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犯对共同犯罪的影响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30 21:04:31 475 人看过

共同犯罪中的刑事责任,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部分共同犯罪人中止犯罪以后,对另一部分共同犯罪人进行劝说阻止,另一部分共同犯罪人接受了劝说,在能够继续进行犯罪的条件下,自动停止犯罪行为,全体共同犯罪人都可成立犯罪中止。

中止犯处罚中的损害标准

我国刑法对中止犯是否给予处罚是以行为人有无造成损害为标准,从而对中止犯分别适用减轻处罚或者免

除处罚。然而,对于有无实际损害及损害的大小如何界定,目前尚未有比较统一的学理解释或司法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刑事司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笔者认为,中止犯处罚原则中的损害不是泛指任何危害后果,而是指可以测量的、物质性的、达到严重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危害结果。

犯罪中止是在司法实践中经常碰到的一种犯罪形态。犯罪中止是指在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其犯罪行为,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犯罪形态。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据此,对中止犯的处罚就是看行为人有无造成损害,确定适用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因此,什么是损害,怎样确定损害这一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中止犯本人的权益,同时也对刑事司法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中止犯处罚原则中损害的质的标准争论

所谓质的标准,指的是中止犯所造成的损害到底是仅指有形的、物质的损害还是无形的损害,或者是两种形式的损害都包括在内。实践中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只有行为人对犯罪对象造成具体的、有形的、可以测量的危害结果的时候,才能对行为人进行处罚,其他情况均应免除处罚。这种观点称之为物质性损害说。根据这种观点,我国刑法对中止犯的处罚采取了必减原则,意味着处罚时应当尽量缩小范围,只有对犯罪对象造成直接损害时给予处罚才是适宜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只要行为人侵犯了犯罪客体,就应当给予处罚。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如故意杀人罪是保护生命权,盗窃罪是保护财产所有权等等,而犯罪中止虽然没有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但是这些行为损害了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个具体的社会关系,已经造成了这些犯罪客体受到侵害的事实。因此,行为人的行为也具有相当的危害性,应当予以处罚。这种观点称之为侵害客体说。

第三种观点认为,我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损害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危害结果:一是有形的物质损害。犯罪中止造成有形的、物质上的危害结果,对行为人进行处罚,目前理论界和司法界均无多大的争议。二是无形的精神损害。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危害结果,不仅仅是指有形的、物质上的危害结果,也包括无形的、精神上的危害结果。比如,我国所规定的侮辱罪、诽谤罪等就是保护公民名誉、人格权利不受损害的罪名,是对公民精神层面上的一种保护。因此,造成他人精神上的损害,虽然不是有形的、物质上的,但也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危害结果。中止犯造成这样的危害结果,只能适用减轻处罚的原则而不可以免除处罚。三是扰乱正常秩序。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危害结果,不仅仅是物质的、精神的损害,还包括各类有序的状态,刑法第十三条犯罪概念中对犯罪规定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对生产、生活、教学、科研等方面秩序的破坏,因此,中止犯的行为导致这些状态严重混乱时,也应当认定行为人造成了危害结果,对其只能适用减轻处罚的原则,而不能免除处罚。此种观点称为危害结果说。

在刑法理论界有代表性的观点也有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造成损害应理解为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结果,但没有造成行为人原本所追求的、行为性质所决定的犯罪结果;第二种观点认为,所谓没有造成损害,是指没有造成任何危害结果;第三种观点认为,所谓损害,是指中止犯所造成的除了既遂的法定结果之外的一切损害结果。这种损害结果,从性质上看,可分为有形的物质损害和无形的精神损害。这里的损害也包括无形的精神损害。如故意杀人案中行为人中止犯罪,同时造成有形的被害人的身体损害和无形的精神损害(如高度的心理恐惧);又如强奸案件中的中止犯罪,同时造成了有形的被害人的身体损害和无形的被害人名誉的巨大损失等。

中止犯处罚原则中的损害应指物质性损害

笔者认为,正确理解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中的损害,首先要把中止犯的损害与刑法理论上的危害结果区别开来。根据刑法理论的一般观点,危害结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危害结果,是指危害行为侵犯的一般客体所引起的损害,它存在于一切的犯罪之中。也就是说,任何犯罪都会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损害,包括直接或间接所引起的损害、现实存在的损害与可能存在的损害、物质性的损害与非物质性的损害等。这种广义的危害结果存在于各种刑事犯罪,无论是实质的犯罪,还是形式的犯罪;也不论是既遂犯,还是预备犯、未遂犯或中止犯。狭义的危害结果,是指危害行为对直接客体所造成的或可能造成的损害,它只存在于部分犯罪中。由于任何犯罪都可以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造成损害。任何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就必定会造成广义上的危害结果,中止犯也不例外。如果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的损害是指广义上的危害结果或者指犯罪客体受到侵犯,那么在中止犯的处罚原则中,是否造成损害就没有区分的必要性,也没有区分的可能性。可见,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中的损害不可能是指广义上的危害结果,也不可能是指犯罪客体受到了侵犯。因此,侵害客体说和危害结果说都不成立。

其次,中止犯处罚原则中的损害不包括无形的精神损害等非物质性损害。现行刑法之所以对中止犯是否造成损害的刑事责任区别对待,就是为了弥补1979年刑法对中止犯处罚原则的弊端。1979年刑法对中止犯处罚的规定过于抽象、原则,没有明确规定适用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的具体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司法的随意性,导致中止犯承担刑事责任的不确定性。现行刑法以是否造成损害为标准来区别对待不同的中止犯,给司法实践提供了一个客观而明确的操作标准。

据此,笔者同意物质性损害说。物质损害,又称有形损害,是指因侵害他人的财产、人身权益而给受害人造成的经济上的损失。这种损害一般可用货币来估量,如财产的毁损、人身的伤害等。因此,中止犯处罚原则中的损害是指物质性的危害结果,而不包括非物质性的危害结果。

中止犯处罚原则中损害的量的范围

既然中止犯处罚原则中的损害仅指物质损害或者说是物质性的危害结果。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不是所有物质性的危害结果都属于我国中止犯处罚原则中的损害所指的范畴呢例如,行为人在以暴力手段实施抢劫犯罪中,对被害人拳脚相加后,基于悔悟自动中止了犯罪,被害人只是受了点皮外伤。那么,此情形中的物质损害是不是也属于中止犯处罚原则中的损害所指的范畴呢如果是,那么对中止犯就适用减轻处罚;如果不是,则适用免除处罚。

笔者主张后一种观点,也就是说,中止处罚原则中的损害应从量的范围来把握。这里的损害不是泛指任何物质性的危害结果,而是达到严重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危害结果。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四条之规定,是否造成损害关系到对中止犯是适用减轻处罚还是免除处罚的问题。而刑罚的适用要具备正当性根据,因此,中止犯所造成的损害,也要达到一定的量,即应具有严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否则会导致刑罚的滥用,有违刑罚的目的。中止犯处罚原则中的损害应达到严重社会危害性程度的危害结果,是刑法本身逻辑的要求,更是贯彻罪刑相适应的内在要求。如果中止犯处罚原则中的损害果真如某些学者所言,只要是物质性的危害结果,无需达到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则有可能违背罪刑相适应的原则。我们以故意杀人罪为例,行为人在着手实施杀人行为之后中止了犯罪,但造成了被害人轻微伤的结果。如果这里的轻微伤属于中止犯处罚原则中所指的损害范围,那么行为人就只能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关于故意杀人罪的处罚规定依法减轻处罚,即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判处刑罚。而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故意伤害罪造成轻伤的,也只能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范围内承担刑事责任。二者相较,造成危害结果更重的,反而承担的刑事责任更轻,这确实有违刑法本身的内在逻辑。

鉴于以上分析,中止犯处罚原则中的损害,宜仅指可以测量的、物质性的危害结果,如此理解,可以为刑事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标准,这同时也是我国刑法内在逻辑的推断和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必然要求。

《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3日 18: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共同犯罪相关文章
  • 犯罪中止犯刑罚原则及其影响
    犯罪中止犯的处罚原则为:1.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2.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中止犯的处罚原则也较为特殊,首先明确是“应当”从宽处罚而非如同预备犯、未遂犯那样“可以”从宽处罚;其次,注意对中止犯的处罚也不同于预备犯、未遂犯那样比照既遂犯进行处罚;其三,明确对中止犯的处罚关键看是否造成损害结果,对于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减轻处罚,未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引申理解,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构成侵犯商标权行为: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相同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可能造成混淆的;这种行为是最常见的一种商标侵权行为。它主要包括四种行为:(1)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2)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3)在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
    2023-07-15
    186人看过
  • 犯罪预备阶段中止犯罪的影响有哪些?
    预备阶段有犯罪中止。一、犯罪预备的中止即停止预备犯罪,犯罪人不再继续为实行犯罪做准备。二、犯罪预备阶段进行到犯罪实行阶段的中止,即没有按照预备的犯罪形式继续实施犯罪。当出现了这两种情形之一的时候均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犯罪预备的中止标志着犯罪人实行对应犯罪的犯意消灭,但是犯罪人并不当然停止犯罪,在一种犯罪预备阶段发生犯罪中止后,可能又会发生另一种犯罪预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就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的全过程,即使是预备阶段也成立犯罪中止。犯罪预备阶段能成立共犯吗如果是二人以上共同实行犯罪预备行为,如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能成立共犯。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所以,犯罪预备能成立共犯。【
    2023-07-06
    55人看过
  • 共同犯罪有没有犯罪中止?
    共同犯罪有犯罪中止。1、犯罪中止可能存在共同犯罪。例如,两个以上犯罪分子共同故意犯罪,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属于犯罪中,如果构成犯罪的,就属于共同犯罪。2、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共同犯罪中止认定标准是什么共同故意犯罪,是由于共同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没有得逞。主要标准是:(1)共同犯罪人已经着手实行共同犯罪行为。共同犯罪行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只要一个共同犯罪人着手实行犯罪,整个共同犯罪就应当视为已经进入着手状态。(2)共同犯罪没有得逞。关于共同犯罪未得逞的标准,刑法理论上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共同犯罪未得逞是所有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均未达到既遂状态,如果其中一人的行为达到犯罪既遂状态的,整个共同犯罪就是既遂。另一种观点认为,共同犯罪的未得逞应区分结果犯和行为犯两种情况。对于结果犯来说,只要共同犯罪
    2023-08-14
    50人看过
  • 罪中止会对抢劫罪犯的刑期产生何种影响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针对抢劫罪中止的规定,我国犯抢劫罪犯罪中止的,应当判处抢劫罪,并予以适用中止犯的规定。对于没有造成损害后果的,应当判处免除处罚,如果造成了损害后果的,应当判处减轻处罚,比照的标准是抢劫罪的处罚标准。因为中止犯的再犯危险较低,所以处罚较轻。抢劫罪犯罪中止后能不能判缓刑符合缓刑条件的话可以判缓刑。《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
    2023-07-01
    217人看过
  • 共同犯罪影响判刑吗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对量刑是有影响的,共同犯罪的主犯、从犯区分,是影响量刑的因素之一,主犯要承担全部罪行,而从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六条【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共同犯罪的特征有哪些1、犯罪主体必须是在二人以上,无论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者两个以上的单位,或者一方是自然
    2023-04-26
    275人看过
  • 定罪量刑对承继共犯的影响
    承继共犯的定罪量刑,原则上,后一行为人的参与性质与前一行为人相同。也就是说,如果你中途参与抢劫他人,你将被判抢劫罪;如果你参与杀人,你将犯故意杀人罪;如果你参与诈骗他人,你将被判诈骗罪。但是,在共同犯罪中,后犯只确立了后一种犯罪,而不是共同犯罪。根据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共犯。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抢劫罪如何定罪量刑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
    2023-07-01
    226人看过
  • 犯罪中止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犯罪中止的特征有以下几点:1、犯罪行为人能够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自动作出不继续犯罪的选择;2、行为人产生了停止犯罪的行为,在主动性的作用下使得犯罪中断;3、必须在犯罪过程中产生的中止行为才能叫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之外不属于犯罪中止;4、行为人的中止行为能够有效避免了严重危害。犯罪中止的含义是什么,犯罪中止的特性有哪些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的特性:(一)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中止犯罪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二)中止的自动性。(三)中止犯罪必须是彻底的而不是暂时的,即犯罪分子决心今后不再继续进行已经中止的犯罪活动,等待以后再继续进行,这只是犯罪的暂时中断,而不是犯罪中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
    2023-06-30
    476人看过
  • 简单共同犯罪与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如前所述,简单共同犯罪,又称共同正犯(共同实行犯),即共同犯罪人共同故意实行某种犯罪客观要件的行为。由于共同犯罪人各人的实行行为,互相配合,成为一个共同犯罪行为的整体,对他们每一个人的行为应从整体上加以考察,所以在他们的共同实行行为共同未能得逞时,共同犯罪人都构成犯罪未遂,自不发生问题。例如,甲、乙二人开枪射杀丙,两人都未命中,致丙趁机逃走,甲、乙均构成杀人未遂。如果共同犯罪人中一人的行为造成危害结果发生,其余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起什么作用,就上例而言,如果只是甲开枪将丙杀死,乙未命中,根据共同实行犯“部分行为全体责任”的原则,不仅甲依犯罪既遂论处,乙同样依犯罪既遂论处。共同实行犯的犯罪中止,情况较为复杂。共同实行犯中一人在共同实行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并且劝说其他共同实行犯放弃犯罪,以致共同停止实行犯罪,共同犯罪人均构成犯罪中止;如果在共同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者,劝说
    2023-08-04
    339人看过
  • 盗窃罪犯罪中止如何影响刑期
    盗窃罪的犯罪中止的量刑如下,没有造成损害的,不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害的,应减轻处罚。犯罪中止盗窃的处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处罚应当轻于盗窃未遂的处罚,这是针对于行为人实施的犯罪中止导致了社会危害性的,如果是没有出现社会危害性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其构成盗窃罪中止,但是应当免除处罚,立即释放。盗窃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2、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3、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4、其他立案标准。盗窃罪钱全部追回怎么量刑窃赃款追回怎么量刑具体得看案情定,具体量刑应当综合犯罪嫌疑人作案年龄、作案手段、场所、危害后果等。《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3-07-06
    221人看过
  • 认识错误是否影响犯罪中止
    行为人对客观障碍存在认识错误时,处理标准是:根据主观认识来判断。包括两种情形:(1)主观上误以为不能继续犯罪而放弃,以为只能未遂,实际上客观上仍可以继续。结论:按主观定,定未遂。例如,甲入室盗窃,忽然听到门外脚步声,以为主人要回家了,赶紧从阳台逃离。实际上是邻居回家的脚步声。甲主观上以为只能是未遂,所以定未遂。(2)主观上误以为可以继续犯罪而放弃,以为是中止,实际上客观已经不能继续。结论:按主观定,定中止。例如,甲投毒杀乙,乙呕吐不止,甲又生怜悯之心,送乙到医院后康复。但事后鉴定,甲投放的毒药失效,没有致命性,最严重也只是导致乙呕吐。甲主观上以为可以继续而放弃,定中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3-04-15
    432人看过
  • 犯罪中止存在共同犯罪吗,犯罪中止具有什么特征
    一、犯罪中止存在共同犯罪吗犯罪中止可能存在共同犯罪。例如,两个以上犯罪分子共同故意犯罪,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属于犯罪中,如果构成犯罪的,就属于共同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二、犯罪中止具有什么特征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1)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2)中止行为既可以作
    2023-04-18
    202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哪些条件属于犯罪中止?
    一、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具体都有哪些?在共同犯罪中,要成立犯罪中止,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必须具备有效性。即有效地阻止共同犯罪结果发生或者有效地消除自己先前参与行为对共同犯罪的作用。(2)中止的效力仅及于本人,不及于其他共犯人。(3)缺乏有效性不能单独成立中止。在共同犯罪中,共同犯罪人消极退出犯罪或者自动放弃犯罪、阻止共同犯罪结果未奏效的,不能单独成立犯罪中止。二、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两个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则不构成共同犯罪。数人共同实施犯罪,但如果其中只有一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也不能构成共同犯罪。2.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故意的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和他一起参加实
    2023-03-17
    259人看过
  • 共犯对贪污罪的量刑影响研究
    贪污共同犯罪的量刑:1、贪污数额较大的,会被人民法院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2、贪污数额巨大的,会被人民法院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3、贪污数额特别巨大的,会被人民法院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贪污共同犯罪金额如何认定贪污共同犯罪的金额,是以各犯罪人的总金额来计算。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如果贪污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可认定为数额较大2、贪污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的,可认定为数额巨大3、贪污三百万元以上的,则可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刑法三百八十三条规定:“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二)个人贪污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
    2023-07-01
    363人看过
  • 犯罪中止能够得上共同犯罪吗
    一、犯罪中止能够得上共同犯罪吗有的是可以成为共同犯罪的。1、犯罪中止问题。犯罪中止,即在犯罪未达到完成形态前自动放弃犯罪,使犯罪处于停止形态,使行为人的行为尚未具备刑法规定的所涉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中止又分为两种情况:(1)消极中止。即只要行为人消极地放弃正在实施的行为,不再实施,该犯罪行为就不会达到既遂状态。这种中止发生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前,此时,犯罪构成要件未全部具备,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使犯罪失去达到完成形态的可能,构成中止。(2)积极中止。即仅以不作为的方式消极地停止犯罪的继续实施还不够,还要求必须采取积极的作为来预防和阻止既遂的结果发生,且这种防止行为必须奏效。这种中止发生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事实上,对于行为犯,犯罪行为实行终了,犯罪构成要件就已经全部具备,已属犯罪既遂了,谈不上自动放弃,也就谈不上中止。这种中止更多的存在于结果犯的情形。对于结果犯,犯罪行为实行终了后
    2023-04-28
    47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 更多>

    #共同犯罪
    相关咨询
    • 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认定方法是什么,认定共同犯罪的中止犯有什么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14
      要正确认定共同犯罪的中止犯,首先应弄清共同犯罪的概念、构成要件及其形式。在此着重讲一下其形式,按共同犯罪人在犯罪中的作用、地位的标准,可分为简单的共同犯罪和复杂的共同犯罪二种:简单的共同犯罪指共同犯罪人直接实施了某一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都是实行犯。复杂的共同犯罪指各共同犯罪人在犯罪中有不同的分工、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的共同犯罪,如有的是实行犯,有的是教唆犯,有的是包庇犯等。基于共同犯
    • 共同犯罪怎么中止?犯罪中止的具体程序?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0-21
      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成立: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的,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犯罪人不成立。
    • 共同犯罪了,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成立的条件是哪些?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06
      在共同犯罪中,要成立中止,必须自己的中止行为能够有效阻止其他共同行为人的危害行为,否则成立既遂或者未遂。
    • 共同犯罪中止认定标准共同犯罪中止认定标准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10
      对此法律没有作出明确统一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行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 什么是共同犯罪中止什么叫犯罪中止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01
      犯罪中止问题。犯罪中止,即在犯罪未达到完成形态前自动放弃犯罪,使犯罪处于停止形态,使行为人的行为尚未具备刑法规定的所涉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