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伤害有什么证据立案
对于故意伤害行为,可以作为立案依据的相关证据包括:证人证言、医学鉴定报告、录音录像、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等。《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故意伤害的追诉时效期有多长
如果是故意伤害造成轻伤的,追诉期限为五年。如果是造成重伤的,追诉期限为十年。如果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追诉期限为二十年。
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法》第87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三、遭受故意伤害怎么办
被人故意伤害了,如果造成的身体的伤害,应按以下步骤处理:
首先是要报警,请求警方立案处理,警方受理后如果认为只是一般的轻微伤害没有必要作伤情鉴定时,可以按行政案件处理,给予违法行为人行政处罚,并主持调解民事赔偿事宜,在调解不成时则须要受害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公安机关认为有必要时则会指定法医鉴定中心进情伤情鉴定,达成轻伤害以上的则要追究刑事责任,进行刑事诉讼程序。
其次要自我评判伤害与损害程度提出合理的主张与诉求。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侦查与调查,在适当的时候提出自我主张与民事赔偿诉求,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提出民事赔偿请求,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也可以就民事赔偿主张单独提起诉讼,相对于后者前者要省事些,减少诉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八条 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n监管人员指使被监管人殴打或者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
故意伤害罪立案证据是如何样的?
489人看过
-
故意伤害立案标准是什么?故意伤害罪如何量刑?
402人看过
-
故意伤害哪些证据立案呢?是如何规定的
131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立案依据与量刑指南
122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证据规则是什么,故意伤害罪如何处罚?
447人看过
-
指使故意伤害罪证据包括什么?
192人看过
-
故意伤害案件立案的证据需要的材料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06(1)犯罪嫌疑人及其同案犯的供述和辩解,要讯问其故意伤害的动机和目的,讯问案件发生的起因和过程,讯问其犯罪后的表现情况,讯问要反映其实施故意伤害行为时的主观心态系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或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而非过失致人重伤、死亡或防卫等,如系共同犯罪,则要讯问其共同故意伤害的犯意形成的过程和商议各自行为的过程。 (2)故意伤害案中的被害人陈述,要反映出犯罪嫌疑人故意伤
-
故意伤害案件的案发证据山东在线咨询 2023-04-02(一)故意伤害的案件确已发生; (二)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的身份; (三)故意伤害行为系犯罪嫌疑人实施; (四)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和目的; (五)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 (六)犯罪嫌疑人的责任以及与其他同案人的关系; (七)犯罪嫌疑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 (八)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法定、酌定量刑情节; (九)其他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为大家提供的故意
-
什么叫故意伤害罪证据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证据,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根据故意伤害罪的特点,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在证明活动中需要收集的各种证据;二是司法人员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从事故意伤害罪的证据收集工作中收集的证据
-
故意伤害哪些证据可以立案,法律的规定是什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3-08-12故意伤害的立案证据: 1、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2、被害人的陈述; 3、证人证言; 4、刑事科学技术鉴定; 5、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
-
故意伤害罪立案后没有举证可以立案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09是否判刑要根据情而定,如果不构成犯罪或依法不应承担刑事责任,当然不能判刑;如果犯罪证据不足,根据终罪从无的原则,应作出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如果犯罪证据确实充分的,应作出有罪判决,如果符合缓刑条件的,可以适用缓刑,不符合缓刑条件的,要判处实刑。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