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意外十级伤残赔付如下:
1.医疗费
因交通事故产生的治疗费用,以及必然产生的治疗费用。
2.残疾赔偿金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10%20年。
3.精神损害抚慰金
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确定。
4.误工费
误工费=本人日工资误工天数。
5.护理费
每日护理费(护理人员的日工资或者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的劳务报酬)需要护理的天数护理人员人数。
6.住院伙食补助费
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住院天数。
7.营养费
参照医疗机构加强营养意见确定金额需要加强营养的天数。
8.被扶养人生活费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需要抚养的年数需要抚养的人数10%。
交通意外十级伤残鉴定标准
交通事故十级伤残认定的标准是:
1.神经功能障碍,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
2.外伤性癫痫,药物能够控制,但遗留脑电图中度以上改变;
3.轻度失语或构音障碍;
4.单侧轻度面瘫,难以恢复;
5.轻度不自主运动或共济失调;
6.斜视、复视、视错觉、眼球震颤等视觉障碍;
7.半身或偏身型浅感觉分离性缺失等。
【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
交通意外十级伤残一共赔多少,交通意外伤残鉴定需要哪些资料
313人看过
-
交通意外十级伤残赔偿标准,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要多长时间
204人看过
-
交通意外一个九级伤残一个十级伤残应当赔偿哪些项目?
55人看过
-
伤残等级标准七级十级十级伤残的赔付标准
192人看过
-
十级伤残意外保险赔偿标准
204人看过
-
东莞社保十级交通伤残赔偿多少,交通伤残十级的标准
326人看过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
意外险10级伤残可赔付意外险九级伤残怎么赔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9根据2016年九级伤残赔偿标准,意外险九级伤残分别针对九级伤残所致的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辅助器具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及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赔偿金额制定了统一的标准。意外险九级伤残怎么赔一、医疗费医疗费实报实销,包括住院期间、康复训练期间、工伤复发期间的医疗费用。 1、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
-
意外伤残保险赔付等级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07一般情况下,意外险的伤残赔付等级都是按照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行业标准)实行的,伤残程度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对应的,伤残赔付比例分为十档,伤残程度第一级对应的保险金给付比例为100%,伤残程度第十级对应的保险金给付比例为10%,每级相差10%。自意外伤残保险赔付等级中,主要包含神经系统的结构和精神功能、眼/耳和有关的结构和功能、发声和言语的结构和功能、心血管/免疫和呼吸系统的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十级如何赔偿, 如何确定交通事故伤残等级如何赔偿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18侵害他人身体致其丧失全部或部分劳动能力的,应当赔偿残疾赔偿金。 依照法医学的鉴定标准,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分为十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残疾者的误工费与残疾赔偿金不得重复计算。以残疾者定残之月为界,之前由侵害人赔偿误。 代理人主张农村户籍的被侵
-
交通意外一个九级伤残一个十级伤残应当赔偿哪些项目?福建在线咨询 2023-11-30交通意外一个九级伤残一个十级伤残应当赔偿的项目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交通费、鉴定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具体的赔偿金额是依据赔偿标准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确定的,一般受损害方可以向保险公司或者是肇事方请求赔偿以上的项目。
-
我国对于交通意外伤残等级是如何的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7无论通何种委托方式,伤者都要提供相关材料。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材料是否完整、充分、真实,直接关系到司法鉴定机构是否会受理。材料越充分、完整越有利于司法鉴定机构对伤者的伤情做出公平、公正、合理的伤残级别。 1、入院记录 2、出院记录; 3、出院小结; 4、病历本; 5、疾病诊断证明书; 6、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X片、CT及诊断报告; 7、交通事故认定书; 8、交通事故伤者身份证或户口本; 9、伤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