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交通肇事罪背后的争议焦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9 16:23:43 380 人看过

1、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2、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3、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4、客观方面是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交通肇事罪同等责任还存在刑事责任吗

交通事故同等责任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就要负刑事责任,有下列情形的为同等责任:

1、机动车追撞前方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尾部的;

2、机动车变更车道时,影响相关车道内行驶的机动车正常行驶的;

3、机动车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会车时,有障碍的一方未让无障碍的一方先行的;但有障碍的一方已驶入障碍路段,无障碍一方未驶入时,无障碍一方未让有障碍的一方先行的。

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

1、犯罪主体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3、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4、在客观方面上,必须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18:2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从刑事角度分析交通肇事罪案件特点有哪些
    一、从刑事角度分析交通肇事罪案件特点有哪些交通肇事罪的构成条件如下:1.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已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均可构成交通肇事罪;2.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体为交通运输安全;3.交通肇事罪的在主观方面,主要表现为过失,一般包含行为人盲目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4.交通肇事罪在客观方面即在交通运输中违反了交规,从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他人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二、交通肇事罪的追诉时效交通肇事罪的追诉时效一般是10年。根据法律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而交通肇事罪的法定最高刑为七年以上,所以追诉时效为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2023-09-26
    205人看过
  • 总结本案争议焦点:
    之一,乙公司发出的船舶规范是否未经甲公司确认。甲公司认为在自己没有确认船舶规范的情况下,乙公司装运的行为违反合同。而乙公司则认为甲公司已经以实际行动确认了该船舶规范。之二,乙公司将合同项下的货物销售给他人的行为是否正当。乙公司认为甲公司没有履行合同中约定的“见到税单后立即支付与税单相同金额货款”等义务,构成了根本违约,五矿有权解除合同,所以自己的销售行为是合法的。而甲公司则认为,乙公司的行为是在合同履行期内的违约行为。关联性,主要是要求出示的证据与本案争议焦点有关联,而不是与本案无关。比如,在离婚案件中,原告提交了被告舅舅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的判决书,欲证实被告家有家庭暴力的遗风。这里,被告就可以对该证据的关联性提出异议。因为原告是和被告打离婚官司,而不是要和被告舅舅离婚,被告亲属是否曾有暴力行为,与被告没有直接关系,也与本离婚案件的审理没有直接关系。因此,该份证据,就可能因缺乏证据的关联性
    2023-08-17
    147人看过
  • 准确归纳民事庭审的争议焦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九条规定了举证期限及证据交换制度,要求通过证据交换,确定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可见,法官须归纳双方的争议焦点,法庭调查也将围绕双方争议的焦点展开。争议焦点归纳得准确,法庭调查才能把握住案件重点。也就是说,准确归纳了案件争议焦点,法官就如同找到了开启迷宫大门的钥匙一样,可顺利指导当事人完成举证责任,快速查明案件事实,从而提高庭审质量和效率。因此,作为审判法官,在庭审中准确归纳争议焦点是其必须具备的能力。一、当前在归纳争议焦点方面存在的误区民事审判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争点、固定争点、处理争点的过程。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把原告诉讼请求是否应当支持当作争议焦点,实际上等于没有确定争议焦点。例如:原告起诉某铁路局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要求某铁路局赔偿损失,法官在审理时就不能简单地将某铁路局是否应当赔偿原告多少元损失作为争点。
    2023-06-07
    417人看过
  • 挂靠施工纠纷案件争议焦点问题评析
    本文作者代理原告的一件挂靠施工索要工程款纠纷案件,从一审起诉和工程造价鉴定、对方上诉、发回重审、对方再次上诉到经省高院审委会评议通过于近日作出终审判决(原告最终胜诉),该案从审判结果的角度终于尘埃落定。该案件的终审判决,对于代理挂靠施工纠纷案件的律师来说,如何掌握法院对于工程造价鉴定取费标准和依据的确定、挂靠施工纠纷案件中当事人的确定、相关合同中关于税费和管理费约定的效力及其判决结果等挂靠施工纠纷案件中的焦点问题,都有了较为明确的答案。本文初拟于案件代理过程中,因案件尚未审结,不便发表。现鉴于案件已审结,故对原文中的部分观点按省高院的判决结果作了一定的调整。但由于律师对当事人负有保密义务,故文中对于案件的具体情况不便祥述,仅就该案涉及的部分焦点问题加以评述,供代理类似案件的律师或对该话题有兴趣的当事人参考。挂靠施工是指没有资质的施工人或资质低的施工人(即挂靠人)借用有资质或资质高的施工企业
    2023-06-10
    121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缓刑的司法实践分析
    交通肇事罪一般判缓刑的情形有:1、交通事故案件的被告主观上是由于过失但犯罪过轻,较轻的人可以适用缓刑。由于天气差、路况差、车辆性能差,驾驶员有义务谨慎注意,驾驶技术好,仍可能发生事故;2、肇事被告除罪过小,罪过少,还应有悔罪表现,肇事后主动报警,积极救援,保护现场,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等;3、对于交通事故案件的特殊情况,拟判处缓刑的,如果没有全部赔偿被害人仅达成赔偿协议,应尽量增加缓刑考试期,以限制被害人在考试期间的赔偿。行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形有哪些行人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形如下: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我国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固然很多,但其中最主要和最核心的是《道路交通安全法》,所以违反了该法,就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即符合了交通肇事罪的第一个构成要件。而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条规定,我国境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法。2、发生重大事故
    2023-07-06
    297人看过
  •  分析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认定标准
    以下是几种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罪的情况: 明知发生交通事故, 仍驾驶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不负责事故, 仍开车离开事故现场的。涉嫌酒后、无证驾驶, 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义务, 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返回。以下是几种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罪的情况: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仍驾驶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不负责事故,仍开车离开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涉嫌酒后、无证驾驶,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返回。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往医院,但未报案,无故离开医院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往医院,但在给伤者或其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6.交通事故当事人在调查期间逃逸的。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不承认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当知道发生交通事故。8.经协商未达成协议或者未经协商支付赔偿费明显不足,交通事故
    2023-09-20
    440人看过
  •  交管肇事罪的法律分析
    交通肇事罪在我国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客体和主观要件以及客观要件。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即与交通工具和交通设备相联系的铁路、公路、水上及空中交通运输。主观要件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客观要件是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在我国,针对交通事故所犯的罪名是交通肇事罪。该罪的构成要件如下:一、犯罪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二、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交通运输,是指与一定的交通工具与交通设备相联系的铁路、公路、水上及空中交通运输。三、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
    2023-11-09
    174人看过
  • 责任归属成了争议的焦点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机动车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权灯控也没有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转弯的机动车让直行的车辆先行,拐弯和直行车辆相撞,一般是拐弯的车辆负主要责任,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碰撞对方全责,该如何赔偿?因交通事故受伤但还未达到致残的程度,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赔偿
    2023-07-11
    97人看过
  •  交通肇事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交通运输领域违规行为需受到制裁,必须发生重大事故或导致严重后果,且严重后果由违章行为引起,二者存在因果关系。违规行为需发生在交通运输活动过程中。在交通运输领域中,有违反相关法规的行为必须受到严格的打击和制裁。2、必须发生重大事故,存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3、严重后果必须由违章行为引起,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违反规章制度,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运输活动过程中。交通肇事罪与违章行为之间有哪些因果关系?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而违章行为则是指在交通管理法规范围内,违反交通管理法规、规章或者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等交通设施规定的行为。交通肇事罪与违章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首先,违章行为是交通肇事罪发生的前提条件,即发生交通事故的前提是违
    2023-11-18
    136人看过
  • 船舶碰撞概念的争议焦点
    我国法学界的学者和司法工作人员对船舶碰撞概念以及船舶碰撞的构成要件有着不同的观点,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我国海商法第170条规定,即上述我国船舶碰撞构成要件的第二点船舶碰撞以船舶间实际接触致损为原则,以非实际接触为补充上。有的学者认为,根据我国海商法第170条规定以及《里斯本规则》的相关规定,间接碰撞属于船舶碰撞的范畴,现代海事处理中将间接碰撞包括在船舶碰撞内更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定。而持反对意见的人则认为,构成船舶碰撞必须在船舶间发生了实质性的或直接的接触,间接碰撞或浪损不属于船舶碰撞的范畴但在我国的立法中可以类推适用船舶碰撞的规定。
    2023-06-06
    111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的处罚方式和案例分析
    交通肇事罪的处罚如下: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事故造成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伤5人以上,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死亡6人以上,事故同等责任,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力赔偿60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什么是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应当满足下列四个要件:(1)主体。主体包括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此,只要年满16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或其他人员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2)客体。客体是公共交通安全,即不特定的或者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公共生产、生活的安全。(3)主观方面。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方面是出于过失,这里所讲的过失是指交通违法
    2023-07-08
    258人看过
  • 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罪行的特征分析
    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特征如下:1、水上交通肇事的主体主要是从事水上交通运输的人员;2、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往往大大高于道路交通肇事的损失程度;3、公安侦查机关在管辖上居于被动的地位;等等。水上运输的优缺点是什么1、水路运输的优点:运能大,能够运输数量巨大的货物。通用性较强,客货两宜。越洋运输大宗货品,连接被海洋所分割的大陆,远洋运输是发展国际贸易的强大支柱。运输成本低,能以最低的单位运输成本提供最大的货运量,尤其在运输大宗货物或散装货物时,采用专用的船舶运输,可以取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平均运输距离长。2、水路运输的缺点:受自然气象条件因素影响大。由于季节、制约的程度大,因而一年中中断运输的时间较长。营运范围受到限制,如果没有天然航道则无法运输。航行风险大,安全性略。运送速度侵,淮时性差,经营风险增加。搬运成本与装卸费用高,这是因为运能最大,所以导致了装卸作业
    2023-07-24
    66人看过
  • 交通肇事找人顶罪的司法判决分析
    刑事交通肇事案件中,交通肇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找人顶罪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是同车的人,有的是亲朋好友,也有的可能是司机为领导顶替。动机各有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交通肇事者逃避法律的追究。这种行为严重地扰乱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刑事诉讼活动,应该依法查处。为正确处理刑事交通肇事冒名顶罪案件,准确打击交通肇事人和冒名顶罪人,从而遏制冒名顶罪案件的再次出现,笔者就冒名顶罪案件中的几个问题谈一粗浅的认识。一、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属交通肇事后逃逸。(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从该解释可以看出:首先,行为人要有交通肇事后逃跑的行为;其次,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跑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即离开现场。即使他在现
    2023-07-07
    254人看过
  •  分析交通肇事罪刑罚适用的合理性
    根据交通肇事罪的法律规定,刑罚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重大公私财产损失,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种情况是具有逃逸或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三种情况是因逃逸导致他人死亡,将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法律规定,对于交通肇事罪,刑罚的规定如下:如果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重大公私财产损失,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具有逃逸或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因逃逸导致他人死亡,将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刑罚规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交通肇事罪刑罚规定如下:1. 犯交通肇事罪,致一人以上死亡或者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 致二人以
    2023-12-28
    484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民事诉讼争议焦点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19
      起诉之前,一般案件当事人均有接触,相互了解了对方观点、相互观点的碰撞之处即是焦点。民事诉讼焦点归纳围绕原告诉称与被告辩称确定,通常由主持庭审的法官归纳总结,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认为有偏差可以陈述意见,法官当场进行释明。 诉讼类型大致有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变更之诉三种。例如确认之诉原告主张标的物归其所有,而被告主张诉争标的物归被告所有,该标的物究竟归属谁所有就是争论焦点。
    • 交通肇事分析该怎样分析?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2-14
      交通事故分析起到鉴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的作用。交通事故分析通过事故现场勘查、汽车行驶记录仪、物证提取等方法获得所需的资料,并借助已收集到的信息、资料、数据,通过事故再现技术再现事故现场情况,进一步弄清楚事故发生全过程的运动状态,科学地解释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明确各方当事人应负的责任,应当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分析降低交通事故后果应采取的必要措施等问题。
    • 交通肇事罪数额统计分析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5-28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通过对连续三年的300件交通肇事犯罪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这300件案件共造成316人死亡,65人重伤,28人轻伤。一次死伤2人以下的案件有59件,占总数的 19、7%;一次死亡2人以下的有12件,占总数的4%。法庭判处有罪被告人300人。
    • 争议处理难点分析之二:因工资发生的争议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9
      对于这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首先应当依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的复函》(劳办发[1994]126号)予以受理。因为《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规定"企业享有工资、奖金分配权",企业可以据此制定相关的内部晋级、工资、奖金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所以因执行这些内部的规章制度发生的工资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其次,仲裁委员会应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确认企业有关工资、奖金等方面的内部规章是否
    • 交通肇事逃逸犯罪主观方面的分析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17
      主观罪过上必须是过失,不能是故意,如果是故意则构成故意伤害或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