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的年假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申请,一般工作满一年休5天,10年以上休10天,20年以上休15天。
年假:
1.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2.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3.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4.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5.职工享受寒暑假天数多于其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确因工作需要,职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少于其年休假天数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补足年休假天数。
6.职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度内又出现条例第四条第(二)、(三)、(四)、(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
7.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8.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9.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10.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
11.前款所称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12.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实行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者其他绩效工资制的职工,日工资收入的计发办法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执行。
13.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
如何写杂志社合作协议书
427人看过
-
杂志社与订阅单位合作合同
131人看过
-
电子厂放多久年假
79人看过
-
报纸杂志的税率是多少?
236人看过
-
邮政银行放年假放多久呀
119人看过
-
2024年公务员放年假多久
314人看过
有薪假期(Paid Annual Leave)简称年休假,是劳动者连续工作满1年后每年依法享有的保留职务和工资的一定期限连续休息的假期。 劳动法对带薪年休假作了原则性规定,但没有规定带薪年休假的休假时间及具体操作办法,而是指定由国务院制定相... 更多>
-
给老人杂志社送杂志谁负责责任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24本人看了你情况,根据你的陈述,建议如果有疑问请与我联系,这样方便具体详细解答,咨询电话:158XXXX2168,地址:长沙市芙蓉中路三段398号新时空大厦20楼,湖南XX:A律师。
-
杂志社使用discovery使用法律条款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031、作者与DISCOVERY之间是什么样的法律关系? 如果作者将其文章以专有许可方式授权DISCOVERY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且许可范围也包括简体中文,那么作者是无权再授权国内杂志社使用的。换句话说,如果作者不是以专有许可方式授权DISCOVERY使用,或者其授权范围不包括中国,或者其授权语言不包括简体中文,国内的杂志社均可以在得到作者同意的情况下使用。 而如果属于前者情况,则杂志社要想使用必须取
-
杂志社应该与作者订立出版合同吗,杂志社出版物的权利主体如何确定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06根据著作权法和出版管理条例,杂志社应该和作者订立出版合同,约定好双方的权利义务,原作者可以把自己的稿件投给另外的杂志。第二十九条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应当和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并支付报酬。 第三十条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约定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 第三十一条著作权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期限交付作品。图书出版者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出版质量、期限出版图书。 图书
-
我这个杂志杂文有虚假广告卖家有责任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03广告发布者应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出现严重后果的应承担连带责任,已尽到审查义务的可由责任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如有需要可联系我们为您提供远程法律协助或代理服务。
-
放假放多久几天呀,过年放假时间重庆在线咨询 2021-10-28假期为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全国年节和纪念日假期办法》第二条全体市民假期节日:(1)新年、假期1天(1月1日)(2)春节、假期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3)清明节、假期1天(农历清明日)(4)劳动节、假期1天(5月1日)(5)端午节、假期1天(农历端午日)(6)中秋节、假期1天(农历中秋日)(7)国庆节、假期3天(10月1日、2日、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