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工伤中的精神赔偿金怎么算的
工伤中的精神赔偿金规定了三种不同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
1.对于造成死亡的,应当赔偿死亡赔偿金;
2.对于造成残疾的,应当赔偿残疾赔偿金;
3.对于侵害人身,没有造成死亡残疾后果的,应当赔偿精神抚慰金。
自然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时,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严重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和1万元五个等级;一般性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四个等级。
二、试用期能享受工伤保险吗
试用期能享受工伤保险,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应当享有全部的劳动权利。这些权利包括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还包括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的权利。
三、公司给员工买的意外险,发生工伤怎样报
公司给员工买的意外险,发生工伤的报法如下:
1.工伤申报: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用人单位应在三十日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应自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申请。申请时需提供:工伤认定申请表,存在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受理后会在六十日内作出是否属于工伤的决定。
-
工作中的精神伤害算工伤吗?能否赔偿?
110人看过
-
精神赔偿算不算工伤
177人看过
-
多处伤残精神赔偿金计算
344人看过
-
影响精神赔偿金的因素,精神赔偿金原则
315人看过
-
影响工伤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因素,工伤精神损害赔偿的要件
360人看过
-
什么是精神伤残,精神伤残怎么赔偿
154人看过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的认定劳动者因工负伤或职业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工伤不管什么原因... 更多>
-
工伤赔偿金怎么算? 是否包括精神抚慰金?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11工伤待遇不支持精神抚慰金,工伤保险赔偿属于社会保障法的范畴,具有公法性质。 劳动者遭受工伤事故,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既然《工伤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法》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中没有规定精神抚慰金,就不能要求支付。但是有些地区也支持精神抚慰金。
-
在工地受了工伤精神赔偿金应该怎么计算怎么赔偿?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021、原告与被告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2、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8288元 3、一次性伤残补助金:66304元(4144元×16个月) 4、一次性就业补助金:165760(4144元×40个月) 5、一次性医疗补助金:33152(4144元×8个月) 6、停工留薪期工资差额:2344元 7、伤残津贴:7624元(自原告停工留薪期满后即2013年8月17日期起至双方解除劳动关系之日即2013年11月1
-
怎么算婚外情精神损失的赔偿金江苏在线咨询 2021-08-27婚外情精神损失费按照以下因素确定: 1、加害人过错程度。过错严重的,给受害人造成情绪伤害,造成受害方严重精神利益损害的,应酌情增加抚慰金的数额; 2、精神受到损害的程度。可以考虑受害人所遭受精神伤害和精神痛苦的程度,如是否出现愤怒、恐惧、焦虑、沮丧、悲哀等情绪障碍;是否因精神和感情受到损害导致身体患病;是否精神抑郁、恍惚,影响工作和生活;是否有精神疾病等等。由于其损害结果涉及人的身体和精神方面,必
-
在工伤中工伤后精神损失赔偿如何计算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06工伤赔偿项目中没有精神损失费;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
-
残疾赔偿金算精神抚慰金吗?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具体是怎样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06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后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