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和盗窃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8 18:20:51 450 人看过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据为己有不交还的行为。盗窃罪也是针对的财产犯罪,也是将他人的财物据为己有的行为,那么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侵占罪: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

所谓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即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是指通过他人委托或依照契约或有关规定而为他人收藏、管理的财物,所谓他人的遗忘物,是指出于自己的本意,本应带走却因遗忘没有带走的财物,如买东西将物品忘在柜台上,到他人家里玩将东西遗忘在人家家里,乘坐出租车把财物遗忘在车里等。应当提出,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后者是失主丢失的财物,失去对财物的控制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也不知道丢失的时间和地点,拾捡者一般不知道也难以找到丢失之人。而遗忘物,则是刚刚、暂时遗忘之物,遗忘者对之失去的控制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会很快回想起来遗忘的时间与地点,回来寻找,而拾拣者一般也知道遗忘者是谁。

遗忘物也不同于遗弃物,后者则是所有人或保管者不再需要而基于自己的意志加以处分而抛弃的财物。所谓埋藏物,是指为隐藏而埋于地下之物,如埋在自己院子里的钱财、埋在坟墓中的珠宝等。埋藏物不同于地下的文物,后者年代久远,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一般应属于国家所有。

总之,无论是代为保管之物还是遗忘物以及埋藏物都必须是他人的财物。所谓他人,在这里仅指公民个人,不包括国家或单位。国家、单位之物基于委托或其他原因而由他人代管的,行为人如果非法占为己有,则应构成贪污罪或者职务侵占罪,他人遗忘的财物,财物的所有权虽然可能是国家或单位的,但遗忘行为仅是个人行为,其应对遗忘之物承担赔偿责任。因此,从本质上讲,仍属于遗忘者个人之物。至于埋藏物,国家和单位一般不会为了隐藏而埋于地,因此,不会存在本罪意义上的埋藏物。至于这些财物的表现形式,则可多种多样,既可以是动产,又可以是不动产;既可以是有形物,又可以是无形物;既可以是合法之物,又可以是违禁品、赃物;等等。

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16周岁以上。

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明文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他人保管的财物、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占为己有,拒不退还的是侵占罪。可见除了要占有他人财物之外,还必须具备“拒不退还”的行为才构成侵占罪。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什么是“拒不退还”有着很大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财物所有人发觉财物被侵占后,要求占有人退还而不退还的就是拒不退还。

第二种观点认为,拒不退还是指财物所有人向法院起诉前多次向占有人索要而不退还的行为。

第三种观点主张,拒不退还是指在一审判决做出前,占有人仍不退还的行为

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即拒不退还应以一审判决做出前,占有人仍不退还为标准。理由如下:

第一、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已明文规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就是说本罪(侵占罪)属自诉案件。如果被害人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就不会对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根据这一规定,如果行为人在被害人向法院起诉前已经将占有的财物退还给了被害人,则危害状态消失,被害人的权利已得到保护和补偿,再起诉已变得不必要。

第二、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如果在诉讼过程中自诉人与被告人经调解达成了调解协议,被告人将占有的财物返还给了自诉人,则可结束诉讼程序,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第三、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自诉人在判决宣告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根据这一规定,只要在判决宣告前,被告人与自诉人达成了和解协议,将占有的财物返还给自诉人,自诉人可以撤销起诉,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从而失去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

本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侵占罪与盗窃罪同属侵犯财产罪,其主体都是一般主体。其区别主要表现在:

盗窃罪是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在盗窃时,财物并不在行为人控制之下;而侵占罪则是行为人实施侵占行为时,被侵占之物当时已在他的实际控制之下。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1日 11: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盗窃罪和侵占罪的区别,有没有法律规定
    一、盗窃罪和侵占罪的区别,有没有法律规定盗窃罪和侵占罪的区别在于:1、主体不同,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而侵占罪要求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2、侵犯的客体不同,侵占罪侵犯的是本单位的财产所有权。3、行为方式有所不同,盗窃罪为非法占有,而侵占罪为合法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2024-01-20
    142人看过
  • 如何区别侵占罪和信用卡诈骗罪、盗窃罪
    一、如何区别侵占罪和信用卡诈骗罪、盗窃罪1.侵占罪和盗窃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一般是动产,且只能是行为人在犯罪以前就已经合法持有他人财物;后者的对象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且必须是行为人在犯罪之前并不持有的他人财物。二是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前者在客观方面既可以表现为秘密的方式进行,也可以表现为公开的方式进行,且必须是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他人财物的,才构成犯罪;而后者在客观方面只能表现为以秘密手段进行,即使窃取他人财物之后又主动退还的,也构成犯罪。三是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前者的犯意只能产生于持有他人财物之后;后者的犯意则只能产生于非法获取他人财物之前。2.侵占罪与信用卡诈骗罪的区别: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信用卡诈骗罪和侵占罪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犯罪,信用卡诈骗侵犯的客体是信用卡管理制度,而侵占罪侵犯的是财产权利。《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
    2024-04-21
    329人看过
  • 盗窃罪和侵占罪犯罪前提是什么
    构成盗窃罪,其关键因素在于行为人具备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之意图,且必须通过隐秘手段来实现这一目的。相较之下,侵占罪的成立要件在于行为人对于自己实际控制下的他人财产或遗失物品、埋藏物品怀有非法据为己有的意图,并通过实际控制并据为己有的方式来达到此种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
    2024-05-04
    471人看过
  • 侵占罪和盗窃罪的区别以及它们的共同点
    侵占罪和盗窃罪的区别在于:1、犯罪的故意内容和时间不同。前者行为人意识到自己以非暴力手段非法占有自己行业持有的他人财产,犯罪故意只能在持有他人财产后产生;后者行为人意识到自己以不为财产所有人或者持有人所知的秘密方式非法取得他人财产,犯罪故意只能在非法取得他人财产前产生;2、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前者既可以是秘密的,也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半公开的;后者只能是秘密的;3、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只能是犯罪前行为人持有的他人财产;后者的对象只能是犯罪前行为人不持有的他人财产;4、是否退还法律后果不同。前者必须拒绝退还或者交出他人财产,才构成犯罪;后者即使窃取他人财产后主动退还,也构成犯罪,主动退赃只能作为酌定量刑情节考虑。职务侵占罪和盗窃罪有什么不同1、主体要件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而盗窃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年满16周岁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均可构成
    2023-07-07
    489人看过
  • 该如何区分盗窃罪和侵占罪
    1、犯罪故意的内容和产生的时间不同。2、犯罪对象不同。3、是否退还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4、量刑标准不同,侵占罪,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且告诉才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二百六十五条【盗窃罪】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4-28
    251人看过
  • 盗窃罪有哪些特点,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有什么区别?
    一、盗窃罪有哪些特点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盗窃犯罪案件多;重大案件多;重刑案犯多。2、盗窃价值数额增大。3、盗窃犯罪的目标或对象发生巨大变化。公共财产案件逐渐增多、以银行金库等金融机构为盗窃目标的案件增多、入室盗窃增多、盗窃文物古墓品葬案件增多、盗窃领导干部和个体工商户财产案件增多、盗窃汽车等机动车辆的犯罪频频发生、盗窃医药案件呈上升趋势、盗窃能源等财产案件增多、盗窃农田水利设施和水文设施案件增多、电力设施被盗案件增多。4、犯罪手段不断变化。有预谋有计划的盗窃犯罪增多、以色情为诱饵进行勾引、趁机盗窃的案件增多、利用高科技手段的智能型犯罪逐渐增多。5、盗窃犯罪主体发生变化。青少年犯罪越来越多、共同作案、团伙作案越来越严重、两劳(劳改、劳教)重新犯罪增多、流窜作案十分突出、习惯性和
    2023-02-23
    496人看过
  • 诈骗罪和侵占罪区别是什么
    诈骗罪与侵占罪都是侵犯财产罪,两罪有很多相同之处。诈骗罪与侵占罪主要区别在于行为方式、行为对象的不同。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代为保管等的基于合法占有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或埋藏物,在实施侵占行为的时候,财物已经处于行为人的占有和控制之下。诈骗罪中被骗的财物虽然可能是在诈骗行为实施以前就被行为人所占有,但非法获取财物的方式却表现为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这与侵占罪有显著的不同。区分侵占罪与诈骗罪的界限,一般并不困难,其最主要的区别是,在他人的财物向行为人控制之下转移的过程不同。诈骗罪是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他人受蒙蔽,从而“自愿地”将财物交给行为人或者行为人指定的第三人,而侵占罪则是所有人将财物交给行为人完全出于其对行为人的信任,而不是行为人以种种手段积极地迷惑、蒙蔽所有人,使其对行为人的真实意图产生误解,而将财物交给行为人。因此,在所有人不是因受行为人欺骗而自愿将财物
    2023-06-17
    417人看过
  • 盗窃罪和职务侵占罪的差距是什么
    一、盗窃罪和职务侵占罪的差距是什么1.主体要件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而盗窃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年满16周岁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均可构成。2.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对象只能是本单位的财物;而盗窃罪的对象是他人财物,包括公私财物,而且多为犯罪行为前不被自己所控制的他人财物。3.犯罪手段不同: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实际掌管的本单位财物;而盗窃罪则是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二、公司职务侵占罪辩护词的内容有哪些公司职务侵占罪辩护词的内容有被告人及辩护人的基本信息、案件基本情况、法律依据、申请减刑的请求以及需要说明的事项等。辩护词是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诉讼过程中根据事实和法律所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材料和意见,部分地或全部地对控诉的内容进行申述、辩解、反驳控诉,以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的文书。三、涉嫌职务侵占罪会怎么判1.构成职务侵占罪的
    2023-09-09
    267人看过
  • 侵占与盗窃的区别
    刑事责任能力
    一、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区别1、盗窃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盗窃罪是将他人占有的财物通过和平的手段转移为自己占有。1、行为对象:他人占有的财物。既包括合法占有,也包括非法占有。①他人合法占有,例如:甲向乙借来摩托车,停放在自家院里,乙又悄悄偷回。因为甲是合法占有,所以乙构成盗窃罪。②他人非法占有。例如:他人对违禁品的占有,除了国家没收,别人不得侵犯;2、行为方式:和平手段,是指该手段不能对人身具有暴力、胁迫的性质。需要注意的是盗窃手段不要求具有秘密性,秘密性只是盗窃罪的常见情形,但不是盗窃罪的必要条件;3、主观上是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①要求主观认识到财物数额较大。将数额较大的财物误认为是价值微薄的财物而盗取的,不成立盗窃罪。例如:将天价的葡萄误以为是普通的葡萄而窃取,不成立盗窃罪。②自己所有的财物
    2023-06-11
    289人看过
  • 从法律角度看职务侵占罪和盗窃罪的区别
    一、从法律角度看职务侵占罪和盗窃罪的区别1.主体要件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而盗窃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年满16周岁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均可构成。2.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对象只能是本单位的财物;而盗窃罪的对象是他人财物,包括公私财物,而且多为犯罪行为前不被自己所控制的他人财物。3.犯罪手段不同: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实际掌管的本单位财物;而盗窃罪则是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二、职务侵占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2.客观要件。职务侵占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3.主体要件。职务侵占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4.主观要件。职务侵占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即行
    2023-09-13
    234人看过
  • 我想请问下律师关于盗窃罪和侵占罪区别是什么呢
    侵占罪盗窃罪均属侵犯财产类犯罪两罪犯罪象都财物主观都具非占财物,以下就是盗窃罪和侵占罪区别表现:1、犯罪前提同侵占罪行侵占财物前必须已实际持或控制财物2、犯罪目产间同侵占行非占目发实际持或控制托管物及拾遗忘物发现埋藏物;盗窃行占目则发秘密窃取财物前3、犯罪客观面同侵占罪行自已实际持或控制托管物、拾遗忘物及发现埋藏物拒退或者拒交实现非占盗窃罪和侵占罪的区别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遗忘物,埋藏物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侵占罪与盗窃罪都属于侵犯财产罪,但是,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是很多的,表现在:(1)犯罪对象不同。侵占罪的对象仅限于自己持有的他人之动产或不动产以及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而盗窃罪的对象仅限于他人持有的动产,相对于行为人而言,若遗忘物遗落于他有权控制的范围内
    2023-08-10
    284人看过
  • 侵占罪和民事侵占的区别有什么?
    一、侵占罪和民事侵占的区别有什么?侵占罪和民事侵占的区别有:侵占罪属于刑事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民事侵占属于民事纠纷,只需要追究民事责任,双方以调解为主要解决方式。侵占罪并不是民事纠纷,而是刑事案件,侵占罪是对侵占财产情节严重行为进行的刑事处罚,而请求归还财产是民事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二、侵占罪中他人财物的认定客观方面表现为,无合法理由而将代为保管的他
    2023-04-13
    272人看过
  • 盗窃罪和侵占罪有什么不同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遗忘物,埋藏物非法据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两者犯罪对象不相同,客观行为也不同。盗窃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行为,侵占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侵占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4-04-16
    232人看过
  • 盗窃罪主犯和从犯的判刑区别是什么
    一、盗窃罪主犯和从犯的判刑区别是什么盗窃罪同伙判刑区别情形(一)对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集团盗窃的总数额处罚。(二)对共同犯罪中的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共同盗窃的数额处罚。(三)对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共同盗窃的数额确定量刑幅度,并依照刑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盗窃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再严重点,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特别严重情,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
    2024-02-04
    332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盗窃罪和侵占他人财产罪的区别是什么,盗窃罪与侵占他人财产罪的区别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23
      盗窃罪和侵占他人财产罪(法律术语为侵占罪)的区别: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关键,在于判断作为犯罪对象的财物是否脱离占有以及由谁占有。行为人不可能盗窃自己事实上占有的财物,对自己事实上已经占有的财物只能成立侵占罪。侵占罪的特点是将自己占有的财产不法转变为所有,因此,只要某种占有具有被处分的可能性,便属于侵占罪中的代为保管,即占有。从客观上说,占有是指事实上的支配(与非法占有目的中的占有不是等同概念),不
    • 什么是盗窃罪,盗窃罪与盗窃罪的主要区别,盗窃罪与盗窃罪有何区别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27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行为。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侵害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客观方面是有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主面是故意。盗窃罪的必要条件: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即定罪。抢夺罪与盗窃罪的主要区别是,犯罪构成要件中的客观方面不同,盗窃罪的客观方面是,有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而抢夺罪的客观方面则是,有公然抢夺他人财物的行为。抢夺罪与盗
    • 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是什么, 侵占罪和盗窃罪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04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一定时间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侵占罪和盗窃罪均属侵犯财产类犯罪,两罪的犯罪对象都是他人的财物,主观上都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但
    • 抢夺罪、盗窃罪、侵占罪、盗窃罪、盗窃罪的主要区别在我国法律上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02
      此三罪虽然犯罪目的相同,但实施手段与方式有较大区别: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占为己与拒不交还;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开夺取。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盗窃罪是最古老的侵犯财产犯罪,几乎与私有制的历史一样久远。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盗窃罪和侵占罪的区别是什么,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11
      盗窃罪和侵占罪的区别如下:盗窃罪是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侵占罪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