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用工中,劳方与资方产生矛盾不可避免。那么,当发生劳动争议时,工会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以什么样的方法介入呢?北京市政路桥工程总承包一部工会主席于X通过一件案例,简单说明工会应该出面做什么。
媒体: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企业出现劳动争议的问题。
于X:工程总承包一部是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直属的非法人生产经营企业,在2013年底组建成立的。由于历史遗留问题,项目用工曾经与民企挂靠,在企业重组后,这些人相当于失去了就业单位。加之民企在用工上不够规范,既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又没有给这些挂靠的职工上五险一金,导致企业重组后这些职工没有去处、没有法律保障,因此发生了劳动争议。
点评:虽然是历史遗留问题,但企业并没有逃避责任,而是选择了面对,这种担当值得我们为其点个赞。
媒体:当时工会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于X:当时,有一名职工已经申请了劳动仲裁,工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介入,在了解职工诉求后,根据法律法规,代表职工与企业人力资源部协商,经过多次努力,最终申请仲裁的职工与企业达成了和解。既保护了职工利益不受侵害,又维护了企业的声誉。
点评:在面对劳动争议时,除了诚恳的态度,更要有据可依。对劳动争议案件以事实为依据,以相关劳动法规和企业劳动规章制度为准绳,维护企业和职工双方利益。
媒体:问题解决后,工会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作用?
于X:通过这件事情,我们意识到,培养职工的法律知识非常重要。要让职工了解哪些是受法律保护的合理诉求,这样才便于维护自身权益。所以,工会组织所属单位负责人、劳资员认真学习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工程总承包一部劳动合同制实施办法(试行)》,提高直接用人者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此外,我们还督促人力资源部门在12月底前,除今年新进入的员工外,组织全体员工签订新版本的《劳动合同》。采取这些做法的目的,就是希望咱们职工和企业都不受到伤害。
点评:在维护职工权益的过程中,工会还有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经常及时地与人力资源部门沟通协作,提高职工和用工人员的法律意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出现。
-
什么时候发生了劳动争议?
290人看过
-
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劳动争议
65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什么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421人看过
-
劳动争议调解一般发生在什么时候
97人看过
-
劳动争议工资扣税吗,发生劳动争议如何处理
396人看过
-
未签劳动合同发生争议的处理,发生劳动合同争议怎么办
301人看过
工会的成立对公司的意义有:在公司管理层和员工之间建起有效合理的沟通渠道;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关爱员工,体现组织的温暖等。 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 更多>
-
发生劳动争议能直接起诉有什么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台湾在线咨询 2023-10-11发生劳动争议不能直接起诉,必须先要经过仲裁。 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 1、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2、向单位的劳动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向法院提起诉讼。
-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四川在线咨询 2022-02-03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二)》对关于支付工资的劳动争议诉讼时效做出了对劳动者特别保护并加重用人单位义务的特别规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用人单位不能证明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
-
公司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办,公司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办?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六条的规定,争议双方当事人应当采取合法的途径解决彼此间的争议,这主要有四个途径。(1)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采取其他方式解决。(2)通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在企业工会,可找到他们来解决纠纷。(3)上述途径走完后,仍解决不了问题,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
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办, 怎么解决劳动争议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2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调解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
-
劳动争议的发生时效是多久?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11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为1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于拖欠劳动报酬的,适用特殊时效,即该1年起算点是从劳动者离职之日起计算。 劳动者想要通过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既应当注意实体方面的证据,也应当在诉讼时效内申请仲裁,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