,在诉讼前向未成年人住所地、监护人住所地或者侵害行为地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裁定。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者其他临时照料人也可以在诉讼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裁定。2、人民法院接受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申请后,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第一百零一条、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作出裁定。经审查认为存在侵害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危险的,应当作出人身安全保护裁定。人民法院接受诉讼前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申请后,应当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接受诉讼中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申请,情况紧急的,也应当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应当立即执行。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可以包括下列内容中的一项或者多项:(1)禁止被申请人暴力伤害、威胁未成年人及其临时照料人;(2)禁止被申请人跟踪、骚扰、接触未成年人及其临时照料人;(3)责令被申请人迁出未成年人住所;(4)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临时
    2023-06-04
    409人看过
换一批
#妇幼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未成年人保护是指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关怀,旨在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他们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等权利,国家... 更多>

    #未成年人保护
    相关咨询
    • 保护未成年人是谁的责任?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04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 保护未成年人,是谁的责任?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04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 保护未成年人是谁的责任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1-30
      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各级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各级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在处理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事务时,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等状况,了解和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
    •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的问题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09
      我国刑法还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前面说到的那三例未成年人杀人案件,因其作案时都未满14周岁,不够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因此依法不予以刑罚处罚,尽管案件性质很恶劣、犯罪情节很严重。三例杀人案中,广西杀人分尸女孩以及湖南益阳的杀亲男孩都已先后被公安机关处以收容教养
    • 关于未成年人致人损害的责任问题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22
      根据我国《》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承担侵权责任;但监护人自己尽到了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责任。如果你儿子有个人财产,应从其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