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角度下欺诈和诈骗之间的核心区别
欺诈与诈骗的区别有5点,分别是:
1.目的不同。诈骗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民事欺诈的直接目的是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最终目的是通过履行合同获得经济利益;
2.手段不同。民事欺诈只有辅助欺骗行为,诈骗有核心欺骗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人实施的欺骗行为是订立合同的辅助手段,可称为辅助欺骗行为,行为人与他人签订、履行合同本身不是欺骗;
3.法律关系不同。民事欺诈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诈骗行为人与对方当事人之间不因诈骗行为而形成合同关系;
4.民事救济的可能性不同。因民事欺诈造成他人经济损失,被欺诈的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获得救济。诈骗行为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往往采用隐匿身份、住址等方式致使双方不能形成民事法律关系,被害人无法通过民事诉讼途径主张权利;
5.法律后果不同。诈骗行为应受法律制裁,民事欺诈受民法调整。
二、如何举报商家欺诈行为
一般是适用在与商家沟通协商无果的情况。可以向工商部门或者消协投诉。主要的投诉方法有:
1.信函式:主要适用于消费者距投诉单位远的情况,缺点是解决问题的时间可能长些。
2.来访投诉:消费者最好把有关样品带去,这种方式比较直观,能够较好地解决问题。
3.电话投诉:这种方式便于有关部门及时掌握市场伪劣商品出现的情况。
4.网上消费诉求:可通过中国消协在线网站和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协会诉说你消费过程中遇到的麻烦,获取维权帮助。
另外,想要投诉的,材料要完备:
1.投诉时向受理部门写出文字材料,提供购货时的发票或售货凭证。
2.文字材料应注明购货或接受服务的年月日,与购货或接受服务的项目;写明投诉人和被投诉人的相关信息;写明受损害的事实,所购商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价格、生产单位及与责任人交涉的经过。
三、欺诈的构成要件
1.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欺诈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陈述是虚伪的,并会导致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纵这种结果的发生。
2.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指欺诈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是构成欺诈行为的两个方面。
-
法律视角下如何判别欺诈行为
500人看过
-
如何从法律角度区别骗取出口退税罪和诈骗罪
236人看过
-
合同违约与合同欺诈的区别:从法律角度分析
133人看过
-
法律角度下的轻微伤和轻伤的区别
497人看过
-
从刑事辩护的角度看诈骗犯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
480人看过
-
欺诈行为和胁迫行为之间的区别
120人看过
-
欺诈和诈骗的区别:如何鉴别?江苏在线咨询 2024-12-211、欺诈是一种民事行为,通常指通过夸大事实或虚构事实来欺骗他人,以创造履行能力并诱使其订立合同,从而达到谋取利益的目的。例如,以次充好的消费欺诈行为。 2、《刑法》对诈骗罪的目的有明确的定义,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体而言是行为人不打算付出任何代价或做出任何劳务,仅通过取得对方信任而非法占有财物。虽然民事欺诈在客观上表现为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但其欺诈行为仍在民事法律关系范围内,因此应由民事法律和政
-
欺诈行为和胁迫行为之间的区别青海在线咨询 2021-03-31第三人实施的欺诈或者胁迫行为,使一方当事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进行的法律行为,如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行为存在,受欺诈或者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该法律行为。该法律行为在撤销之前,该法律行为有效。一旦请求撤销之后,该法律行为自始无效。故第三人实施的欺诈或者胁迫行为,对于受欺诈或者胁迫方而言,就是一种相对无效的法律行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
-
欺诈和诈骗分别怎么区分?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11诈骗和欺诈法律上的区分: 1.目的不同。诈骗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欺诈的目的是与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获取不正当利益。 2.故意内容不同。诈骗的故意是实质故意,欺诈的故意却不要求深入认识到社会危害性。 3.位阶不同。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不是对立、非此即彼的关系,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
-
欺诈与欺骗显失公平之间有什么区别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10重大误解与欺诈的区别。重大误解与欺诈都包含了表意人的认识错误问题,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误解一方陷入错误认识是由于其自己的过失(非故意)造成的,而非受欺诈的结果;在欺诈的情况下,受欺诈人陷人错误认识是由于他人实施欺诈行为而诱使自己作出非真实的意思表示,而非自己的过失造成的。
-
淘宝诈骗和三角盗窃的区别新疆在线咨询 2021-11-20因为诈骗罪和盗窃罪属于两种不同的犯罪类型,所以需要严格区分。第一,并非只要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然后获得财产,就会成立欺诈罪,因为盗窃者也可能实施欺诈行为。其次,并不是只要行为人使用欺骗手段,导致对方将财产转移给自己或者第三人,就会成立诈骗罪,因为盗窃罪也有间接正犯,盗窃者完全有可能利用没有处分财产权限或者地位的人获得财产。三角诈骗是指在诈骗罪中,受骗者和受害者不是同一人的现象。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