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赔偿主题问题规定了国家赔偿责任主体、国家赔偿义务机关和追偿权对象三种主体;
同时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造成劳动力损失国家赔偿标准怎么规定的
《国家赔偿法》第27条第1款第(2)项规定: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十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按照这一规定,造成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赔偿范围如下:
1、医疗费赔偿
医疗费的赔偿,应参照人身伤害赔偿的标准计算。
2、残疾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方法是:
第一,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赔偿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
第二,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赔偿金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
关于对间接受害人支付生活费的标准参照当地民政部门有关生活救济的规定办理。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受害人给付至18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十三条,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规定给予赔偿;
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应设立恶意诉讼赔偿制度
222人看过
-
制度变迁中的国家赔偿
446人看过
-
国家赔偿制度适用条件
383人看过
-
国家赔偿法中罚金的赔偿制度
341人看过
-
建议国家建立事故赔偿保障制度:专家观点
147人看过
-
建立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391人看过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
国家赔偿制度的特殊制度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1-12-30新的《国家赔偿法》特别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第三十五条有本法第三条或者第十七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造成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范围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金。
-
国家赔偿制度适用条件广东在线咨询 2021-11-29国家赔偿范围如下:1。非法拘留或者非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2、非法拘禁或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3、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4、非法使用武器和警察武器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的;5、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6、非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产等行政处罚。7、非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
-
国家赔偿法死亡赔偿金制度有何特点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09国家赔偿法规定的死亡赔偿金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其生活费。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给付至十八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
-
国家赔偿制度国家赔偿前置程序怎么规定青海在线咨询 2023-10-18国家赔偿的前置程序就是行政复议,申请国家赔偿前需要先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赔偿义务机关通过行政复议作出的决定不满的情况下才能直接提起民事诉讼。但是,如果侵犯到了公民的人身权,生命权,财产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申请行政复议直接起诉。
-
申请国家赔偿受什么制度限制河北在线咨询 2023-02-20申请国家赔偿需要下列条件: 1.赔偿请求人应当是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具体的赔偿请求和受害的事实根据。 3.被侵权事项已经依法确认。 4.已经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或已经过复议程序。 5.属于法定的国家赔偿范围和受理的人民法院管辖。 6.符合法律规定的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