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双方具有签订委托书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委托事项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委托书就是合法有效的。如果是涉外的民事委托书,需要经过公证机关公证才具有法律效力。
一、合同可以做最低价格的承诺吗?
合同中最低价承诺为合同中的约定条款,该约定条款的有效性与合同的有效性相关。
合同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如果是代理人签订,应当为有委托书的有权代理人;合同中最低价承诺为合同当事人自愿作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该约定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该承诺有效。
二、夫妻之间取得的借款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夫妻之间订立的借款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只要夫妻双方签协议的意思表示真实;该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且夫妻双方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协议签订后有经过双方签字确认,并注明日期,该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夫妻之间形成借贷关系。
三、遗嘱法律效力的表现
所谓遗嘱法律效力的表现问题,就是结合民法典的具体规定,就是合法有效的遗嘱应当满足的实体条件。
一、遗嘱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对此,民法典明确指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二、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因不是遗嘱人真实的意思表示而无效。
三、遗嘱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或者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民法典中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一个合法有效的遗嘱,不仅要满足上面的实体要件,还要满足形式要件。
遗嘱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只有具备法定条件时,才会发生法律效力,才可以被执行。这个法定条件就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要件。
-
委托书没有公证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委托书应具备的内容?
441人看过
-
委托书格式要求,委托书有法律效力吗
363人看过
-
具备法律效力的委托书怎么写?
102人看过
-
怎样起草具有法律效力的委托协议书?
157人看过
-
法人委托授权书是否具备法律效应
206人看过
-
委托书具有合同效力吗
141人看过
如果遗嘱人先后立了多份遗嘱,以最后所立的为准,但任何遗嘱都不能和已经公证过的遗嘱相抵触。 立遗嘱人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遗嘱执行人执行遗嘱时,应当按照遗嘱人的意愿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更多>
-
委托书需要公证吗?没有公证有没有法律效率?山西在线咨询 2022-06-23一般的个人授权委托书,不需要公证。但办理房产等产权登记手续的授权委托书,登记部门很难判定真伪,为了慎重起见,要求公证。《公证法》第十一条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一)合同 (二)继承 (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四)财产分割 (五)招标投标、拍卖 (六)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
-
国外寄来邮件委托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07委托书是委托方单方面出具的,委托受托方为一定行为的文书,受托方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在受托方表示接受前对受托方无约束力。而委托合同则是一种双务合同,经由双方签字后就生效了。合同一经订立,除非是合同中约定的解约事项发生,否则双方都无权单方面解除合同。授权委托书需要注意几点: 1、委托人和受委托人身份信息要明确,并且需要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签字; 2、委托的事项要自委托书中明确; 3、委托人授予给受委托
-
商标侵权委托书写具体有哪些法律效力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29商标侵权委托书怎么写? 商标维权授权委托书 委托人: 法定代表人: 住址: 受托人: 法定代表人: 住址: 商标信息:1、商标,注册号,类别; 2、商标,注册号,类别。 委托人拥有上述两个商标的所有权,现委托上述受托人在全国范围内对上述两个商标的任何侵权行为有权采取或委托有权机构进行调查、收集证据;与侵权人沟通、交涉;向行政机关举报、投诉;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仲裁机构提起仲裁;及其他一切合法途径以维
-
委托律师代写公司合并协议有没有法律效果河南在线咨询 2023-08-051、律师代写的协议必须要经过合同各方签字或盖章后才成立、生效,如果在协议书中约定了生效的条件,协议书在条件成就时才生效。 2、电子邮箱发过来的合同如果没有经过签字盖章就没有法律效力; 3、如果双方经过电子签章(签字、盖章后通过扫描、拍照等方式形成电子后发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
-
交通事故诉前调解委托书有没有法律效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08交通事故调解书的法律效力由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后生效,不具有法律强制性效力。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 (一)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二)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 (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