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交送达
转交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将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交受送达人所在单位代收,然后,代收单位必须立即转交受送达人签收,受送达人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在下列三种情况下,才能适用转交送达:
(1)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
(2)受送达人是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或者劳动改造单位转交;
(3)受送达人是被劳动教养的,通过其劳动教养单位转交。转交送达是在上述特殊情况下采用的送达方式,是对直接送达方式的必要补充。
概论
是指受诉人民法院基于受送达人的有关情况而将需送达的诉讼文书、法律文书交有关机关、单位转交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
适用情况
根据《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适用转交送达的情况有三种:第一,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第二,受送达人是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或劳动改造单位转交;第三,受送达人是被劳动教养的,通过其劳动教养单位转交。负责转交的机关、单位在收到诉讼文书、法律文书后,必须立即交受送达人签收,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注明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送达的特点及意义
根据法律规定,送达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它是司法机关的活动,即公、检、法机关将应予送达的诉讼文件等送交收件人。诉讼参与人将一定的文件(如鉴定结论、上诉书)送交司法机关的行为,不属于送达。
2.送达所交给的是司法机关制作的有关本案的诉讼文件,即是涉及本案诉讼的一些公文,包括传票、通知书、不起诉决定书、起诉书、判决书、裁定书等。
3.送达诉讼文件原则上应交给收件人本人,他们一般为公民个人,但也可以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由此可见,送达实质上是司法机关的告知行为,形式上为向收件人交付某种诉讼文件。
-
哪些情形适用转交送达
225人看过
-
邮寄送达适用留置送达
405人看过
-
转交送达和委托送达的区别
259人看过
-
送达回执的使用范围是怎样的
150人看过
-
公告送达程序适应用规范
196人看过
-
达州二胎政策适用范围
411人看过
鉴定结论又称鉴定意见,是证据的一种。鉴定意见是鉴定人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一种独立的证据。 如法医鉴定、指纹鉴定、笔迹鉴定、化学物品鉴定、精神病鉴定等。鉴定意见是传来证据,是由鉴定机... 更多>
-
哪些情况下适用转交送达?湖南在线咨询 2023-06-12是指受诉法院基于受送达人的具体情况而将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交有关机关、单位转交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转交送达方式的情况有三:一是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二是受送达人是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或者劳动改造单位转交;三是受送达人是劳动教养的,通过其劳动教养单位转交。负责转交的机关收到诉讼文书后,应当立即交受送达人签收,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注明的签
-
合同达成的条件适用范围河南在线咨询 2023-07-26合同成立要件有三个: (1)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显失公平、重大误解的情形。 (3)合同的内容和形式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请问送达回执的使用范围是怎样的?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22送达回执的使用范围: 1、不能向被处罚人当面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 2、向行政案件的被侵害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 3、向被劳动教养人送达劳动教养决定书时; 4、向被少年收容教养人员送达少年收容教养决定书时; 1、向被收容教育人员送达收容教育决定书时; 6、向被强制戒毒人员送达强制戒毒决定书时; 7、向行政案件的当事人送达鉴定书时; 8、向听证申请人送达不予受理听证通知书或者举行听证通知书时; 9
-
法院判决书送达范围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时间和地点,传唤当事人并通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判决宣告后,应当立即送达判决书。 判决书应当送达人民检察院、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并可以送达被告人的近亲属。判决生效后,还应当送达被告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原户籍地的公安派出所,或者被
-
移送管辖适用范围都有哪些?上海在线咨询 2021-08-04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法院管辖的,应当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据此规定,移送管辖的适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案件。若尚未受理的案件,经审查不归本法院管辖的,不存在移送管辖问题,应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