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法是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23 08:42:34 193 人看过

一、个人信息保护法是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的

个人信息保护法通过多种方式保护个人信息。

1.它明确了个人信息的法律地位,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在获取他人个人信息时,必须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

2.任何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都是禁止的。

3.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也是不被允许的。

二、依法收集与使用信息

对于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法律有严格的规定。

1.网络运营者在收集用户信息时,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并明确告知用户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2.网络运营者还必须获得用户的明确同意才能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这确保了用户对自己个人信息的知情权和同意权,防止了滥用和不当使用。

3.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也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4.在处理其保存的个人信息时,网络运营者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与用户的约定进行。

这确保了用户个人信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防止了滥用和误用。

三、防止信息泄露和损毁

为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和损毁,法律对网络运营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1.网络运营者必须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

2.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网络运营者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这确保了用户个人信息的及时性和完整性,防止了信息泄露和损毁带来的损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06: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摘要:未成年工是指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劳动者。对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的措施有:(1)上岗前培训;(2)禁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有害劳动;(3)提供适合未成年工身体发育的生产工具等;(4)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未成年工是指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劳动者。对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的措施有:(1)上岗前培训。未成年工上岗,用人单位应对其进行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和培训。(2)禁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上、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4级体力劳动强度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3)提供适合未成年工身体发育的生产工具等。(4)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在下列时间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察:第一,安排工作岗位之前;第二,工作满1年;第三,年满18周岁,距前一次的体检时间已超过半年。未成年工权益保护未成年工权益保护是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涉及到其发展、教育、劳动等方面。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尚
    2023-10-27
    490人看过
  • 什么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一、什么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自然人包括本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民法上的自然人首先是具有自然生物属性的人,从出生开始就获得了民事主体资格。借助生殖辅助技术出生的人(如试管婴儿),也同样属于自然人。自然人主体资格具有广泛性,即任何人都要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不论其是否愿意,都要受到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自然人也具有主体资格的平等,民法上的平等是机会平等,而不是实质平等。所有的人都有平等的民事权利,有平等的民事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二、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都有什么条款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
    2024-01-15
    140人看过
  • 新消费者保护法:个人信息列入保护
    昨天,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已实施近20年首次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三审后获得通过。修改后的法律将于2014年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施行。记者从昨天召开的消法修改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增添网购环节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赋予消协公益诉讼职能,加重对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成为新消法的亮点。1.网购7天可无理由退货2006年网络销售交易额是263亿元人民币,2012年达到1.3万亿元,网络销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从2006年的0.3%到2012年的6.3%。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主任贾东明介绍,为适应渐成规模的网络购物,新消法中增加了网购收货后7日内可无理由退货、网购经营者需实名等条款,并明确了网络交易平台的责任。2.造成死亡最高赔偿240万元新消法还加大了对违法经营的惩罚力度。法律第五十五条对经营者知假售假行为的处罚作出规定:对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
    2023-06-07
    97人看过
  • 如何保护个人银行卡信息安全?
    是否构成犯罪,还要看具体金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一)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二)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四)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构成犯罪。盗刷银行卡构成犯罪是否可以适用缓刑根据刑法规定,盗刷银行卡构成盗窃罪的,如果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为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经综合考量,没有再犯罪危险性的,可以适用缓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
    2023-07-03
    254人看过
  • 什么是个人财务信息的保护
    什么是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金融机构在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个人金融信息,如个人身份、财产、账户、信用、金融交易、衍生信息等,如何保护这些个人金融信息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通知》(银发〔2011〕17号),中国人民银行个人金融信息保护范围包括: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财产信息、个人财产信息,个人账户信息、个人信用信息、个人金融交易信息、衍生品信息等个人信息。1。个人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国籍、国籍、身份证类型号和有效期、职业、联系方式、婚姻状况、家庭状况、住所或工作单位的地址和照片;3。个人账户信息。包括账号、开户时间、开户银行、账户余额、账户交易等;4。个人信用信息。包括信用卡还款、贷款还款等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反映其信用状况的信息;5。个人金融交易信息。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付结算、理财、外管
    2023-05-31
    310人看过
  • 被盗刷信用卡后,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1)直接通过法院进行民事起诉,要求对方返还信用卡并还清透支所用的金额及利息。(2)证据证物:1、银行账单或催款单2、银行出具的存款回执3、可以申请法院收集证据,如刷卡时的签名及鉴定和对方银行取现时的录像资料等。(3)可以先把卡挂失,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再起诉。信用卡超期不还多长时间卡就没法用了正常情况下,信用卡逾期时间超过三个月就会被停止使用信用卡。但是不同的银行对于信用卡逾期封卡的时间会有所不同。比较常见的就是,信用卡连续逾期达到90天,也就是逾期三个月,并且经发卡行两次有效催收仍然不还款的,那么银行就有可能对持卡人的信用卡进行封卡处理。如果持卡人在90天之内将信用卡欠款还上,是有可能恢复信用卡的使用的。另外,建设银行逾期时间超过30天,那么信用卡中的额度就只能使用50%。逾期时间超过60天的话,就不能够再使用这张信用卡了。若是逾期时间超过90天,银行会直接强制停止,同时会冻结持卡人名
    2023-07-05
    307人看过
  • 个人信息保护与侵权罪
    个人信息保护
    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既遂判几年1、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一般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单位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
    2023-07-04
    54人看过
  • 怎么保护个人隐私信息
    法律综合知识
    一、怎么保护个人隐私信息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呢?1.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是关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在公共场合随意透露个人敏感信息。2.我们要学会正确使用互联网工具,如谨慎使用公共Wi-Fi、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等,以防止个人信息被窃取。3.当我们的个人隐私信息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案,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自我保护: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妥善保管自己的口令、帐号密码,并定期更改。谨慎选择匿名登录的网站,避免在不明来源的网站输入个人信息。2.技术保护:(1)网站运营商应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如增强用户信息访问权限、对可能有不法意图的注册用户进行监测等,确保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2)网站应做好个人信息保护测评工作,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测评体系。3.法律保护:目前,我国已有相关法律法规
    2024-07-25
    115人看过
  • 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要公开哪些信息
    一、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要公开哪些信息1、对于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要公开其联系方式,并且将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报送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达到国家网信部门规定数量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指定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负责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以及采取的保护措施等进行监督。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公开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并将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报送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二、个人隐私保护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直接原则。直接原则是指个人信息原则上应该直接向本人收集。直接原则为限制收集原则。2、目的明确原则。目的明确原则是指个人信息在收集时必须有明确的特定目的,禁止超出目的范围收集、处理和利用个人信息。3、公开原则。公开原则是指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利用一般应保持公开,本人有权知悉个人信息的收集
    2023-04-20
    350人看过
  • 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依据
    一、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依据网络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二、个人信息包括哪些内容个人信息包括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内容。从学术的角度来看,个人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特定自然人的身份状况和变化的反映,是特定自然人与他人和客观事物之间活动的联系的表征,表现的是特定自然人的身份属性和人格特征的实质内容。对于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因其既有个人信息的属性又有隐私的属性,所以同时适用个人信息保护和隐私权保护的有关规定。三、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内容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内容如下:1.信息决定权是指本
    2023-04-24
    140人看过
  • 个人信息权在民法层面的保护
    个人信息权在民法层面的保护主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有十分明确的规定:第一百一十一条,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个人信息权的主要权利第一,信息决定权信息决定权,简称决定权,是指本人得以直接控制与支配其个人信息,并决定其个人信息是否被收集、处理与利用以及以何种方式、目的、范围收集、处理与利用的权利。决定权集中反映了个人信息权的人格权属性——绝对性与支配性,在各项权利内容中居于核心地位。第二,信息保密权信息保密权,简称保密权,是指本人得以请求信息处理主体保持信息隐秘性
    2023-08-18
    445人看过
  • 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罪行定义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要件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单位可以构成本罪;4、主观方面:故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如何构成的?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一)主体要件:主体是特殊主体;(二)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三)客体要件:客体是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窃取、收买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
    2023-07-03
    117人看过
  • 个人信息安全期待法律保护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充分享受到了信息时代带来的便利,信息的“含金量”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力日益彰显。但是,一个个陌生的推销产品的电话和短信,却对我们的个人信息了如指掌、个人的信用卡一再盗用、手机诈骗案件不断,这些现象一再表明我们所拥有的个人信息被不正当利用的危险性越来越高。个人信息的严重泄漏,不仅涉及到个人的名誉,而且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长此以往,将给社会带来不安全隐患,必将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剧了社会信任危机。个人信息泄露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部分公众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不强,保护个人信息的认识不到位,给盗取个人信息埋下了隐患,给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受巨大的利益诱惑驱动,信息社会,最关键的资源就是信息,尤其是个人的信息,都是带来实际经济价值的资源,使得部分违法分子一次次铤而走险;立法方面,缺乏的明确的法律法规,到底什么合法,到底什么不合法,从法
    2023-05-03
    167人看过
  • 如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不被侵犯
    一、如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不被侵犯防止对个人隐私的侵害的方法:1.不提供个人隐私给任何第三方;2.在提供身份证等个人证件时应注明用途和保密;3.不任意在网站或广告上预留自己的个人信息;4.发现个人隐私泄露应当及时通过报警或诉讼等方式及时止损。《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怎么判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
    2023-09-11
    13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个人信息有何保护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2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第三十一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
    • 哪些信息属于法律保护个人信息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13
      1、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
    • 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制度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1-21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国;(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 律师支招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9-08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1.谨慎使用个人证件。在办理各类业务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或其他证件复印件时,应在复印件上注明“仅供办理××业务”。身分证复印件写法是分三行,每一行后面一定要划上横线,以免被偷加其它文字,被用以进行犯罪活动。 2.勿在公共场所电脑上留下个人信息。要在经常上网的电脑中安装个人防火墙,不要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在浏览网页、注册账户遇到输入个人信息要求要谨慎,不要回复索取个人信息的电子邮
    • 2020年我国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河北在线咨询 2021-06-30
      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绿色上网。 不去浏览不认识不知情的网站,更不要去下载里面的东西,其中很有可能内置有木马病毒进而盗取你的个人信息,获取你对自己的杀毒软件有足够的信息,但是难免会有漏网之鱼,所以,访问网站最好去你自己熟知的,公认的,带有官方认证的。 严防钓鱼软件,在网站上下载软件需慎重,不要随意透露你的个人信息,有的人上网,稍不注意就自己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比如弹出个网页说你中奖了,需要填写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