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中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同等条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9 16:00:53 436 人看过

有限公司股东的出资是股东股权存在的基础,而这里“出资”的属性既非动产,也非不动产,更不是有价证券,可见,股权不属于单纯的所有权范畴,也不能归结为债权。有很多学者都认为:股权是既含权利,也含义务和责任的综合性权益。从我国现行《公司法》有关股东权益的规定不难看出,股权不外乎包含程序意义的社员(成员)权、实体意义的财产(受益)权两部分;如从利益的角度审视,也可以说股权是共益权(参与公司管理)和自益权(分配公司盈利)的结合。

股权的载体

根据新《公司法》的规定,表征股权的载体主要有三种文书:

1、出资证明书(《公司法》第三十二条、第七十四条);

2、股东名册(《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七十四条);

3、工商登记文件(《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

股权让与的实现

如前所述,完整意义的股权转移应当包括共益权和自益权两方面权利,所以,股权让与不仅仅是转让人与受让人之间的权益转移,它还涉及其它股东、公司乃至第三人(社会公众)的利益。股权转让合同生效后,转让人应采用书面形式通知公司,公司在对出资证明书、股东名册及工商登记文件等三种文书依法办理相关变更手续后,转让人在合同中的股权让与义务才算履行完毕,受让人也才算圆满拥有受让的股权并同时获得对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

股权转让条件的误解

我国旧《公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其实这里的“出资转让”本质上就是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条的股权转让,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人误读为:股权转让就是股东转让公司注册资本中该股东的相应出资金额,甚至连有些工商局的经办人员在股权变更登记时也不顾及股权转让的真实对价是什么?也不探问股权转让到底包含哪些实质条件?孤立地坚持“股权转让的条件”就是转让价金,一概表述为按照相应出资的金额和比例转让出资,而不问股权转让双方转让股权时设置的其它“转让条件”,从而狭义地将股权转让的交易条件或称对价理解为转让价金(价格)。

而事实上股权转让价金(价格)与股权转让的交易条件有着明显的区别:股权转让价金(价格)是可以用一定数量的货币度量或表达的股权转让对价,是股权转让的交易条件之一;而股权转让的交易条件除了表现为一定数量或比例的转让价金(价格)以外,还包括诸如受让人现有财产状况、资金来源、后续投资能力、既往工商营业业绩、未来业绩预期、个人诚信品格乃至团队精神等无法用货币度量或表达的股权转让对价因素。之所以股权转让的交易条件中应当包含这些无法用货币度量或表达的股权转让对价因素,是由有限责任公司的性质决定的,因为有限责任公司不是表现为单纯的“资合性”,也呈现为很强的“人合性”。

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同等条件”

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条这样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可见,股东转让股权时,公司其他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前提是“同等条件”,即同等的股权转让交易条件。

何谓“同等条件”?如何界定“同等条件”?

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人认为:股权转让就是出让人让与自己持有的股权,受让人给付一定数额货币的行为。一般将“股权转让的交易条件”理解为股权转让的价金,一概表述为按照相应出资数额或者比例折算的金额,而不考虑股权转让时转让双方设置的其它“转让条件”,从而将股权转让的条件等同于转让价金(价格),并将其作为衡量股权转让时其他股东有否优先购买权的“同等条件”的唯一指标因素,对股权转让交易条件中应当包含的无法用货币度量或表达的股权转让对价因素视而不见,甚至有些工商局的工作人员也持这样的观点,从而直接降低了“同等条件”的指标门槛,变相扩大了股权转让时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平添了很多股东优先购买权纠纷,直接影响了股权交易应有的安全与快捷。笔者认为,上述观点集中暴露出:片面注重有限责任公司资合性,而忽视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倾向,是同有限责任公司的本质法律属性相悖的,因而尽管该观点在形式上似乎不乏合理性,但却是不合法律逻辑的错误认识,应当在实际操作中坚决摒弃。同时,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条将股权转让列入公司章程任意性规定的范围,彰显了私法上意思自治的精神,反映出在包含交易条件在内的股权转让中应当关注和尊重当事人意愿的立法宗旨。

股权优先购买权必须是在同等的股权转让交易条件下的优先,因此,转让人向非股东转让股权,应当将拟转让的价格、付款条件、受让人现有财产状况、资金来源、后续投资能力、既往工商营业业绩、未来业绩预期、个人诚信品格乃至团队精神等对价因素及时书面告知公司,公司应当在法定期限内通知其他股东。公司怠于通知的,由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可追究内部相关人员(董事、经理等)的失职责任。公司通知股东后,其他股东怠于答复的,逾期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欲主张优先购买权的,须在包含转让价格因素在内的“同等条件”下行使,否则,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的行为依法有效,其它股东不得仅以转让价格因素作为“同等条件”进行抗辩。如转让人告知虚假的包括转让价格因素在内的股权转让交易条件的,其他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的行为行使撤销权而主张优先购买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09: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股权转让相关文章
  • 探讨优先购买权在股权转让合同中的合规性
    此种情况下该合同应认定为可撤销。因为未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或侵害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股权转让,其所侵害的仅仅是其他股东利益,而并非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只要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是真实的,就不应轻易否定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这样认定的优势在于督促权利方在法律规定期限内积极行使权力,以促使公司稳定经营,有利于公司内部法律关系的稳定。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股权转让合同有怎样的纠纷该条款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有限责任公司老股东的既得利益免受因陌生人的加入而带来的不便或不利,强化有限公司的人和性特征。当股东向股东以外的第三人转让其出资时,应当向公司和其他股东通报其转让出资的意向,并要求公司股东召开股东会进行表决,此时的股权转让合同应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如果股东大会表决后,未确认其效力的,该合同属未生效的合同。如果全体股东一致同意转让,该转让合同有效;如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愿意出资购买转让股东的出资
    2023-07-06
    309人看过
  • 股东优先购买权行使中的法律风险
    (1)优先购买权取得中的法律风险。根据法律规定,经股东同意对外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此外,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程序中强制转让股权时,其他股东也享有法定的优先购买权,也应保障这种权利的行使。在优先购买权的取得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法律风险:第一、同等条件不具备的法律风险。优先权的取得必须是在同等条件下。同等条件下的含义包括转让价格、价款支付时间和方式等,不能做狭隘的理解。如果其他股东的转让条件低于第三人,就无法主张优先购买权。第二、优先购买权丧失中的法律风险。优先购买权的丧失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法律对不同取得方式的优先购买权规定了不同的放弃条件和方式。(1)明示放弃中的法律风险。在普通外部转让中,放弃优先购买权需要明确表示,否则就有权继续主张优先购买权。(2)默示放弃中的法律风险。在强制执行程序中转让股权时,如果在接到人民法院通知后二十日内不行使的,视为放弃。(
    2023-06-05
    250人看过
  • 优先购买权在股权转让中的权利和法律规定
    未经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或者未向其他股东通报转让价格等主要条件,股东与非股东订立股权转让合同;或者与非股东订立股权转让合同,价格或者其他主要条件低于告知其他股东的价格条件的,其他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合同。合同撤销后,未经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其他股东可以主张以协商确定的价格或者评估确定的价格购买股权;经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但未告知其他股东转让价格等主要条件,或者合同价格等主要条件低于告知价格或者条件的,其他股东可以主张以股权转让合同约定的价格行使优先购买权。因强制执行等原因拍卖公司股权的,公司股东可以主张以拍卖底价行使优先购买权。股东未行使优先购买权,非股东拍卖成交后;不得要求以拍卖成交价格行使优先购买权。因拍卖重新确定底价,公司股东主张以新确定的底价优先购买权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股权转让内部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期限是多久股权转让内部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期限是接到书面通知之日的30天之
    2023-07-02
    244人看过
  • 股东优先购买权能否对抗股权转让?
    股东优先购买权并不能对抗股权转让,优先购买权是法律赋予特定对象的先于其他权利人主张自己财产权利的权利。实践中常遇到的情况有:1、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2、出租人出售房屋的,应该提前15日(原三个月已被废止)通知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承租人享有优先购买权。3、共有人处分自己享有的份额的,其他共有人享有优先购买权。4、知识产权法上的优先购买权。①委托合同完成的发明,专利申请权归研发人,研发人若转让专利申请权,委托人有优先购买权。②职务技术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归单位,单位转让职务技术成果时,完成人有优先购买权。③合作技术开发合同完成的发明,专利申请权归合作人共有的,一方转让时,他方有优先购买权。一、股权转让形
    2023-06-25
    468人看过
  • 股权转让时两个公司股东同时行使优先购买权怎么处理
    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股东转让股权时,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股权转让中的优先购买权是怎样的向非股东转让股权,应当向公司和其他股东告知拟受让人和拟转让价格条件。公司应当召开股东会征求其他股东的同意。公司未及时召开股东会的,拟转让股权的股东可以书面形式分别征求其他股东的同意,请求其在确定的期限内答复。请求答复的期限一般不应当少于30日。逾期未答复者视为同意。股东未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或者未向其他股东通报转让价格等主要条件而与非股东订立股权转让合同,或者与
    2023-08-01
    237人看过
  • 股权转让中优先购买权有哪些法律常识
    向非股东转让股权,应当向公司和其他股东告知拟受让人和拟转让价格条件。公司应当召开股东会征求其他股东的同意。公司未及时召开股东会的,拟转让股权的股东可以书面形式分别征求其他股东的同意,请求其在确定的期限内答复。请求答复的期限一般不应当少于30日。逾期未答复者视为同意。股东未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或者未向其他股东通报转让价格等主要条件而与非股东订立股权转让合同,或者与非股东订立股权转让合同,价格或者其他主要条件低于向其他股东告知的价格条件的,其他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合同。合同被撤销之后,未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的,其他股东可以主张以协商确定的价格或者评估确定的价格购买股权;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但未向其他股东告知转让价格等主要条件,或者合同价格等主要条件低于告知的价格或者条件的,其他股东可以主张以该股权转让合同约定的价格等条件行使优先购买权。股权因为继承、被强制执行等非因股东本人的意思发生
    2023-06-13
    80人看过
  • 如何理解优先购买权中的同等条件的含义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权可以在股东之间自由转让,也可以向公司以外的其他人转让。而向公司以外其他人转让是,则涉及到同等条件下,公司股东优先购买权的问题。可是,公司法对此处的“同等条件”没有清晰的界定,往往会在股权转让的实务中产生新的问题。本文将试着分析探讨股东优先购买权中的“同等条件”内涵以及在实务中的各种表现形式。I.“同等条件”的理解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于股权的优先购买权是存在前提的,即:只有当股东向股东以外的第三人出让股权时,同意出让的股东才具有较之于第三人开出的“同等条件”具有优先权。因此,在通常意义上,笔者认为“条件”是指由受让股权的股东以外第三人对出让股东承诺的股权交易条件。而“同等”强调的是享有优先权股东开出条件与第三人承诺条件的一个比较过程,之所以这样做,是防止第三人与享有优先权的股东内外串通,故意压制出让股东的正当权益。在形式上可以表现为股权评估、价款数额、价款构成、支付方式、
    2023-01-29
    404人看过
  • 股份优先购买权有哪些行使条件和方式
    一、股份优先购买权有哪些行使条件和方式优先购买权行使的实质要件是同等条件,首先,同等条件主要指价格条件,其次,除价格外,衡量同等条件还应当考虑付款期限、付款方式。优先购买权是法律赋予特定对象的先于其他权利人主张自己财产权利的权利。公司股份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方法:从转让人提出转让并发布通知时起,其他股东可以以书面形式做出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意思表示,当事人订立相关协议,办理相关变更手续,即可完成转让。且前述的同等条件,一般是指股权交易价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
    2023-04-04
    443人看过
  • 股东出资转让优先购买权探讨
    股东出资转让优先购买权是指在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转让出资时,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的权利,属于民事优先购买权的一种。我国《公司法》第35条规定: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出资或部分出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这是现行法对股东出资转让优先购买权的规定。一.股东出资转让优先购买权的性质关于股东出资转让优先购买权的性质或其法律特征,理论界有多种界定。由于民事权利类型划分标准的多元,同一民事权利在不同的划分标准下,可能被归属为不同的权利类别,同时被厘定了不同的性质或法律特征。1.法定权。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出资,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是由法律直接规定而产生的一项民事权利,而不是由当事人约定的权利,不因当事人之间的自由约
    2023-06-23
    147人看过
  •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公司法》第72条第2款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意见,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该条款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有限责任公司老股东的既得利益免受因陌生人的加入而带来的不便或不利,强化有限公司的人和性特征。当股东向股东以外的第三人转让其出资时,应当向公司和其他股东通报其转让出资的意向,并要求公司股东召开股东会进行表决,此时的股权转让合同应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如果股东大会表决后,未确认其效力的,该合同属未生效的合同。如果全体股东一致同意转让,该转让合同有效;如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愿意出资购买转让股东的出资,转让合同无效;如全体
    2023-06-14
    417人看过
  • 优先购买权具有什么法律特征,承租人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条件
    一、优先购买权具有什么法律特征优先购买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法定性优先购买权是依据法律的规定而产生的;2.对抗性优先购买权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即具有一定的物权效力;3.期待性对特定财产享有优先购买权的权利人在财产所有人出卖该财产予第三人前,其优先购买权不具有现实行使性,只处于期待状态,只有在所有人出卖该财产予第三人时,这项权利的行使才由“可能”变为“现实”;4.附属性优先购买权的享有是基于某种特定法律关系的存在,即法律只赋予具有某种特定法律关系的民事主体享有优先购买权,因此,优先购买权是附属在某种特定法律关系上的。二、承租人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条件承租人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条件有:1.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必须存在合法有效的租赁合同。承租人行使优先购买权必须以合法有效的租赁合同为前提条件。如果租赁合同不成立、无效或因履行期限届满而终止,则承租人不享有优先购买权。2.承租人只能在同等条件下行使优先购买
    2023-06-18
    119人看过
  • 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行使条件
    一、按份共有人优先购买权行使条件(一)主体为按份共有人与共有人之外的第三人之间(1)共有份额因继承、遗赠等原因发生变化时,其他按份共有人不得主张优先购买权;按份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除外。(2)按份共有人之间转让共有份额,其他共有人不得主张优先购买权;按份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除外。(二)需在同等条件下行使虽主张优先购买,但提出减少价款、增加转让人负担等实质性变更要求的,不能得到支持。(三)需在法定期限内行使(1)行使期间:有约定的,从约定(2)无约定或约定不明向其他按份共有人发出通知,告知同等条件内容载明行使期间+期间15日以上:以载明期间为准;未载明行使期间或载明期间短于通知送达之日起15日,按15日计算。未通知其他按份共有人可获知的:其他按份共有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最终确定的同等条件之日起15日。无法确定其他按份共有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最终确定的同等条件的:共有份额权属转移之日起6个月。二、按份共
    2023-05-06
    341人看过
  • “优先购买权”能否行使
    案情]原告(反诉被告)郭丽被告(反诉原告)李伟被告(反诉)张强河口办事处居民张强曾于1998年8月2日,将自己位于河滨路的6间房屋租给李伟使用,每月租金600元,租期5年。1999年3月,张强因妻子生病住院,花去人民币6万元,在妻子住院期间,张强曾向其好友郭丽借款3万元。1999年10月,张强因妻子又要住院,自己无力支付医药费,遂决定将租给李伟使用的6间房屋卖给郭丽,双方在协商中张强提出因其经常得到郭丽的帮助,特别是在妻子住院时凑齐3万元借给他,未要求利息,因此决定将房屋以较为优惠的价格卖给郭丽,后双方经过协商以6万元的价格转让此6间房屋。同年11月18日,双方到房产部门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同年12月中旬,郭丽找到李伟,要求李伟腾出所租房屋,李伟不同意,并提出自已愿意以6万元价格购买该房屋。双方发生争执,郭丽遂于2000年3月20日向法院起诉,要求李伟腾出房屋。李伟提出反诉认为张强和郭丽侵
    2023-06-08
    71人看过
  • 股权转让合同是否侵犯了优先购买权的效力
    笔者认为,股东a与第三方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应界定为股东a向第三方转让股权的初始意图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后,具有终止条件的合同。此处所附的停止条件,是指包括股东B在内的剩余股东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定期限(如30日)内,未按照股权转让合同约定的价格和其他条件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股东a与第三方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生效;包括股东B在内的其他股东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定期限内,按照股权转让合同约定的价格和其他条件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股东a与第三人签订的合同理论上消灭,这种可能性也出现了:当股东B行使优先购买权时,第三人愿意付出更高的代价,承担更多的买方义务;作为回应,股东B也可能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并承担买方的义务,获得更高的对价;这种竞争可能会持续很多轮,直到其中一轮停止。股东a可以出于私利将其股权转让给出价较高的人。因此,股东B按照股权转让合同约定的价格和其他条件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行为,可能是一次性行为
    2023-05-07
    381人看过
换一批
#股东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股权转让是指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份让渡给他人,使他人成为公司股东的民事法律行为。股权转让是股东行使股权经常而普遍的方式,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有权通过法定方式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 更多>

    #股权转让
    相关咨询
    • 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受到“同等条件”的限制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0
      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是一种在行使上附有限制条件的形成权。一方面,它是一种形成权,优先购买权人依据自己的意思形成以义务人(出租人)与第三人同等条件为内容的契约,无须义务人的承诺。另一方面,该形成权的行使附有限制性条件,即承租人只有在符合同等条件的前提下才能行使对租赁物的优先购买权。优先购买权的立法目的和权利实质应当是:在不损害出卖人利益的前提下,给承租人一个买受的机会。如何做到不损害出卖人的利益,关键
    • 可转让股权是否需要进行优先购买权行使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6-12
      优先购买权的行使不需要主张对外转让股权合同无效或者撤销该合同。因为优先购买权与股权转让合同产生的债权并非不存在效力上的冲突,而是权利实现顺位上的先后关系。两者可以并存且效力互不影响,但股权转让合同权利是否能够得以实现,取决于公司其他股东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对股东优先顺位权的保护,支持股东第一顺位权利的实现,无需取消下一顺位权利关系。 风险提示:股权转让协议有效但并不意味者股权转让就能够得到履行,虽
    • 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后多久支付股权转让款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08
      看合同是否有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是合理期限,可以考虑一个月左右。
    • 股权转让时两个公司股东同时行使优先购买权怎么处理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12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 股权转让有哪些优先购买权和股东权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29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