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在不同诉讼程序中有哪些称谓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2-06 21:30:33 369 人看过

一、当事人的称谓

民事诉讼是在利害关系相互对立的两方当事人之间进行,但由于审级和诉讼程序的不同,当事人在诉讼中的称谓也不完全相同。在第一审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中,称为原告和被告;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为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其中既包括一审的原告和被告,也包括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被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特别程序中,称为申请人、债务人等。在审判监督程序中,若适用第一审程序审理,分别称为原审原告、原审被告、原审第三人;若适用第二审程序审理,则分别称为原审上诉人、原审被上诉人、原审第三人;在执行程序中,则称为申请人和被申请人(或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

当事人有狭义当事人和广义当事人之分,狭义当事人仅包括原告和被告。从诉讼中直接对抗的当事人结构来讲,当事人也只包括原告和被告。所谓原告,是指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向法院请求保护权利或者解决其他争议,并受法院裁判约束的一方当事人,而被告则系被原告声称侵犯其权利或者与之发生其他争议,从而以自己的名义应诉、并受法院裁判约束的对方当事人。

广义的当事人除原告和被告外,还包括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有人认为,广义的当事人只包括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被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不包括共同诉讼人和诉讼代表人。因为,共同诉讼人总要成为原告或者被告;代表人诉讼中,人数众多的一方当事人也要推举或者与人民法院商定代表人作为原告或被告参加诉讼,所以诉讼代表人也可以包括在狭义当事人范围内。本章取狭义当事人概念,如没有特别说明,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和第三人并不包括在当事人范围之内。

二、当事人定义

当事人,是指民事诉讼中以自己的名义要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或者法律关系、受人民法院裁判约束的起诉方和被诉方。当事人有狭义当事人和广义当事人之分,狭义当事人仅包括原告和被告。从诉讼中直接对抗的当事人结构来讲,当事人也只包括原告和被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6日 19: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债务人相关文章
  • 诉讼双方的称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指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关于调整民事诉讼活动,确定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那么,双方当事人可以直接称之为,原告和被告。一、起诉离婚法院怎么执行起诉离婚管辖法院的确定一般是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样的,由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但如果夫或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一年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二、民间借款怎样起诉民间借款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
    2023-06-23
    466人看过
  • 诉讼当事人需要了解的程序有哪些?
    原告首先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且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在七日内立案,并告知当事人。如果人民法院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在七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原告可以针对该裁定提起上诉。个人民事起诉流程个人民事起诉流程:1、准备起诉状及其副本和证据材料;2、带上自己的身份证和准备的材料去法院起诉;3、法院审查是否立案;4、法院立案之后,当事人缴纳诉讼费,然后等待法院安排开庭和调解时间;5、法院调解,调解失败的会开庭审理;6、最后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
    2023-07-09
    461人看过
  • 哪些人在刑事诉讼中应当回避?
    回避,指的是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相关人员不得参加该案的诉讼活动,为了确保刑事案件得到客观公正处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回避制度,我国的回避制度涉及较多的是回避适用的人员范围,又称回避对象。哪些人在刑事诉讼中应当回避?1、审判人员既包括直接负责审判本案的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又包括对本案有参与讨论和作出处理决定的法院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委员会的所有的成员。2、检察人员既包括直接负责本案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和出庭支持公诉的检察人员,又包括对本案有权参与讨论和作出处理决定的检察长、副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委员。3、侦查人员既包括直接负责本案侦查工作的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及其他依法具有侦查职能的机关的侦查人员,又包括对本案有权参与讨论和作出处理决定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公安机关的负责人及其他依法具有侦查职能的机关的负责人。4、书记员5、翻译人员接受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
    2023-06-04
    98人看过
  • 在当事人离婚诉讼有哪三个必经的程序
    诉讼离婚的程序:1、起诉。起诉一方当事人是原告,被诉的一方当事人是被告。人民法院决定受理案件,诉讼离婚程序开始。2、审理。审理又分为审理前的准备、调解、开庭审理三个阶段。3、判决。离婚案件,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后,可以判决。离婚案件一般是定期宣判,不会当庭宣判。离婚案件的一审程序结束之后,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进行二审诉讼程序。一、精神病患者怎样办离婚手续精神病患者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婚只能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手续如下:(一)法院起诉离婚程序的起诉阶段: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离婚案件起诉时,起诉者应向人民法院提交诉状和副本。(二)法院起诉离婚程序的审理阶段:审理,是指人民法院接到起诉后,开始诉讼程序,到做出判决前所作的一切调查工作的总和。(三)法院起诉离婚程序的判决阶段:根据庭审情况,应当再
    2023-04-10
    397人看过
  • 必要共同诉讼人在程序法中的情形有哪些
    引起必要共同诉讼的情形包括:1、挂靠关系中的挂靠者与被挂靠者作为共同诉讼人;2、个体工商户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时应作为共同诉讼人;3、个人合伙中的合伙人作为共同诉讼人;4、企业法人分立的,应以分立后的法人为共同诉讼人;5、借用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等关系中出借单位与借用人应为共同诉讼人;6、保证关系中的共同诉讼人;7、继承关系中未一同起诉的其他继承人应当作为共同原告。必要共同诉讼人的范围包括什么?1、挂靠关系中的挂靠者与被挂靠者作为共同诉讼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挂靠集体企业并以集体企业名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在诉讼中,该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与其挂靠的集体企业为共同诉讼人。2、个体工商户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时应作为共同诉讼人。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以业主和实际经营者为共同被告。3、个人合伙中的合伙人作为共同诉讼人。个人合伙的全体合伙人在诉讼中为共同诉讼人。
    2023-07-29
    373人看过
  • 被害人申请刑事抗诉当事人称谓是什么
    被害人申请刑事抗诉的,刑事抗诉当事人称呼应该是检察院。《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一、对于哪些案件可以提出抗诉?1、对于认定事实不清楚,证据不充足的案件。如人民检察院认为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所认定的事实不清楚或者有错误,用以认定事实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据前后矛盾,证据与证据之间互相矛盾,判处的结论与证据不相符合等。2、对于原审判决、裁定适用法律不当。如人民检察院认为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在适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有错误,或者是定性不准,混淆了有罪与无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或者是判刑畸轻畸重,重罪轻判,轻罪重判等。3、严重违反诉讼程序。例如,人民法院按照法律规定应当回避的审判长、审
    2023-03-17
    58人看过
  • 当事人在诉讼中主要存在哪些风险
    当事人提出诉讼或进入诉讼程序后,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综合法律和有关证据规则,这些风险主要有17种:1、起诉不符合条件。当事人起诉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法院不会受理,即使受理也会驳回起诉。当事人起诉不符合管辖规定的,案件将会被移送到有权管辖的法院审理。2、诉讼请求不适当。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应明确、具体、完整,对未提出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会审理。无根据的诉讼请求,除得不到法院支持外,当事人还要负担相应的诉讼费用。3、逾期改变诉讼请求。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出反诉,超过法院许可或者指定期限的,可能不被审理。4、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请求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期间一般为二年(特殊的为一年)。原告向法院起诉后,被告提出原告的起诉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间的事实并提供证据证明,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5、授权不明。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
    2023-06-13
    335人看过
  • 诉讼前程序:当事人需了解哪些事项?
    刑事开庭前的准备手续:1.准备相关材料,常见的相关材料有阅卷笔录、相关的法律规定;2.告知当事人庭审注意事项;3.确认开庭的时间、地点。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二审开庭审理刑事案件证据的庭前交换第十三条对于二审开庭审理的案件,控、辩双方准备在法庭上出示的证据必须于开庭前提交合议庭,由合议庭于开庭前送达对方。第十四条抗诉案件,上级检察机关作出支持抗诉的决定,但是改变下级检察机关抗诉理由、罪名、量刑的,合议庭应于开庭前将相关支持抗诉意见书送达原审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
    2023-07-11
    410人看过
  • 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应当遵守哪些程序期限
    一,。传票的期限不得超过12小时;情节特别严重、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传唤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审讯过程中,应在24小时内对在押嫌疑人进行审讯。他发现不应立即拘留他。p>3。在通知期间被拘留的,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者的家属或者单位。逮捕后,应当立即将被逮捕人送往看守所拘留。除非无法通知,否则应在逮捕后24小时内通知被捕者的家属。查封、扣押期间,发现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文件、邮件、电报或者被冻结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与本案确实无关的,应当在三日内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并返还。在拘留期间,公安机关认为需要逮捕被拘留人的,应当在拘留后三日内,报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交审批的时间可以延长一至四天。重大犯罪嫌疑人异地、多次或者合伙犯罪的,报批时间可以延长至30天。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即释放。嫌疑人羁押后的羁押期不超
    2023-05-07
    270人看过
  • 法律要求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应履行诉讼义务主要有哪些
    1、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尊重对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行使。2、遵守诉讼秩序。主要有按时到庭参加诉讼活动,遵守法庭纪律等。3、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判决和调解书。主要特征如下:1、人民法院居于主导地位。在赔偿诉讼法律关系中,人民法院处于主导地位,组织参加诉讼的其他参加者原告、被告,诉讼中的第三人,诉讼代理人、证人等参加诉讼,进行损害赔偿方面的诉讼活动。2、依照《民事诉讼法》进行诉讼活动。赔偿诉讼是人民法院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是属于民事侵权纠纷,在审理案件中各种诉讼活动要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分阶段进行。如一审案件所适用的普通程序分起诉与受理阶段、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开庭审理阶段等。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赔偿案件时,按普通程序分阶段进行审理。3、诉讼参加人应依法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诉讼参加人是赔偿诉讼的主体,他享有处分实体权利的诉讼权利和处分诉讼权利的诉讼权利。比
    2023-06-13
    177人看过
  • 亲子鉴定在民事诉讼程序中的问题有哪些
    一、适用亲子鉴定的案件类型根据诉讼请求中对亲子关系认定结果的不同主张,该类案件分为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与请求否认亲子关系两种类型。1、请求确认亲子关系的案件在此类案件中,当事人提起的一般是给付之诉,亲子关系的认定是对其所主张权利的确认,根据亲子关系请求法院对其提供公力救济。该种基于亲子关系的给付之诉主要是对身份权的主张,包括根据继承、赡养、抚养等身份关系所产生的人身及财产上的权利。2、请求否认亲子关系的案件该类型案件多为,因对亲子关系的异议对其抚养义务、赡养义务或继承关系提出异议而涉讼。如果父母与子女间事实上并无血亲关系亦未形成拟制血亲关系,父母方可拒绝对子女进行抚养,可主张解除事实上已形成的抚养关系,子女对未形成抚养关系的父母可拒绝赡养;在继承关系中,亲子关系被否认的子女或父母方,如果未于共同生活期间履行过抚养或赡养义务,在继承权发生时,其他继承人可通过否认亲子关系否认其继承权。各种涉及亲子
    2023-04-10
    328人看过
  • 合并审理双方当事人怎么称谓
    原告还是原告,只不过又称作反诉被告;被告还是被告,只不过又称作反诉原告。判决书是这样写:原告(反诉被告):...被告(反诉原告):...合并审理的案子如何判决合并审理,是指人民法院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诉讼合并在一个诉讼程序中进行审理和裁判的制度。它有助于简化诉讼程序,实现诉讼经济,也可以防止裁判之间的矛盾。合并审理的法律手续由于诉讼与审理、流程控制、结案归档、司法统计的需要,合并审理的案件应坚持一个原则:立审一致、一案一号。1、立案时并案或者在流程表上标注系列案件。对于符合法定应当合并审理或者并案审理的案件,当事人分别起诉的,立案庭应当作为一个案件编立案号;对于符合可以合并审理的案件,尽可能依当事人的起诉分别立案并连续编号,并在案件流程信息表上标注“系列”案件,以便进入审理程序后业务庭决定是否合并审理(即合一开庭)。在审理过程中,当事人直接向审判庭提起合并之诉的,审判庭依法并案审理或者决
    2023-06-13
    372人看过
  • 学生监护人称谓填写有哪些
    学生监护人称谓填写有父母,除此之外有:(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一、民法典规定如何确立监护人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二、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有哪些儿童的法定监护人有:1、父母;2、祖父母、外祖
    2023-06-27
    358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在法庭上可做哪些事情
    1、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可以在法庭上做以下事情:(1)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2)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3)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证据必须经过当事人在法庭上质证证据应当上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当事人在证据交换过程中认可并记录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但是仍然接受当事人的质证。
    2023-08-17
    151人看过
换一批
#债务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债务人
    词条

    债务人,与"债权人"相对,是债之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是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债务人死亡后,债权人仍然有权追讨债务。首先,如果债务人留有遗产的,... 更多>

    #债务人
    相关咨询
    • 当事人在诉讼当事人如何称谓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7-12
      当事人,即因民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纠纷,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约束的直接利害关系人。当事人在民事诉讼各阶段的称谓有所不同。在一审和适用一审程序的审判监督程序中,称为“原告”和“被告”;在二审程序中,称为“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如果双方都不服一审判决而上诉的,则双方都是“上诉人”,没有“被上诉人”;在特别程序中,称为“起诉人”或“申请人”;在执行程序中,称为“申请执行人”和“被申
    • 什么是“当事人”当事人在诉讼中如何称谓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1-13
      当事人,即因民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纠纷,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约束的直接利害关系人。当事人在民事诉讼各阶段的称谓有所不同。在一审和适用一审程序的审判监督程序中,称为“原告”和“被告”;在二审程序中,称为“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如果双方都不服一审判决而上诉的,则双方都是“上诉人”,没有“被上诉人”;在特别程序中,称为“起诉人”或“申请人”;在执行程序中,称为“申请执行人”和“被申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称谓是什么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8
      民事诉讼中都是称呼原告,没有原告人的称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本质上就是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中都是称呼为原告。 例如《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
    • 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怎么称呼?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13
      所谓当事人的称谓,就是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名称。在不同的民事诉讼程序中,当事人都有不同的名称。诉讼程序中的当事人在第一审称作原告、被告;在第二审称作上诉人、被上诉人;在审判监督程序中,如果适用第一审程序仍称为原告、被告,如果适用第二审程序,则称为上诉人、被上诉人。特别程序中的当事人,称为申请人。执行程序中的当事人,成为申请执行人、被申请执行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称谓,不只是表面上称呼的问题,而是直接反映
    • 诉讼离婚程序中哪些情况当事人不到庭审理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14
      1)离婚案件的原告本人必须出庭。 离婚案件原告即使委托了代理人,也应当本人亲自出庭。因为离婚与否是涉及人身权利的重大问题,应当由本人作出,即使原告聘请了律师作为代理人,并特别授权给律师,律师也只能就财产部分有权代表原告作出处分,无权对身份关系方面权利的进行处分,如不得代替当事人同意离婚。如果原告本人不出庭,法院将按撤诉处理。撤诉后的6个月内,原告无权就同一理由再次起诉离婚,协议离婚和被告起诉离婚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