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禁止令制度的规定是:指“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但由于法律规定的模糊性,法院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具体适用刑事禁止令时会遇到一些实践上的难题。
一、刑事禁止令的内容是什么?
1、是指法庭下达的禁止当事人实施的一种行为的指令,如禁止当事人与另一方当事人联系、禁止其出入家庭住所、禁止其将子女带离本州。禁止令通常在家庭暴力、子女虐待等类型的案件中下达,主要用来确保受害人的人身安全,同时,禁止令也可用来禁止邻居间的恶劣纠纷。
2、由法官签发的令状,主要是禁止被告一定的行为,禁令救济的具体体现。广义的禁止令包括执行命令和禁止命令。在传统救济中,主要的救济是损害赔偿,因此禁止令只具有附属性质,但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即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救济措施,历来为各国法律所重视。
二、刑事禁止令的相关法律特征是什么?
1、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2、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3、我国《刑法》中禁止令应分为管制执行期间的禁止令和缓刑考验期间的禁止令。由违反两种禁止令的差异化制裁模式决定,禁止令是一种对犯罪分子兼具刑罚性和非刑罚性的综合性处遇制度。禁止令的直接法律功能是“管制执行”的绳索与“缓刑考验”的规则,间接法律功能是刑罚执行或者缓刑考验期间的资格禁止,并与前科形成法律效应上的呼应。
-
管制的执行和禁止令是什么
51人看过
-
刑事禁止令的适用规定具体有哪些
132人看过
-
管制和缓刑都有禁止令,两者的禁止令有区别吗
227人看过
-
刑事禁止令禁止接触的人指哪些?
63人看过
-
民事人身禁止令的相关规定
242人看过
-
法律对竞业禁止制度的规定
441人看过
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当发生家庭暴力行为时,受害人及其亲属应当及时向有关机构反映情况。 对家庭成员实施家暴行为,受害方或亲属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应当到现场进行调查,根据其受害者的受伤情况,及时将受害者送至医院治疗;对于实施家暴者,... 更多>
-
管制缓刑禁止令制度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08一、“禁止令”有助于刑罚的实施、预防犯罪的发生 “禁止令”并不是一种新刑种、新刑罚,而是辅助并监督管制这种非监禁性刑事处罚和缓刑制度顺利实施的措施。 通过相关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禁止令”的具体内容主要是根据犯罪的原因、性质、手段等因素确定的,且对于犯罪分子有明确的针对性。“禁止令”的实施实际上恰恰是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以强制的手段矫正部分特定的犯罪行为。同时,通过“禁止令”的形式将犯罪人员与可能诱
-
2022年刑事禁止令的概念是什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2-12-061、刑事禁止令,是指“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但由于法律规定的模糊性,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具体适用刑事禁止令时会遇到一些实践难题。 2、刑事禁止令是在社会形势不断变化,全社会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深入、人权观念不断得以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得到积极回应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来的。这项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补
-
刑事禁止令与职业禁止有什么区别?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25由职业禁止与禁止令的内容可以看出,职业禁止是一种预防性措施,其目的主要是预防犯罪分子重蹈覆辙,再次实施利用职业便利的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故职业禁止在于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职业资格、条件从而实现预防相关犯罪的目的。而禁止令是一种刑罚执行监管措施,其目的主要是保障非监禁刑罚的顺利实施,具体就是保障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缓刑考验期限内避免出现违反“三个禁止”的
-
发布禁止令管制缓假释刑的相关规定有什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01对假释罪犯适用禁止令是预防其再犯罪的客观需要。刑法修正案(八)完善了假释的实质条件,即将刑法第81条第1款中的“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修改为“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从而更明确地规范了假释这一关键性条件。决定是否假释要对罪犯假释后是否“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作出判断,但这种预判并不能完全保证假释罪犯在考验期限内不再犯罪,而对假释罪犯在考验期限内仅仅实行社区矫正还远远不能预防其再犯罪,必须辅之以其他有针
-
禁止令管制缓假释刑是怎样的青海在线咨询 2022-06-14对于执法行为而言,法无授权不可为。适用禁止令,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而法律对假释的人犯,没有规定可以适用禁止令。 法条链接:《刑法》 一、第三十八条【管制的期限与执行机关】 1、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2、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3、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4、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