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健康与否,心理素质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人生的方方面面,尤其影响着一个人的职业生活。
北京市西城区职介中心,早在95年便开始了以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为中心的职业指导工作,从心理指导上下功夫,年与中科院心理所合作,共同探讨心理指导对再就业的作用,使整个职业指导工作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为了了解下岗职工的心理状况,笔者对下岗职工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发现,不论学历高低、年龄大小,还是性别的差异,都普遍存在一些心理障碍,总结起来主要有八种:
第一,爱面子心理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脸面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有独立人格和自尊心比较强的人都爱面子,尽管有的人把“面子多少钱一斤”常挂在嘴边,但在其内心深处往往是另一种状态。面子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并随着人们认识的升华,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地位的转变,面子内容也会不尽相同,面子观念也会发生变化。
从就业而言,过去人们把进机关、事业单位视为最高追求,其次是到国营、集体企业,迫不得已才去干个体。虽然改革开放二十年了,人们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仍有一部分人不愿扭转这个观念。认为从企业进机关是有面子的事,而从机关到企业则是丢面子的事,下岗了更是没面子。这种心理使下岗职工下岗后,不愿见熟人,不愿谈及工作,甚至说谎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下岗职工中有近%的人均存在着爱面子的心理。这种心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干扰着生活,也阻碍着就业。
第二,胆怯心理
胆怯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因为惧怕某一事物而产生的。
胆怯在下岗职工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顾虑过多。顾虑自身的年龄;顾虑家里的生活状况;顾虑新单位新岗位不适应;顾虑就业后又失败;顾虑到新单位受歧视;顾虑工作一段时间后工资不兑现。2.不愿挑战自我。不愿选择新的工种、新的行业和有挑战性的岗位。3.求职面试时,不能自然地表现自己。4.社交胆怯,迟迟不愿到市场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在调查中,100%的人员有以上的顾虑,90%的人不愿面对新的困难,80%的人面试时不知如何是好,70%的下岗职工下岗后托朋友帮忙,或在家等待着原单位介绍工作。
第三,回避心理
在下岗职工中,回避心理主要表现在:1.不能正视企业不景气,甚至濒临倒闭的事实。还仍然企盼企业能起死回生,继续发展或存在下去。2.不能正视自身的文化素质低、职业技能落后于社会的需求。3.不能正视下岗是中国改革发展,迈向现代化所必然产生的现象。正是因为回避心理,使下岗职工还沉溺于过去的思想或体制中,妨碍着再就业。
第四,不平衡心理
当前,在下岗职工中,存在不平衡心理的人员很多,主要表现在:1.为什么偏让我下岗,有怨气。2.干了这么多年要下岗、丧气。3.自己一直好好干,还要下岗、不服气。4.“下乡”、“文革”、“下岗”,怎么都让我碰上了。50%的下岗职工对自己下岗有怨气、严重者跟领导吵架。70%的下岗职工有近二十年的工龄,现在下岗,感到很沮丧。90%的下岗职工认为自己一直工作很努力、不好好干的人应该下岗,好好干的人也下岗,想不通。另外,有些下岗职工经历了“下乡”、“文革”,如今下岗,心中感到十分悲凉,对自己的命运颇感不平。当然有些企业不景气,是由于经营者在决策上和管理上的失误造成的。下岗职工心理不平衡,不愿进再就业服务中心。
第五,单一求职取向心理
年5月搞的职业援助活动,提供的再就业岗位四万余个,参会人员六万,而报名的只有九千多人,成功率不足10%。而且都集中于饭店保洁、导购、营业员、司机、美容美发等职业。大企业、饭店、商场、国营单位报名人员居多,城区单位报名多。分析起来,下岗职工求职取向单一是主要因素。在调查中,90%的人求职意向是在城区工作,干营业员饭店保洁,并订立长期合同。求职取向的单一,是造成有岗无人上,再就业成功率低的一个原因。
第六,缺乏应变心理
在交谈过程中,发现许多下岗职工都迷茫过,一时不知所措、生活不规律,心理忧郁,精神萎靡不振。许多下岗职工对下岗没有心理准备,没有受过市场竞争的冲击,对职业冷热的变化没有感受,因此下岗后不从容,惶恐不安。
第七,缺乏自信
自信是人们干好每件事的一个重要心理前提,缺乏自信在行为上必然保守或被顾虑困扰。
下岗职工缺乏自信主要表现在对自身的文化素质、技能、综合能力的评价上。80%的下岗职工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在心理上缺乏拼搏的勇气。
第八,就业目标不定位
就业目标是人们在就业时所确立的目标。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就业是政府行为,分到什么单位决定权在国家。因此人们没有就业目标定位的意识。在改革的今天,计划经济变成了市场经济,要求劳动者自主择业,走市场就业的道路,在实际操作中,就业目标定位十分重要。它要求对求职者进行全面的分析、考察、研究,作出综合素质的科学评价。以此作为就业目标的定位基础。另外,还要根据社会的现实职业需求和未来职业需求、成长的环境,发展的可塑性等因素,最后确定就业目标定位,有的人一生只有一个就业目标,有的人一生则要变换几个就业目标,大多数是阶段性的就业目标。市场经济中,下岗职工应视不同的阶段确定不同的就业目标。
在下岗职工中,95%的人就业目标定位模糊,甚至错误,缺乏对自身素质的全面评价,缺乏对就业市场的了解,一厢情愿较多。所以,许多人在求职道路上屡屡失败。
-
影响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体制障碍
228人看过
-
促进下岗职工进中心
396人看过
-
下岗职工“下岗证”管理
262人看过
-
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性障碍应尽快消除
107人看过
-
想下岗职工之所想急下岗职工之所急——介绍内蒙古职介中心
385人看过
-
婚姻心理学者认为再婚夫妇存在七种心理障碍
309人看过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即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 划分了公平竞争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限,为市场主体的竞争设定了共同遵循的行为标准。对于在市... 更多>
-
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01.再就业服务中心应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协议的有关要求,按时足额发放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及时代缴其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费。发放基本生活费和代缴社会保险费的具体金额,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2.下岗职工参加由再就业服务中心组织的生产自救活动,或从事由原企业安排的劳务活动期间,其劳动收入如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暂停发放其基本生活费。.再就业服务中心应与下岗职工所在街道基层组织密切配合,对再
-
再就业服务中心应与下岗职工解除《协议》,企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20再就业服务中心应与下岗职工解除《协议》,企业按《劳动法》及有关规定解除条件劳动合同的条件下岗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应与其解除《协议》,企业按《劳动法》及有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在再就业服务中心,实现再就业的;(二)期满仍然未能实现再就业的;(三)自谋职业的;(四)由于个人原因,无正当理由两次不接受再就业服务中心安排就业或不参加再就业服务中心为其组织培训的;(五)在再就业服务中心期
-
认罪的主要心理障碍是什么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3一,畏罪心理:害怕罪行被揭露受到处罚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恐惧。二,侥幸心理:心怀侥幸,自认为可以逃脱罪责。三,戒备心理:这是犯罪嫌疑人为防备罪行被揭露和害怕不能得到公正处理的一种防御反应。四,悲观心理:自知罪行将被揭露,对供认犯罪事实,争取宽大处理丧失信心或抱有对立情绪。固执地采取自暴自弃或者顽抗到底的一种心理状态。五,对羁押受审的抵触情绪,以及受审环境、罪责感等因素形成的压力,而产生的恐慌、绝望、畏
-
如何管理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0财政承担和社会筹集的资金,由财政部门按专项资金管理。资金由劳动保障主管部门商财政部门提出意见,然后由财政部门统一拨付。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应设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账户,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社字[1998]94号)的规定,在一个财政专户内发生缴存和拨付业务。保证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管理费用和工作人员的工资
-
下岗职工在再就业服务中心期间的权利和义务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20下岗职工在再就业服务中心期间的权利和义务(一)下岗职工在再就业服务中心期间的权利: 1.享受保障基本生活的费用; 2.享受有关的社会保险待遇;.免费参加就业服务机构的职业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及再就业培训; 4.免费参加省、州地市、县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举办的招聘洽谈会; 5.享受国家及本市规定的其它优惠政策。(二)下岗职工在再就业服务中心期间的义务:1.服从管理,遵守再就业服务中心的有关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