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有关部门已下发查处公务员酒后驾车的文件。其中规定,酒驾公务车辆、两次以上酒驾、醉驾三种情况,根据情节轻重将受到免职或辞退的处理。
昨日,记者从通州交管部门了解到,北京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监察局、市公安局四部门已于今年1月联合下发《关于严肃查处我市公务员酒后驾驶机动车有关问题的通知》,加大对公务员酒后驾车监督检查的力度。
该通知表示,对于有酒后驾车行为的公务员,首先在本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于酒后驾驶公务车辆的、两次以上酒后驾车的、醉酒驾驶的,根据情节轻重将受到免职或辞退的处理,属于违纪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公务员如酒后驾车造成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司法机关将追究其刑事责任。
根据通知解释,公务员包括北京市各级党委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以外的工作人员。
北京市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应参照这一规定执行。如中央有关机关对本系统公务员酒后驾车另有处理规定的,从其规定。
-追访
多部门建协调机制落实追责
通州交通支队相关人员表示,目前通州区已按照规定要求,区组织、监察、人事、交管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保证责任追究工作能够落实。
对于公务员酒后驾车的行为,一经发现即严肃查处。相关人员表示,交警一旦在执法现场确定驾驶者为酒后驾驶,就会将驾驶者带回交警队进行笔录。了解到驾驶员姓名和身份证号后,再查询驾驶员各项信息,包括是否是公务员等。
如发现属公务员酒后驾车情况,交管部门在处理的同时,还将由区安办、通州交通支队报送至当事人所在单位和区纪检监察部门。
-
公务员违反廉政纪律情节严重将被开除
107人看过
-
醉驾情节严重是指什么
484人看过
-
公务员有5种情形之一将被辞退
311人看过
-
医闹情节严重将入罪
287人看过
-
公务员以暴力、贿赂等手段破坏选举情节严重者将被开除
435人看过
-
公务员遇4种情形之一不得辞退5种情况将被辞退
486人看过
辞退是用人单位解雇职工的一种行为,是指用人单位由于某种原因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原因的不同,可分为违纪辞退和正常辞退。 (1)违纪辞退是指用人单位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内部规章,但未达到被开除、除名程度的职工,依法强行解除... 更多>
-
醉驾情节严重法院会怎么判刑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30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醉驾情节轻微法院必须判刑吗?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
醉驾取保期间酒驾情节严重被没收财产行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18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并不会影响量刑。经过刑事审判,生效判决确定成立危险驾驶罪的,会被判处拘役并处罚金。取保候审的期间不会折抵拘役的刑期。《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醉驾情节严重的处罚标准是什么?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24《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
-
醉驾挪车分情节严重应该怎么判新疆在线咨询 2023-02-21醉驾可处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拘役。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
-
贪污数额特别巨大, 情节严重, 情节严重, 情节严重, 情节严重指的是上海在线咨询 2023-02-13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情节严重,不可以判缓刑。《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