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己的合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时,提起行政诉讼是最为有效的救济途径,那么作为原告的公民、行政诉讼的品种或者数量有异议的;3、对检验的物品取样或者保管有异议的;4、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身份的合法性有异议的;
人民法院决定举行庭前证据交换的,在证据交换过程中对对方出示的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拿不准的,不要对其证据效力轻易认可。因为当事人在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没有争议并记录在卷的证据,可以直接作为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三、准时参加庭审,庭审中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力。
收到人民法院的开庭传票后,按时参加庭审,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视为自动撤回起诉。
行政案件的庭审分为法庭审查、法庭辩论和最后陈述三个阶段。庭审中要在审判长的指挥下有秩序地发言,正确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在得知合议庭组成人员后认为合议庭组成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它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有权在案件开始审理时申请该审判人员回避。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法庭审查时按照审判长的指挥针对被告是否享有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职权、认定事实的证据是否充分、程序是否合法、适用法律是否正确、是否滥用职权等对被告及第三人出示的证据分别质证,发表质证意见。可以向对方当事人、代理人就证据问题发问,并逐一提交自己的证据于以反驳,申请证人作证。也可以向证人、鉴定人、斟验人、出庭的有关专业人员发问。
法庭辩论时围绕法庭归纳的案件争议的焦点有理有据地逐一发表自己的意见。法庭辩论分轮进行,中途不可打断对方的发言。
最后陈述时简明扼要地陈述自己的诉讼请求及理由。孟凡坤
-
如何在行政诉讼中使原告合法地参与诉讼?
304人看过
-
不让原告参加诉讼违法吗
230人看过
-
如何在行政诉讼中追加新的诉讼参与人?
168人看过
-
该如何确定原告的行政诉讼诉讼范围?
71人看过
-
在行政诉讼中普通的共同诉讼人如何参加诉讼?
74人看过
-
必要的共同原告不参加诉讼
346人看过
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概念为行政主体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相应职权,针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就特定的事项,作出有关该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单方法律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1、行为的主体必须是拥有行政职权或有一定行政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或者... 更多>
-
县政府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原告参加行政诉讼吗如何参加行政诉讼程序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15一种观点认为,县政府不能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诉讼。理由有二:第一,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根据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只有处在被管理地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才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处于管理者地位的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因为其行使的是公共权利,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不存在需要救济的问题。同理,在行政复议中县政府作为被申请人同样处于这样一个角色,县政府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既然已被复议机关撤销,在行政诉讼中,根据行
-
行政诉讼参加人和行政诉讼参与人分别指什么?参与行政诉讼如何处理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07行政诉讼参加人,是指因起诉、应诉或与被诉具体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在行政案件的整个或部分诉讼过程中参加诉讼活动的人。行政诉讼的参加人包括行政诉讼必备主体当事人和具有类似当事人诉讼地位的诉讼代理人。其中,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和共同诉讼人;行政诉讼参与人,是指在行政诉讼活动中参加诉讼活动的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勘验人。但他们与案件本身并无实体上的利害关系,其参与行政诉讼活动只是为了协助人民
-
如何认定原告诉讼权利,行政诉讼时原告因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14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是指行政诉讼的身份条件,本质上是指起诉人与行政主体的行为或者不作为或者争议的行政法律关系的利害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第(一)项规定: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若干解释》)第十二条规定: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
-
行政诉讼的参照原告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031、公民。 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侵犯的公民,有权依照行政诉讼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当然,这里所称的公民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 2、法人。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3、其他组织。 例如以其家庭全部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工商个体户、农民承包经营户、起字号的合伙组织,或者尚处于筹建阶段的企业、单位等
-
原告是否需要参加诉讼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28原告需要参加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章回避 第四十五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前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