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以根据哪些标准立案涉嫌挪用公款
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有: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二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卫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二、挪用公款罪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挪用公款罪的表现形式有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挪用公款罪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其中包含三个要件:
1.行为人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即行为人未经合法批准而擅自将公款移作他用。
2.行为人利用了职务之便。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利用其主管、管理、经手公款的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
3.行为人挪用的公款是归个人使用的。所谓归个人使用,既包括由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由挪用者交给、借给他人使用。
三、挪用公款能否缓刑
对下列挪用公款犯罪分子可不适用缓刑:
1.犯罪行为使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2.没有退赃,无悔改表现的;
3.犯罪动机、手段等情节恶劣,或将赃款用于走私、赌博等非法活动的;
4.属于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或有数罪的;
5.曾因经济违法犯罪行为受过行政处分或刑事处罚的;
6.犯罪涉及的财物属于特定款物,情节严重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n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
涉嫌挪用公司资金,案件立案调查
247人看过
-
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挪用公款罪怎么处罚
333人看过
-
涉嫌挪用公款被查处
169人看过
-
公款挪用案件需要满足哪些标准才能立案
97人看过
-
涉嫌挪用公款被拘留是否可以放人
82人看过
-
涉嫌挪用公款应该符合什么条件才能立案
487人看过
-
挪用特定款物罪立案标准根据什么立福建在线咨询 2021-10-10挪用于救灾、应急保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金,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追诉:(1)挪用特定金额在5千元以上的;(2)国家和人民直接经济损失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3)未达到上述金额标准的,多次挪用特定金额的,或者造成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严重困难的;(4)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5)其他造成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严重损害的情况。
-
涉嫌挪用了公款了,挪用公款判刑罚金标准是哪些?安徽在线咨询 2023-04-0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第三百八十四条还规定: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根据上述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没有财产刑
-
挪用公款200万涉嫌哪些罪?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08根据刑法第384条第1款的规定,挪用公款罪的量刑幅度及处罚方法是: 1.犯挪用公款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3.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
公司涉嫌行贿立案标准有哪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0-25公司行贿的,可能构成单位行贿罪,此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单位行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 2、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的; (2)向3人以上行贿的; (3)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行贿的; (4)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
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有哪些私人挪用公款罪刑事案件河北在线咨询 2021-11-17私营企业不涉及挪用公款罪,私营企业为职务侵占罪。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起诉标准的规定(二)》,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财产。金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