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共同承担。对协议离婚时约定债务均由双方共同负担,或对共同债务的负担未作明确约定,则该债务应由原夫妻二人共同负担。审理中应列二人为共同被告,判令二被告共同偿还债权人的债务。执行中既可对二被告执行,也可对其中一个被告执行。该被告偿还全部债务后,有权要求另一被告承担相应的债务份额。协议分担。如协议离婚及法院调解离婚中对债务的承担作了分担,即由原夫妻二人各负责其中的一笔或几笔债务的,则该债务应由约定偿还人予以归还,但原配偶方对此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在审理中可列原夫妻二人为共同被告,也可列约定偿还人为被告,其原配偶为第三人,判令约定偿还人偿还债务,由其原配偶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一、夫妻离婚时债务如何负担?
1、若该笔债务是原夫妻一方个人债务,即使该债务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则该债务在离婚后仍应由其个人来负责归还,法院在审理中可只列该个人为被告,判决其承担偿还。
2、夫妻离婚时,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担的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由夫妻共同偿还。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即不是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由借债一方偿还。
二、债务是否一定要夫妻一起承担
不一定。夫妻共同债务需要夫妻共同承担,个人债务需要独自承担。夫妻共同债务,顾名思义就是夫妻共同欠下的债务,理应由夫妻共同偿还。如果只约定由一方偿还,然后夫妻约定财产由另一方全部取得,偿还债务的一方也就没有偿还能力,这就是属于侵犯债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因此夫妻债务双方都要承担。
-
如何认定夫妻共同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怎么承担
366人看过
-
夫妻离婚后的债务怎么分?夫妻是否同时共同承担债务
286人看过
-
夫妻共同承担的债务有哪些,怎样认定夫妻共同债务
417人看过
-
分辨夫妻债务如何分配共同债和个人债
458人看过
-
分居期间承担的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吗
277人看过
-
夫妻离婚共同债务怎么分配,可以约定一方承担吗
304人看过
协议离婚,又被称作登记离婚或者合意离婚,是日常生活中较常适用的一种离婚方式。协议离婚主要是指,夫妻双方在达成合意的条件下,共同亲自前往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解除原有的婚姻关系。... 更多>
-
夫妻共同承担债务的规定夫妻债务共同承担的规定贵州在线咨询 2021-11-30第一条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事后追认的共同意思表示所承担的债务,视为夫妻共同债务。司法解释第二条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债务,债权人以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解释》第三条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可以证明债务用于夫妻共同
-
夫妻离婚后的债务怎么分?夫妻是否同时共同承担债务西藏在线咨询 2021-11-19离婚可以主张共同承担共同债务,个人债务由个人承担。我国法律规定,夫妻为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等所负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当以夫妻共同财产清偿。下列债务不能视为夫妻共同债务,一方应以个人财产清偿:(1)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承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2)未经对方同意,一方擅自支持无抚养义务的亲友的债务。(3)未经对方同意,一方独自筹集资金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不用于共同
-
离婚财产怎么分配,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 哪些债务要承担辽宁在线咨询 2022-01-20婚后购买的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原则上各占50%,婚后购买的个人物品,归个人所有。比如衣服之类,能证明数额的钱款,归双方共同所有。婚姻存续期间的债务,用于家庭生活的部分,双方共同承担。【法律依据】第三十九条【夫妻共同财产的离婚处理】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
-
夫妻共同承担债务的条件和规定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1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第二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
-
夫妻共同债务怎么认定和债务的承担连带责任北京在线咨询 2022-06-13夫妻一方对外连续大额举债,并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另一方可以主张个人债务在认定夫妻共同债务时需要从以下几点确定: 第一,债务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否存在合法有效的债务 第二,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 第三,配偶是否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