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禁止令制度的规定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0 11:13:08 301 人看过

刑事禁止令制度的规定是:指“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但由于法律规定的模糊性,法院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具体适用刑事禁止令时会遇到一些实践上的难题。

一、刑事禁止令的内容是什么?

1、是指法庭下达的禁止当事人实施的一种行为的指令,如禁止当事人与另一方当事人联系、禁止其出入家庭住所、禁止其将子女带离本州。禁止令通常在家庭暴力、子女虐待等类型的案件中下达,主要用来确保受害人的人身安全,同时,禁止令也可用来禁止邻居间的恶劣纠纷。

2、由法官签发的令状,主要是禁止被告一定的行为,禁令救济的具体体现。广义的禁止令包括执行命令和禁止命令。在传统救济中,主要的救济是损害赔偿,因此禁止令只具有附属性质,但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即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救济措施,历来为各国法律所重视。

二、刑事禁止令的相关法律特征是什么?

1、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2、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3、我国《刑法》中禁止令应分为管制执行期间的禁止令和缓刑考验期间的禁止令。由违反两种禁止令的差异化制裁模式决定,禁止令是一种对犯罪分子兼具刑罚性和非刑罚性的综合性处遇制度。禁止令的直接法律功能是“管制执行”的绳索与“缓刑考验”的规则,间接法律功能是刑罚执行或者缓刑考验期间的资格禁止,并与前科形成法律效应上的呼应。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9日 06: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家庭暴力相关文章
  •  保释令禁止性规定
    根据所提供的规定,当事人有六项不得违反的行为,包括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等。这些规定是为了保障司法公正和维护社会秩序而制定的。1.除非得到执行机关的批准,否则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2.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证人作证;3.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4.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5.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6.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等。【保护司法保护司法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制度,保障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防止和打击各种形式的司法腐败和权力滥用。为了保护司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应该加强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完善司法机关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保障司法机关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其次,应该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和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司法机关的行为进行监督和
    2024-01-29
    264人看过
  • 专利禁止令是什么
    专利禁止令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侵权明显成立的,法院要求侵权当事人实施或者禁止实施一定行为的命令。一、专利禁止令建立的必要性在知识产权诉讼中建立禁止令制度有其必要性:1、知识产权价值有时间性特点,任何对其保护的滞后都会给权利人带来重大或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侵权方在诉讼过程中给原告造成的新的损失由于受诉请范围限制也不能或难以保护。2、根据专利、商标法等的规定,工商、专利、海关等机关只需具备一定证据,就可作出停止侵权的决定,而法院往往只能在判决后才能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不利于及时有效地制止、打击知识产权侵权。3、世界贸易组织?基本文件明确规定,禁止令必须作为缔约国司法部门阻止知识产权侵权法律救济措施之一。我国加入WTO已迫在眉睫,因此,加强各方面立法,做好接轨工作势在必行。二、禁止令的适用程序1、当事人提出申请。申请人须提出明确可执行的要求,并举证:(1)申请人胜诉的可能性极大;(2)若不
    2023-04-02
    493人看过
  • 什么是专利禁止令
    法律综合知识
    一、什么是专利禁止令1.专利禁止令,是指专利权人依法享有的禁止他人未经授权实施其专利技术的权利。它是专利权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的独占性控制。2.专利权人可以通过行使禁止令,排除他人非法使用、制造、销售、许诺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的行为,从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专利权的内容专利权的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独占实施权:专利权人享有独占实施其专利技术的权利,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许可,不得实施该专利。这包括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进口专利产品等行为。2.转让权:专利权人有权将其专利权转让给他人。但需要注意的是,向外国人转让专利权需经过有关部门批准。3.许可实施权:专利权人可以授权他人实施其专利,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这种许可可以是独占许可、排他许可或普通许可等。4.标记权:专利权人可以在其专利产品及其包装上注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以表明其产品的专利属性。5.请求保护
    2024-08-04
    78人看过
  • 从业禁止令的法律规定
    竞业禁止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禁止劳动者在本单位任职期间同时兼职于与其所在单位有业务竞争的单位,或禁止他们在原单位离职后从业于与原单位有业务竞争的单位,包括创建与原单位业务范围相同的企业。一、竞业禁止协议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签订竞业禁止协议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1、用人单位只应当与接触、知悉、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签订竞业禁止协议;2、竞业禁止的职业种类和范围,应当是员工在企业所从事的或接触到的特殊的、专门的业务范围;3、竞业禁止的时间限制要根据劳动者所从事的不同行业,企业所在的不同区域,技术更新的不同时间而确定;等等。二、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的法律概念是怎样的保密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负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将保密信息披露给第三方,将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竞业禁止协议是指根据法律规定
    2023-06-26
    282人看过
  • 刑事禁止令规定在哪些情况下适用
    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刑事禁止令、具体适用何种刑事禁止令、是适用一项还是多项禁止令等等。根据刑法规定,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况,可以同时作出刑事禁止令,而不是一律必须宣告刑事禁止令。一、具体情况1.规定了刑事禁止令的具体内容和刑事禁止令的执行期限,即明确了禁止的事项是禁止“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等常见的具体情形的一项或者多项情形;另外还明确了刑事禁止令的禁止时长:判处管制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三个月,宣告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二个月,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以致管制执行的期限少于三个月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最短期限的限制;2.规定了刑事禁止令的裁量建议、裁判文书、执行监督、违反禁止令的法律后果等相关问题;3.规定了刑事禁止令的执行机关及撤销刑事禁止令的情形,即刑事禁止令
    2023-06-28
    338人看过
  • 刑法修正案(九)禁止令是什么?
    《刑法修正案(九)》禁止令《刑法修正案(九)》第一条规定,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根据其犯罪情况,同时禁止其在管制执行期内、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对禁止令的适用范围、执行方式等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如下:(一)适用对象:“二犯”----管制犯、缓刑犯(二)执行方式:禁止“三个特定”,特定活动;特定区域、场所;特定的人。1、禁止从事特定活动:(一)禁设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利用设立公司等方式从事犯罪活动的);(二)禁证券交易、贷款、票据、信用卡(涉证券、贷款、信用卡等犯罪的);(三)禁特定经营活动(如禁任职务、职业等);(四)禁高消费(刑事附带民事未赔偿、未退赃退赔、未缴罚金的);(五)禁其他活动(兜底条款,如饮酒、驾车、吸食麻醉品等)。2、禁止进入特定区域、场所:(
    2024-01-23
    421人看过
  • 禁止令是附加刑吗
    主刑。主刑是指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的刑罚。一个罪只能适用一个主刑,不能同时适用二个以上主刑。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附加刑,指刑法规定,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八条【管制的期限与执行机关】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一、管制的执行和禁止令是什么管制的执行: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但限制一定的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依靠群众来监督执行的一种刑罚方法。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人民法院将判决书和执行通知书送到犯罪分子户口所在地
    2023-02-08
    414人看过
  • 刑法职业禁止令是怎么一回事?
    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相关职业,期限为三年至五年。被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人违反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的决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其从事相关职业另有禁止或者限制性规定的,从其规定。被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职业禁止。被判处管制或者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宣告禁止令的,不适用职业禁止;如果没有宣告禁止令,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了职业禁止的,可以宣告职业禁止。被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缓的犯罪分子,在减刑后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假释后,可以宣告职业禁止。律师补充:刑事禁止令指的是对于判处管制或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在管制执行期间或缓刑考验期限内禁止其从事特定
    2023-05-03
    180人看过
  • 缓刑禁止令的特点
    一、禁止令有助于刑罚的实施、预防犯罪的发生禁止令并不是一种新刑种、新刑罚,而是辅助并监督管制、缓刑这种非监禁性刑事处罚顺利实施的措施。通过相关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禁止令的具体内容主要是根据犯罪的原因、性质、手段等因素确定的,且对于犯罪分子有明确的针对性。禁止令的实施实际上恰恰是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以强制的手段矫正部分特定的犯罪行为。同时,通过禁止令的形式将犯罪人员与可能诱使其犯罪的环境相隔离,对于犯罪人员再触犯同类罪名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二、禁止令有利于法治建设的发展、防止社会矛盾的激化禁止令作为管制、缓刑的一种监管措施,它的实施不但可以切实保障和强化刑罚的实施效果,同时也能体现我国刑罚制度刚柔并济、因地制宜的特点。通过建立禁止令司法制度,可以切实有效地帮助犯罪人员迷途知返,充分发挥我国司法制度中人性化的一面。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落实,法院判决管制、缓刑的案件数量也不断增加
    2023-06-23
    163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禁止令的内容是什么
    如果你走错了路或者酒后开车撞了人,这个就是人们常说的交通肇事罪。这时候,法官们可能会给你两个选择——要么被关起来几个月,要么就是在外面缓刑一段时间。而为了防止你再次犯错误,他们还有个东西叫“禁止令”。也不仅不准你干什么、去哪儿、见谁,就连干什么工作都得经过他们同意才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你知道,你的行为已经给别人带来了伤害,所以不能再这么任性下去了。比如说,你可能会被禁止一段时间内不准开汽车,也不允许你去那些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
    2024-08-05
    315人看过
  • 禁止令禁止从事哪些活动
    根据规定,禁止令规定禁止从事的特定活动,主要根据犯罪活动性质来确定。专门设公司进行犯罪活动的,将在禁止令中禁止其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证券犯罪、贷款犯罪、票据犯罪、信用卡犯罪等金融犯罪的,禁止从事证券交易、申领贷款、使用票据或者申领、使用信用卡等金融活动。罪犯在附带民事赔偿中没有兑现赔偿、违法所得未追缴或退赔到位,或者罚金尚未足额缴纳的,禁止从事高消费活动。禁止进入哪些场所一、夜总会、酒吧、迪厅、网吧等娱乐场所。二、未经批准,禁止进入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场所,比如球赛、演唱会等。三、禁止进入中小学校区、幼儿园及周边地区,确因本人就学、居住等原因除外。四、其他确有必要禁止进入的区域、场所。禁止接触哪些人群一、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二、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证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三、未经对方同意,禁止接触控告人、批评人、举报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2023-05-01
    492人看过
  •  禁止令的法律意义是什么
    本文介绍了禁止令的立法价值,包括:1、禁止令是刑罚立法趋于科学化的结果;2、禁止令制度有利于实现刑罚个别化行刑个别化;3、禁止令制度是行刑社会化立法深入的体现。其中,第一点提到禁止令是刑罚立法趋于科学化的结果,第二点提到禁止令制度有利于实现刑罚个别化行刑个别化,第三点提到禁止令制度是行刑社会化立法深入的体现。禁止令的立法价值包括:1、禁止令是刑罚立法趋于科学化的结果。所谓社区刑罚,是将罪犯留在社区内接受教育矫正的各种刑事处遇措施的总称。禁止令对象所适用的管制和缓刑属于社区刑罚,其中管制属于非监禁性刑种,缓刑则属于监禁刑替代措施,两者均体现了以社区为本的行刑社会化理念。由于社区刑罚属于开放性处遇,因此其执行制度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以缓刑为例,西方国家的缓刑制度发展得较为成熟,常常与具有保安处分性质的保护观察制度相结合,我国禁止令颁布之前的缓刑制度与之相比,主要在附加性的缓刑指示、缓刑负担、缓
    2023-09-01
    365人看过
  • 离婚法院的禁止令是什么
    禁止令是指由法官签发的令状,主要是禁止被告为一定的行为,禁令救济的具体体现。民事禁止令通常在家庭暴力、子女虐待等类型的案件中下达,主要用来确保受害人的人身安全,同时,禁止令也可用来禁止邻居间的恶劣纠纷。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禁止令的期限,既可以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相同,也可以短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但判处管制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三个月,宣告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二个月。禁止令的执行期限,从管制、缓刑执行之日起计算。一、离婚诉讼中的禁止令涉及到哪些方面意见稿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民事案件,应当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受害人
    2023-03-20
    446人看过
  • 民事禁止令的作用
    禁止令是新增的一种对犯罪分子的行为规范。所谓“禁止令”就是对于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对于违反禁止令但情节并不严重的犯罪分子,由负责执行禁止令的社区矫正机构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处罚。如果情况严重的,比如3次以上违反禁止令的或者因违反禁止令被治安管理处分后再次违反禁止令的等,则由法院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法院民事禁止令格式是什么法院民事禁止令格式没有统一的标准,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书写。“临时禁止令”“临时禁止令”(TemporaryOrder,即TOR)是企业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申请的一种保障措施。它在做出前不需要通知对方,只需要申请方提供证据证明如果不采取该种保护措施,企业将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失和打击,而这种损失和打击是不可能通过赔偿就挽回的。比如一座有纪念意义的房子就要被卖掉,权利方就可以申
    2023-07-21
    184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当发生家庭暴力行为时,受害人及其亲属应当及时向有关机构反映情况。 对家庭成员实施家暴行为,受害方或亲属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应当到现场进行调查,根据其受害者的受伤情况,及时将受害者送至医院治疗;对于实施家暴者,... 更多>

    #家庭暴力
    相关咨询
    • 管制缓刑禁止令制度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08
      一、“禁止令”有助于刑罚的实施、预防犯罪的发生 “禁止令”并不是一种新刑种、新刑罚,而是辅助并监督管制这种非监禁性刑事处罚和缓刑制度顺利实施的措施。 通过相关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禁止令”的具体内容主要是根据犯罪的原因、性质、手段等因素确定的,且对于犯罪分子有明确的针对性。“禁止令”的实施实际上恰恰是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以强制的手段矫正部分特定的犯罪行为。同时,通过“禁止令”的形式将犯罪人员与可能诱
    • 2022年刑事禁止令的概念是什么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2-06
      1、刑事禁止令,是指“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但由于法律规定的模糊性,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具体适用刑事禁止令时会遇到一些实践难题。 2、刑事禁止令是在社会形势不断变化,全社会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深入、人权观念不断得以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得到积极回应的社会背景下提出来的。这项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补
    • 刑事禁止令与职业禁止有什么区别?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25
      由职业禁止与禁止令的内容可以看出,职业禁止是一种预防性措施,其目的主要是预防犯罪分子重蹈覆辙,再次实施利用职业便利的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故职业禁止在于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职业资格、条件从而实现预防相关犯罪的目的。而禁止令是一种刑罚执行监管措施,其目的主要是保障非监禁刑罚的顺利实施,具体就是保障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缓刑考验期限内避免出现违反“三个禁止”的
    • 发布禁止令管制缓假释刑的相关规定有什么?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01
      对假释罪犯适用禁止令是预防其再犯罪的客观需要。刑法修正案(八)完善了假释的实质条件,即将刑法第81条第1款中的“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修改为“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从而更明确地规范了假释这一关键性条件。决定是否假释要对罪犯假释后是否“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作出判断,但这种预判并不能完全保证假释罪犯在考验期限内不再犯罪,而对假释罪犯在考验期限内仅仅实行社区矫正还远远不能预防其再犯罪,必须辅之以其他有针
    • 禁止令管制缓假释刑是怎样的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6-14
      对于执法行为而言,法无授权不可为。适用禁止令,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而法律对假释的人犯,没有规定可以适用禁止令。 法条链接:《刑法》 一、第三十八条【管制的期限与执行机关】 1、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2、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3、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4、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