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交通肇事罪背后的争议焦点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19 16:23:43 380 人看过

1、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2、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3、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4、客观方面是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交通肇事罪同等责任还存在刑事责任吗

交通事故同等责任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就要负刑事责任,有下列情形的为同等责任:

1、机动车追撞前方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尾部的;

2、机动车变更车道时,影响相关车道内行驶的机动车正常行驶的;

3、机动车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会车时,有障碍的一方未让无障碍的一方先行的;但有障碍的一方已驶入障碍路段,无障碍一方未驶入时,无障碍一方未让有障碍的一方先行的。

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

1、犯罪主体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3、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4、在客观方面上,必须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5日 03: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要点分析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1.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2.客观方面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交通事故的基础上而逃跑的行为。3.逃逸后: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至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所谓“其他
    2023-07-05
    272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的法律责任分析
    1、行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和第一百零一条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同时对其机动车驾驶证扣12分;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2、民事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推定逃逸人承担全部责任,即除非有相反证据外,事故的全部损失和相应的赔偿责任都由逃逸者承担。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依据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有关规定,交通肇事逃逸的,对第三人造成的损失,保险人不予赔付,其他商业保险也是如此。3、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未逃逸的,在对事故负主要或全
    2023-04-19
    196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的法律责任分析
    1、行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和第一百零一条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同时对其机动车驾驶证扣12分;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2、民事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推定逃逸人承担全部责任,即除非有相反证据外,事故的全部损失和相应的赔偿责任都由逃逸者承担。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依据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有关规定,交通肇事逃逸的,对第三人造成的损失,保险人不予赔付,其他商业保险也是如此。3、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未逃逸的,在对事故负主要或全部责任的情况下,致一人以上死亡或三人以
    2023-06-13
    103人看过
  • 逃逸交通肇事案的后果分析
    交通肇事后逃逸后果: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事故是过失犯罪,即使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故意杀人,故意杀人是故意犯罪。交通肇事者不希望发生交通事故;但是故意杀人的人想杀死别人。但是,如果使用交通工具杀人,就不能被评为交通肇事罪,因为其主观内容是故意的,而不是过错的。但是,交通事故发生后,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获救而死亡的,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无疑问,
    2023-07-09
    416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的鉴定标准分析
    交通肇事罪的认定:1、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2、有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3、严重后果必须由违章行为引起,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发生在交通运输活动过程中。交通肇事罪自首的认定标准交管部门规定,认定投案自首情节为:(一)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二)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三)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另外,根据规定,具有下列情形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认定为刑事案件并移交刑侦部门立案处理: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故意致被害人伤亡的;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因无法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
    2023-07-03
    408人看过
  • 分析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素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素是:1、本罪的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2、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过失和过于自信;3、本罪的客体是交通安全;4、本罪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在交通活动中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重大公私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水上交通事故中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素有什么从主体要件看:水上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而船上工作人员均应超过16周岁的法定年龄。水上交通运输活动中,主要是指从事水上交通运输的驾驶人员、水上交通运输的操纵人员和水上交通运
    2023-07-05
    225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浅析交通肇事罪争议问题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2-28
      浅析交通肇事罪争议问题是: 1.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2.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3.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4.客观方面是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 民事诉讼争议焦点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19
      起诉之前,一般案件当事人均有接触,相互了解了对方观点、相互观点的碰撞之处即是焦点。民事诉讼焦点归纳围绕原告诉称与被告辩称确定,通常由主持庭审的法官归纳总结,当事人及其委托代理人认为有偏差可以陈述意见,法官当场进行释明。 诉讼类型大致有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变更之诉三种。例如确认之诉原告主张标的物归其所有,而被告主张诉争标的物归被告所有,该标的物究竟归属谁所有就是争论焦点。
    • 交通肇事罪统计分析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11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通过对连续三年的300件交通肇事犯罪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这300件案件共造成316人死亡,65人重伤,28人轻伤。一次死伤2人以下的案件有59件,占总数的19.7%;一次死亡2人以下的有12件,占总数的4%.法庭判处有罪被告人300人。
    • 交通肇事分析怎么分析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16
      交通事故分析起到鉴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的作用。交通事故分析通过事故现场勘查、汽车行驶记录仪、物证提取等方法获得所需的资料,并借助已收集到的信息、资料、数据,通过事故再现技术再现事故现场情况,进一步弄清楚事故发生全过程的运动状态,科学地解释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明确各方当事人应负的责任,应当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分析降低交通事故后果应采取的必要措施等问题。
    • 交通肇事分析该怎样分析?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2-14
      交通事故分析起到鉴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的作用。交通事故分析通过事故现场勘查、汽车行驶记录仪、物证提取等方法获得所需的资料,并借助已收集到的信息、资料、数据,通过事故再现技术再现事故现场情况,进一步弄清楚事故发生全过程的运动状态,科学地解释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明确各方当事人应负的责任,应当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分析降低交通事故后果应采取的必要措施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