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实现,而不是劳动成果的给付。劳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体能与智能发挥的过程,有的劳动直接创造价值,有的劳动在间接地实现价值;有的劳动成果当时就能衡量,有的劳动成果则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看到。因此,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确立劳动关系,使劳动过程得以实现。劳动者完成劳动过程后,应当得到的是劳动报酬,而不是劳动成果的给付。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条【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第十二条【劳动合同的种类】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破坏他人劳动成果,发生的行为怎么处理
毁坏别人的劳动成果,其行为涉嫌故意损毁财物,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的行为,依法应给予治安行政处罚。如果毁坏的物品价值超过五千元,或者有其它严重的情节,其行为就涉嫌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罪,依法要追究刑事责任。
-
劳动者能否要求支付劳动报酬的25%作为补偿
227人看过
-
用人单位能否以保守商业秘密为由,不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给劳动者
268人看过
-
劳务派遣成为劳动者不能说之痛
389人看过
-
企业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作为劳动者应该怎么做?
215人看过
-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的什么行为?
248人看过
-
劳动者缘何“不知”为谁工作?
188人看过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
法院结果不作为还不付给劳动者工资怎么办重庆在线咨询 2023-07-191、如果基层法院执行不作为,建议申请提级执行; 2、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2012修正)第二百二十六条【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
公司劳动者不出庭能否作为劳动争议的证据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23单位缺席的情况下,仲裁员应在坚持中立原则的基础上理性对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进行自由判断并形成确信,也就是对证据进行实质性的审查,以此认定案件事实并作出裁判。
-
用人单位能否以保守商业秘密为由,不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给劳动者湖南在线咨询 2023-02-17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之后,用人单位应当将劳动合同文本及时交付劳动者,并由其签收;同时,用人单位应妥善保管己方留存的劳动合同,并及时建立职工名册备查。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已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因此,当用人单位以劳动合同中存在商业秘密为由拒不向劳动者提供书面劳动合同的,则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书面劳动合同,涉密部分可与劳动者另行签订保密协议。
-
为什么企业的员工都是成为劳动者海南在线咨询 2023-07-211、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两大类; 2、传统的劳动分类方法置疑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因为人的内在存在主要矛盾即人的意识主体与生命本体间的矛盾。人的任何行为都是这对矛盾的外在化,都是他们的综合性结果。体力与脑力的劳动是指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没有完全分割体力或者脑力劳动。这在表述上不等于两者的分隔,恰恰是两者的实践上的统 一,这源于概念与实践本身的关系。劳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