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人之危和民事欺诈的共同点是,一方不平等地获得另一方的财产,使交易处于不公平状态,破坏了民事交易活动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与欺诈相比,乘人之危与对方订立合同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一是困难一方面临的困难不是对方造成的,而是客观情况或自身原因造成的,困难一方往往渴望与他人签订合同,以摆脱困难,获取利益或目标。举例来说,有些民事主体家中突然有人生重病,急需一笔钱治病,想要成为卖家中有价值的财产。再比如,债务人急于偿还货币债务,出售企业的高值固定资产来拯救企业。而且买主乘机压价,低于一般市场价格。卖方因急需出售财产,不得不接受与之交易的条件。第二,乘人之危的一方并没有强迫处于困境中的一方按照自己的意愿订立合同。相反,另一方仍然通过协商在平等地位上达成协议,但一方处于困境中,另一方占据有利地位,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同时,乘人之危的一方并没有强迫处于困境中的一方订立合同,而是利用这个机会让处于困境中的一方无奈,为了摆脱困境,做出了订立合同的选择。第三,乘人之危的一方没有制造任何混淆或欺诈的假象。双方面临的客观情况是真实的,双方都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乘人之危的一方所表示的意思是真实的,处于困境中的一方所表示的意思也是真实的,双方都不愿意让对方产生错误的认识。
价格欺诈民事起诉书怎么写
原告:________(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工作单位、住址、邮编、联系电话等)。
被告:________(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工作单位、住址、邮编、联系电话等)。
案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诉讼请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实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的姓名和住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致
_____________人民法院
原告:(签名)
________年____月___日
附:本诉状副本____份
如果商家所销售的这件产品已经市场价格已经高于4倍的话,可以认定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可是,因为价格欺诈行为被判刑的案件是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消费者本人在购买任何一件产品之前,最好都要先过问清楚产品的价格,市场价格也是要和本地对比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
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有效吗
186人看过
-
对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的理解
217人看过
-
乘人之危的本意是
358人看过
-
可撤销合同乘人之危
327人看过
-
欺诈胁迫乘危,合同效力咋认定
50人看过
-
2024乘人之危有什么条件
458人看过
债务人,与"债权人"相对,是债之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是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债务人死亡后,债权人仍然有权追讨债务。首先,如果债务人留有遗产的,... 更多>
-
乘人之危和民事欺诈罪的区别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04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要或危难处境,迫使其作出违背本意而接受于其非常不利的条件的意思表示。 乘人之危与民事欺诈的共同点在于:一方当事人不平等地获得另一方当事人的财产,从而使交易处于不公正的状态,破坏了民事交易活动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与欺诈相比,乘人之危与对方当事人订立合同有自身的特点, 这些特点表现在: 第一,处于为难境地的一方当事人所面临的艰难处境并不是对方当事人所造成的,
-
如何理解民法中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和乘人之危的四种行为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09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和乘人之危是在民法意思表示中仅可撤销的行为,是基于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撤销权而产生的。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可以对这四种行为行使撤销权。因当事人行使撤销权而使得该项行为不产生法律效力,其原理在于当事人所撤销的是该项行为。所谓的撤销是原本存在的可撤销的行为归于消灭。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发生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
-
-
合同法乘人之危江西在线咨询 2023-08-21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 所谓乘人之危的合同,是指行为人利用他人的危难处境或紧迫需要,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而订立的合同。
-
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有法律效应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25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无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十八条下列民事行为无效:(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二)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六)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