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版权与利益之间的联结越来越直观地被社会公众所感知,版权纠纷也相应出现大幅增加。但版权从业者通过司法裁判途径维权的积极性却未见相应提高,缘由之一被归结为诉讼取证的困难,分而论之,即原告自证版权权属的困难与证明被告剽窃行为的困难。究其原因,抛开诉讼证据规则不论,根源还是与作为权利对象的知识无体有形[2]的物理属性相关,而这一特点,在二进位制的网络世界中尤其表露无遗。在复制行为只在弹指间的数字世界,如何确定数字作品的原创性?如何证成版权权利归属?如何防范权利人之外主体实施接触与实质相同的侵权复制行为?诸多问题挑战人类解决自我衍生新困惑的智商。
在处于维权生态下游的司法救济出现预期困难之后,许多版权人将焦点上溯至数字作品产生及公开的最初阶段,寄望于解铃还需系铃人的逻辑,数字技术本身便成为数字作品版权人的重要依赖。在数字领域内,人们惯性地提出了物权思维之下面对偷盗行为的解决手段——加锁、查迹,即版权法所指之技术措施。依据技术措施的技术原理及防范效果,版权技术保护措施传统上大致分为四种形态:(1)在复制行为开始时,即令其无法复制,如要求输入一定的口令或产品序号;(2)虽可从事复制,但在其中加入各种干扰资讯或讯息,使其无法顺利完成复制行为,如录影带录制时使用的color-stripe方式;(3)复制行为虽属可能,但以某种立法令其无法使用复制品,如各种加密方式;(4)虽然可以复制也可以使用,但在复制品上遗留下不法复制的痕迹或形成其他不良后果,希望借此造成心理压力,断绝其复制念头,如嵌入所谓的l centmark之方式或计算机程序中的设置逻辑锁[3]。此外,在针对互联网上的技术保护措施又主要分为访问控制措施和使用控制措施。访问控制措施一般在服务器层次性出现,几乎所有的因特网上的服务器都对用户访问进行或多或少的技术限制,如输入口令、密码插入和信用卡似的验证硬件等;使用控制措施令用户不能任意复制、发行、传播受保护作品,尤其不能任意修改作品,如电子文档指示软件、加密、电子签名以及电子水印等[4]。技术措施实施与规避的客观现实以及相关立法[5]体现了版权保护的复杂环境与技术维权的有限性。但技术措施的提出,毕竟为解决版权保护,尤其是数字作品版权保护提供了一种多元化的思维路径,其积极性是不言而喻的。
2006年4月26日,北京市数字作品版权登记平台正式启动。这是北京市版权局联合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国建成的首个数字作品版权登记平台。它是集数字作品版权登记、合同备案、作品权利信息查询、版权贸易展示、数字水印加密技术应用以及数字作品版权认证、执法取证先进综合义务为一体的版权行政管理平台[6]。
2007年8月13日,深圳市版权协会数字作品版权保护系统论证会召开,深圳市版权协会(SCS)与北京联合信任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搭建的数字作品自助保护系统亮相。它是通过时间戳技术应用尝试为数字作品版权归属提供时间证明的服务平台[7]。
上述两个数字作品版权服务系统在应用方面均指向数字作品版权保护,其目的在于通过某种方式为数字作品原创性提供具备公信力的证明,从而解决数字作品版权保护领域内的难题。基于相近的应用目的,两个系统分别使用了时间戳和数字水印两项工作原理完全不同的核心技术。笔者认为,在数字作品版权保护领域,新兴的计算机技术措施带来了新的元素、新的思维路径,但技术层面的唯一性、完整性、证明力等与法律层面的相同概念有着泾渭分明的内涵与外延,科技维权下的这两项技术措施能够提供的只是某种事实的映证,而无法替代法律的判断。在实践当中时间戳和数字水印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最终取决于司法证据学意义上的价值评判。
一、著作权侵权有善意侵权吗
著作权侵权没有恶意善意之分,侵害著作权的都要停止侵权。
司法实践中,常用的著作权侵权认定原则有:
1、思想与表达两分法
将作品的思想排除在版权法的保护范围之外。这是版权法原理的基本要求。版权法保护表达,不保护思想、概念、发现、原理、方法、体现和过程的条款。思想与表达在一般作品中,可以清楚区分,但在计算机软件作品中,其界限并不明朗。此外,即使属于思想的表达,但该表达属于公有领域,例如是唯一性的表达,则表达同样不在保护范围之内。
2、接触相似原则
在分离思想与表达、公有领域与私权领域之后,如果两部作品相同或相似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两部作品的作者是否有接触或者作品有接触的痕迹来判断是否构成抄袭。
如果权利人与被告的作品相同或类似,而被告方没法提供其创作过程以证明未进行模仿而是独立创作的,侵权即成立。可见,这里的举证责任的承担发生了倒置,即由被诉作品的作者证明自己没有接触过原告作品,否则就可以推定存在着接触。
-
数字作品版权登记证书
387人看过
-
科学领域内的作品被侵权如何维护著作权
212人看过
-
数字作品受版权法保护吗
255人看过
-
作品享有著作权有没有字数限制?
379人看过
-
数字交易藏品投资被骗怎么维权
172人看过
-
数字产品著作权的法律规定
320人看过
著作权侵权认定是指通过判定他人是否未经授权使用、复制、传播、展示或修改他人的原创作品,违反了作者合法的著作权利,从而确定侵权行为存在的过程。这一认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确保对侵权行为的准确判断和法律维护。... 更多>
-
数字交易藏品投资被骗怎么维权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2-22数字藏品交易被骗,对方可能涉嫌诈骗罪或者合同诈骗罪,属于公安机关立案管辖的刑事案件范围,应当向公安机关报警,及时维护合法权益。什么是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有哪些,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怎么维护著作权作品著作权维权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02美术作品著作权登记提交的文件: 1、填写作品登记申请书、作品登记表、权利保证书各一份,提交作品原件及复印件、作品说明书(说明创作构思、作品主要特点及内容等)各一份; 2、申请人身份证明; 3、合作作品申请登记的,还应提交合作作者的身份证复印件(合作作者是单位的,应提交营业执照或法人代码证的复印件、法人代表的身份证复印件)、合作创作合同或协议的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 4、委托创作作品申请登记的,著作权
-
科技作品内容受专利保护么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12科技作品内容受专利保护。 根据《专利法》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
作品著作权纠纷可以由谁来调解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15著作权人在受到他人侵犯时,也可以向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申请保护,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依其申请(也可依职权)给予侵权人行政处罚。但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进行管理的范围较窄,仅适用于我国《著作权法》第47条规定的八种内容。如果当事人不服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则可以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起诉。 对那些严重侵犯著作权并已经构成犯罪的侵权行为,著作权人也可以向有关部门报案或控告,由有关机关提起公诉,著作
-
数字化制品著作权的规定有哪些?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13数字化制品,是指将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以数字代码形式固定的有形载体,包括激光唱片(CD)、激光视盘(LD)、数码激光视盘(VCD)、高密度光盘(DVD)、软磁盘(FD)、只读光盘(CD-ROM)、交互式光盘(DVD-ROM)、集成电路卡(1CCard)等。将已有作品制成数字化制品不论已有作品以何种形式表现或者固定,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所称的复制行为。将表演者的表演,录音录像制作者的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