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特许经营是指通过签订合同,特许人将有权授予他人使用的商标、商号、经营模式等经营资源,授予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经营体系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特许经营权是特许经营的核心,主要由商标、商号、专有技术、商业渠道、供求信息、经营管理诀窍等构成。其专有技术、商业渠道、供求信息、经营管理诀窍、产品配方、工艺流程、经营手册等属于特许人的商业秘密,是一种特许人自己开发或者通过实践掌握能为其带来现实或潜在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并采取保密措施的综合性信息。
特许经营是特许人以外的人员进行业务活动,它不同于特许人的商业秘密保护,泄露的渠道多,特许经营体系的复杂性加大了商业秘密保护的难度,商业秘密保护成为特许权保护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因此特许人应对特许经营中的商业秘密保护进行严格管理。
特许人的商业秘密保护可采取下列措施:
1对特许经营的资格进行评价认定,评价其商业秘密保护现状,确保只有符合特许人的商业秘密保护基线要求,才能作为特许经营者。定期评价特许者的商业秘密保护现状,使其持续满足商业秘密保护基线的要求。
2签订特许经营的商业秘密保密条款,使被特许人及其员工承担起商业秘密保护的义务,明确许可使用和特许结束后商业秘密的范围和要求,以及泄密的惩处等。
3向特许经营者收取一定的商业秘密保护担保风险金,一旦出现泄密事件,对其进行经济上惩处。
4识别特许经营中商业秘密泄露风险,制定特许经营商业秘密保护制度,明确商业秘密的保护要求。
5对特许经营者进行商业秘密保护培训教育,明确保护特许人的商业秘密的重要性和要求,明确特许人商业秘密泄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后果,提升其商业秘密保护的意识。
6对特许人的商业秘密保护定期进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帮助分析,制定改进措施,督促和落实其改进状况,必要时进行惩处。
7关注和支持特许经营者,从技术、管理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帮助支持,使其商业秘密保护环境逐步得到改善,管理水平逐步得到提升。
8签署竞业禁止及补偿协议,要求被特许人在履约期间及合同终止后的一定时间内,继续履行遵守商业秘密的义务,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9关注特许经营者的活动,一旦发生商业秘密泄露事件,立即收集相关证据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其法律责任。
-
在商业秘密实施许可中商业秘密的保密
74人看过
-
如何解读商业秘密保护中的解密措施
294人看过
-
【商业秘密保护】保护措施原则
474人看过
-
保护商业秘密措施(对内)
300人看过
-
商业秘密保护防“内鬼”的措施
338人看过
-
商业秘密保护中防止介质泄密的主要措施
250人看过
所谓商业秘密保护,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间以及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一段期限内不得利用企业的商业秘密从事个人牟利活动,非依法律的规定或者企业的允诺,不得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掌握的企业商业秘密。... 更多>
-
商业秘密的特性以及相关商业秘密保密措施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05商业秘密的特点:秘密、价值、市场竞争、合法性等。有关商业秘密的保密措施如下: 1、建立保密制度,将相关信息明确列为保密事项; 二、对内部进行保密培训,增强保密意识; 三、其它商业秘密保密措施。
-
保护其他商业秘密措施天津在线咨询 2021-12-211、企业可以与员工签订保密合同,保护商业秘密。中国《劳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因此,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雇佣合同、知识产权所有权协议或技术保密协议中与相关人员签订保密合同。2、企业可以通过经济手段保护商业秘密。首先,以慷慨的待遇保护商业秘密。即对接触和使用企业商业秘密的员工,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给予优厚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同时,劳动合同
-
如何保护特许经营合同中被特许人的利益,其保密技巧和保密防范措施福建在线咨询 2022-02-14第一步、做好尽职调查。被特许人应当特别注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查:1、特许者是否具备合法的特许经营主体资格;2、审查特许者是否已经加入特许经营企业的备案管理;3、特许经营中所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4、审查特许者提供的有关宣传资料的真实性。第二步、互签保密协议。在签订特许经营合同前特许者和被特许者应当签署一份《保密协议》以保护双方各自的权益。对于这类规定,被特许人应当注意,即使你的员工泄漏了有关特许人
-
商业秘密保护措施包括哪几种澳门在线咨询 2023-02-26商业秘密的保护措施有: 一、加强门卫制度 二、加强保密区域的管理 三、加强信息管理 四、建立内部保密制度 五、分解工资结构增加保密津贴 六、订立守密协议 七、建立建全人事制度 八、与协作方签订保守商业秘密合同
-
如何保护商业秘密,企业如何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有什么相关的措施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4保护措施一方面,企业需要提高自身保护意识,并且加强保护措施,防止商业秘密泄露。企业和企业内的员工首先应当加强对商业秘密的认识,在企业和员工的主观上对企业自身的商业秘密要有认同。在法律理论中,商业秘密概念是“主观秘密”和“客观秘密”的统一。如果企业自身在主观上就不认为某些信息是商业秘密,则不可能强调客观上该信息属于商业秘密。比如,企业如果将本应当向某些特定客户提供的优惠价格,通过广告的形式公布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