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人在假想防卫时是否违反法律?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5 22:00:12 219 人看过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比如媒体报道的这起案件,不法侵害客观上并不存在,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见义勇为的目的进行“防卫”,并且造成无辜者的损害结果,构成假想防卫。

行为人构成犯罪吗

本文认为,赵某挪用土地征地补偿款垫付的“复垦费”是土地管理部门审批该项目的一项收费,他的行为不能认定为“归个人使用”,赵某的行为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首先,赵某身为村支书,为使本村“旧村改造”项目顺利实施,尽快拿到土地管理部门的审批手续,实现土地变更产权之目的,经与其他支委商议,集体决定由村委会垫付土地管理部门要求缴纳的“复垦费”,在该项目顺利实施后,由开发商结合无证农户将此款收回,是为了本村集体利益。调查中也未发现支书赵某和其他村干部在该村开发中有个人谋利行为。

其次,村民违法占地已持续了若干年,对村民违法占地给予行政处罚本应是土地管理部门的职责,赵某没有代为收缴罚款的义务。但土地管理部门依职权对本应由自己履行的职责,在赵某办理村项目建设土地征用、变更审批手续有求于土地管理部门的情况下,让赵某先收缴该笔罚款再办理审批手续,对赵某负责的项目形成了阻力,赵某是不得已而为之。这笔“复垦费款”实际上就是土地管理部门审批该项目的收费,不过是换了一个说法而已,使形式上更合法。

最后,90多户相对于全村农户来说属于“个别人”,但不是《刑法》第384条规定的“个人”,对法律的解释和理解要遵循同一性的原则,不能随意扩大其内涵和外延。综合上述主客观情况和法律规定,赵某的行为不能认定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所以不应认定其涉嫌挪用公款罪。但赵某的行为违反有关财经纪律,应移送有关部门给予其党政纪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09: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土地管理相关文章
  • 什么样的行为构成假想防卫
    一、什么样的行为构成假想防卫(1)不法侵害行为的实际不存在。这是假想防卫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假想防卫行为区别于正当防卫和其他防卫错误的关键。所谓假想防卫,顾名思义,就是假设的想象的防卫而非真正的防卫,何以如此,是因为不法侵害并不实际存在,当然也毋须实施防卫行为,如果不法侵害现实存在,且正在进行当中,那也就具备了正当防卫的法定前提,任何公民都有权实行必要的防卫行为,自然也就不存在假想防卫的问题,除了正当防卫之外,防卫时间错误、防卫对象错误以及防卫过当等,都是在不法侵害确实存在的条件下,在实行正当防卫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主客观不一致现象,与假想防卫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不同的。(2)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防卫意图。这是假想防卫在主观上的必备条件。这种防卫的意图来源于行为人主观上判断错误,如果行为人明知不法侵害并不存在,也就不会产生防卫意图,假想防卫当然也就不会发生。如果行为人一方面假想不法侵害已经到来,另一
    2023-04-27
    256人看过
  • 正当防卫把人打死了,是否是违法行为
    看情况。在一般正当防卫的情形下,因为正当防卫而杀人,构成防卫过当的,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一般会减轻或免除处罚。在特殊正当防卫的情况下,也就是针对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等行为做出的防卫,是不存在防卫过当的,即使是杀死人,此时也不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一、哪些情形属于规定的防卫过当以下情形属于防卫过当:1、防卫人明知自己的防卫行为会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损害,为了达到正
    2023-04-07
    288人看过
  • 防卫行为与伤亡:防卫人的法律责任
    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防卫人为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服刑事责任。其次,如果防卫行为超出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根据防卫行为的性质,认定故意伤害罪等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最后,当防卫人所面对的是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时,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应认定防卫人防卫过当,其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行为如何认定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无限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
    2023-07-17
    100人看过
  • 假想防卫事前防卫事后防卫的法律责任分别是怎样的
    一、假想防卫事前防卫事后防卫的法律责任分别是怎样的?(1)假想防卫应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2)事前防卫行为造成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事前防卫与假想防卫不同,前者是指不法侵害行为虽然尚未发生,但不是不可能发生,防卫人只是提前进行防卫。而后者是在根本没有发生也不可能发生不法侵害的情况下,主观臆想有不法侵害行为而实施防卫行为。(3)事后防卫,不是正当防卫,应当按照故意犯罪处理。二、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1、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3、主观条件:具有防卫意识。4、对象条件:针对侵害人防卫。5、限度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三、假想防卫的辩护词应该怎么写?(一)标题。可写“关于×××(人)××××案的辩护词”。(二)前言交代辩护人的合法地位。同时简要说明辩护人事前进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阅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会见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师)。
    2024-02-05
    388人看过
  • 假想防卫是否故意犯罪,假想防卫可以过失犯罪论处。
    一、假想防卫是否故意犯罪“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由此可以看出,故意犯罪是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为前提条件的,而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又是以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具有危害社会的性质为重要内容的。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当然也就不可能明知此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也就不可能构成故意犯罪。在假想防卫的情况下,行为人对他人实施的防卫行为虽然是故意行为,但这种故意是建立在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认识错误的基础之上的,即行为人自以为自己的行为是对不法侵害的反击,是一种对社会有益的
    2024-01-17
    289人看过
  • 违反消防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单位违反《消防法》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1)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2)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3)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4)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5)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6)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7)对火灾隐患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通知后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对个人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个人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个人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以及个人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无论是单位或者个人,做出违法上述
    2023-02-16
    379人看过
  • 违反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进行提前防卫
    只是口头对当事人进行威胁,没有采取具体行动的,不得提前进行正当防卫。持刀等凶器进行威胁,则提前采取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时间条件,正当防卫是为制止不法侵害而采取的还击行为,必须面临首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才能实行。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成立的具体条件内容如下:1、意图一定是有正当合理的,包括国家的、公共的利益、自己或别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2、起因一定是有不法侵害行为存在;3、一定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防卫;4、对象一定是针对进行侵害行为本人的人身或财产实行防卫,不可以针对第三人;5、不可以超过范围的限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
    2023-08-12
    312人看过
  • 假想防卫案例:假想防卫的构成与量刑
    一、基本案情介绍:陈某某从浙江省到广东省新会县会城镇经营眼镜生意。1992年3月26日上午8时许,陈某某身带1.1万余元和旅行袋,前往新会车站乘车。途经会城镇白石桥附近时,遇见正在该处执勤的便衣民警谢某某和阮某某。谢、阮二人见陈某某行迹匆匆,觉得可疑,便上前拉住陈的旅行袋要进行检查,陈某某不允。在纠缠中,阮某某表明自己的身份,并将公安局工作证在陈某某眼前晃了一下,但陈某某仍拒绝接受检查。谢、阮二人更觉可疑,便强行将陈拉入城西管理区老人之家内进行检查。因陈某某依然拒绝检查并不断挣扎,谢、阮二人便对他殴打,又用手铐将他的双手扣上。随后,谢、阮二人在陈某某的身上及旅行袋内搜出证件、眼镜和小刀等物,并把小刀打开放在台面,要继续检查陈的下身。陈某某提出要到公安局或派出所才让搜查,谢、阮二人不予理睬,强行要解开陈的裤带检查。陈某某误认为谢、阮二人是歹徒,要抢他藏在小腹部的1.1万多元,便乘谢、阮二人不
    2023-04-13
    414人看过
  • 假想防卫可能是意外事件吗,假想防卫的特征
    一、假想防卫可能是意外事件吗假想防卫可能是意外事件,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如果他人尚未着手实行不法侵害,行为人预先加以打击,属于“事先防卫”。二、假想防卫的特征(1)不法侵害行为的实际不存在。这是假想防卫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假想防卫行为区别于正当防卫和其他防卫错误的关键。所谓假想防卫,顾名思义,就是假设的想象的防卫而非真正的防卫,何以如此,是因为不法侵害并不实际存在,当然也毋须实施防卫行为,如果不法侵害现实存在,且正在进行当中,那也就具备了正当防卫的法定前提,任何公民都有权实行必要的防卫行为,自然也就不存在假想防卫的问题,除了正当防卫之外,防卫时间错误、防卫对象错误以及防卫过当等,都是在不法侵害确实存在的条件下,在实行正当防卫的过程
    2024-02-02
    381人看过
  •  假想防卫的定义与适时防卫的定义
    该段内容讲述了假想防卫和防卫不适时两种情况。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错误地认为存在非法侵害,实施防卫行为,但最终导致损害的行为。防卫不适时是指在不法侵害行为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的情况下,对不法侵害者实行的防卫行为。总的来说,防卫不适时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不具备正当防卫的性质,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区别: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错误地认为存在非法侵害,从而实施防卫行为,但最终导致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防卫不适时,是指在不法侵害行为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的情况下,对不法侵害者实行的防卫行为。总的来说,防卫不适时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因而不具备正当防卫的性质,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假 想 防 卫 与 防 卫 不 适 时 的 区 别假想防卫与防卫不适时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指在面临非法侵
    2023-09-11
    58人看过
  • 正当防卫是否可以包括反杀行为?
    反杀算防卫过当与否,要根据具体的案情判断。如果是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属于正当防卫,如果不是则构成防卫过当。正当防卫属于正当行为中之一种,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怎样界限正当防卫与非正当防卫从总的来讲,符合正当防卫条件的,就是正当防卫行为,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的,就是非正当防卫的行为。而怎样具体划分正当防卫与非正当防卫的界限,并正确认定和处理非正当防卫行为,在实践中也还存在许多认识问题与实际问题,值得在理论上加以研究和探讨。非正当防卫行为,主在有防御行为、假想防卫、事前防卫、防卫挑拨、防卫不适时、防卫过当、逆防卫、无限防卫等等。下面将对相关行为进行阐述。(一)假想防卫假想防卫是指一个人由于想象和推测,在认
    2023-07-17
    112人看过
  • 简析假想防卫
    第三者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1)不法侵害行为的实际不存在。所谓假想防卫,顾名思义,就是假设的想象的防卫而非真正的防卫,何以如此,是因为不法侵害并不实际存在,当然也毋须实施防卫行为,如果不法侵害现实存在,且正在进行当中,那也就具备了正当防卫的法定前提,任何公民都有权实行必要的防卫行为,自然也就不存在假想防卫的问题,除了正当防卫之外,防卫时间错误、防卫对象错误以及防卫过当等,都是在不法侵害确实存在的条件下,在实行正当防卫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主客观不一致现象,与假想防卫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不同的。(2)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防卫意图。这是假想防卫在主观上的必备
    2023-06-11
    105人看过
  • 浅谈假想防卫
    犯罪构成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基于认识错误而对本不存在的不法侵害实施的防卫行为。这种行为具有不法侵害事实的不存在性,主观目的的正当性和行为结果的危害性三个特征。假想防卫不能构成故意犯罪,但是有可能构成过失犯罪,也有可能不负刑事责任。【文章导航】一、假想防卫的性质、特征二、假想防卫的范围三、假想防卫的主观方面假想防卫指本来不存在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行为人误以为存在着该条件,进而实施了所谓的防卫行为。假想防卫与正当防卫具有相同的行为目的,所以其与正当防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讨论假想防卫的问题,需要建立在准确把握正当防卫的基础之上。同时假想防卫又是基于对客观事实的错误认识,因而对于假想防卫的归责问题研究,又与对事实的认识错误之处理原则密不可分。假想防卫的性质、特征假想防卫与正当防卫有着本质上的差别,然而其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又依附于正当防卫。两者之间的不同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
    2023-04-25
    207人看过
  • 假想防卫行为认识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假想防卫是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如果他人尚未着手实行不法侵害,行为人预先加以打击,属于“事先防卫”。如甲、乙在激烈争吵之后,甲看见乙扛着锄头朝他家走来,便绕到乙的背后,一石头将其砸伤或砸死。乙朝他家走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有不法侵害的意思,来打架滋事,但是乙还在路上,尚未开始实施伤害行为,不属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甲属于事先防卫,不成立正当防卫。另一种可能是乙根本无不法侵害的意思,不过是路过而已,那么,甲属于假想防卫。一、假想防卫的特征(1)不法侵害行为的实际不存在。这是假想防卫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假想防卫行为区别于正当防卫和其他防卫错误的关键。所谓假想防卫,顾名思义,就是假设的想象的防卫而非真正的防卫,何以如此,是因为不法侵害并不实际存在,当然
    2023-03-26
    280人看过
换一批
#土地管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土地管理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关于土地权属、利用、保护、开发、利用的监督等的一系列措施、办法的总称。土地管理包括土地登记工作,如土地总登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及注销登记;土地调查和统计工作;地籍档案管理;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和土地利用规划... 更多>

    #土地管理
    相关咨询
    • 假想防卫与事前防卫的行为是违法的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2-12
      假想防卫与事前防卫的行为是违法的,只有在确定他人实施的行为会给自己造成侵害,此时才可以采取合适的方法正当防卫,任何的事前防卫或者是假想防卫的行为,由于会损害到他人的权益,故此是违法的,此时被防卫的对象,可以提出民事赔偿的请求。
    • 对正当防卫能否进行假想防卫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23
      对假想防卫是不能进行正当防卫的。在假想防卫的司法认定中,如果行为人的这种认识错误能够避免,对行为人应当按过失犯罪处理;如果这种错误不可避免则不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能否追究其他法律责任还需研究。
    • 假想防卫致死罪是违反刑法规定的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2-13
      行为人的假想防卫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应当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对其处以乡音高的刑事处罚。我国《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对假想防卫能否进行正当防卫,法律有哪些规定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8-25
      对假想防卫是不能进行正当防卫的。在假想防卫的司法认定中,如果行为人的这种认识错误能够避免,对行为人应当按过失犯罪处理;如果这种错误不可避免则不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能否追究其他法律责任还需研究。
    • 行为人假想防卫定罪吗,怎么规定
      宁夏在线咨询 2023-11-19
      假想防卫可以过失犯罪论处。在假想防卫案件中,由于过失而造成危害后果的,只有刑法分则中明文规定处罚这种过失行为时,行为人才承担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否则,即使因过失导致了一定的危害后果,也不应要求行为人承担刑事方面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