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某铁路小区,东侧围墙与西侧住宅楼之间的甬道相对较僻静,小区物业公司安装了电子眼实施24小时监控,2010年6月12日晚,薛某与女友张某在围墙下拥抱、亲吻,被电子眼摄录。该监控设备存储周期为10天,按摄录时间存入新的,挤掉旧的,物业人员每天要浏览、检查行将被自动删除的视频信息,如有异常情况须保存并报告。6月21日几名保安员在检查视频时发现此段视频,正在评论时恰被前去办事的薛某看见,张当即要求删除视频,被两名熟悉的保安员揶揄、取笑,随后该段视频被自动删除。薛某认为自己的隐私权被侵害,甬道处无需安装电子眼,遂与物业发生纠纷。
「评析」:本案案情简单,影响不大,但涉及当前热点话题,即隐私和隐私权保护问题,近来社会上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是隐私权滥用,不分时间、地点、场合主张隐私权,动辄提起诉讼,谓之隐私权被侵害;二是公共权力滥用,谓之公共场合无隐私。
其实隐私和隐私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隐私是指个体不愿或不便被他人知道的私人信息,是否成为隐私,完全取决于个体的个人意志,并须通过其言、行给出明确的意思表示;隐私权则是指个体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隐私能否成为隐私权被法律所保护,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程度和主流价值观念以及生活习俗等多种因素,同时要特别注意个人的意思表示,本案中薛某和女友既然敢于在公共场合亲昵,说明他们不怕被人看到,并没有把这种行为视为隐私。
本案中小区物业公司在公共场合安装电子眼,其目的是维护小区治安,保护公众的利益,并履行了有关安装程序,即不违反规定也是有必要的。在公共场合,个人必然是一个社会人,个人有自己的隐私权,其他人则有着享受安全公共环境的权利,只要个人参与社会活动,其隐私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其隐私权就必然要向公共利益妥协,何况个人对自己隐私的认知也是随时间、环境的不同而变化的,与恋人亲昵时会讨厌电子眼,与朋友们聊天时则无所谓,夜黑风高下夜班回家时则希望多有几个电子眼,因此在公共场合安装电子眼并不意味着对个人隐私权的漠视,而是个人隐私权向公共利益的妥协,这是必要的,否则整个社会就无法正常运转。
-
房屋出租,电子眼是否侵犯小区隐私权
115人看过
-
厕所拍摄遭他人偷拍,是否侵犯了我的隐私权?
303人看过
-
公共场合拍摄视频是否有可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171人看过
-
父母安装摄像头侵犯孩子个人隐私吗
347人看过
-
偷拍工作人员是否侵犯隐私
414人看过
-
小区公示车号是否侵犯隐私
165人看过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作为一种... 更多>
-
房屋出租,电子眼是否侵犯小区隐私权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28只要小区电子眼的安装和监控位置是公共场所,通道就不侵犯隐私。下列行为可以属于侵犯隐私的范畴: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姓名、肖像、地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二、非法入侵.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3、非法跟踪他人,监控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拍摄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四、未经本人许可,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公布其财产状况。五、私下拆除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
-
-
未经本人同意拍摄个人日记是否侵犯隐私权云南在线咨询 2022-09-29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1、《宪法》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2、《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人格权就包括隐私权】3、《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
-
小区摄像头录下亲吻画面是否侵犯隐私权?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07隐私权是指个体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我们国家还没有具体规定隐私权,隐私能否成为隐私权被法律所保护,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程度和主流价值观念以及生活习俗等多种因素,同时要特别注意个人的意思表示,如果你们不愿让人看见你们的行为,那就要自我保护,公共场所的行为很难说明你把行为当作是不想让人看见的行为而需要别
-
出租屋安装摄像头是否侵犯隐私权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09出租屋安装摄像头初衷是为了住客的安全,不侵犯隐私权,但是保安李某的行为明显侵犯了你的隐私权。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出租屋须安装视频监控系统:3层以上或租住人员超过30人的出租屋;排查发现有“五类人员”(无合法身份证件、无固定居所、经济收支反常、“两劳”无业、涉案可疑人员)居住的房屋;“二手房东”承包管理的出租屋;安全文明出租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