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贷款抵扣购房款的协议有效吗?
贷款抵扣购房款协议是否有效,主要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我国法律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以下条件时,有效:
1、第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第二,意思表示真实;
3、第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因此,如果该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并且该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时,该协议即为有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贷款协议纠纷找律师有什么用?
1、了解法律规定:律师可以协助您了解有关贷款协议纠纷的法律规定,并为您提供针对个人情况的专业意见和建议。
2、维护权益:律师可以帮助您维护自己的权益,防止和避免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
3、代为协商:律师可以代替您与对方协商解决纠纷,缩短纠纷处理的时间。
4、提供法律支持:如果纠纷升级到法院,律师可以代表您出庭,提供法律支持。
三、抵押贷款形式有哪些
抵押贷款又分最高限额抵押与传统抵押形式两种,最高额抵押,是指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协议,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以抵押物对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的债权作担保,是有别于传统抵押制度的新抵押制度,它与传统抵押制度相比,区别在于:
(1)最高额抵押所担保的债权为不确定债权;
(2)最高限额抵押所担保的债权通常为将来的债权;
(3)最高限额抵押必须预定最高限额外负担;
(4)最高限额抵押权不随主债权的转移而转移。最高限额抵押权虽然比传统抵押权的更具有独立性,但最高额抵押权仍属担保物,其设立方式,效力与传统抵押权并无本质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
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n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n(二)意思表示真实;\n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借名购房贷款协议是否有效?
336人看过
-
协议婚内贷款购房归一方所有,有效吗
292人看过
-
期房,贷款房,赠与协议有效吗
411人看过
-
双方协议房产抵押贷款是不是有效
474人看过
-
个人住房贷款贷款回购协议
290人看过
-
购房补充协议霸王条款有效吗
326人看过
-
购房贷款抵扣协议可以是否有效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14贷款抵扣购房款协议是否有效,主要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我国法律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以下条件时,有效: 第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意思表示真实; 第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因此,如果该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并且该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时,该协议即为有效。
-
二手房交易抵扣贷款协议有效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6-01贷款抵扣购房款协议是否有效,主要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我国法律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以下条件时,有效:第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第二,意思表示真实;第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因此,如果该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并且该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时,该协议即为有效。
-
-
贷款购买的房子可以贷款的抵押协议怎么写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06出借方:(以下简称甲方)承借方:(以下简称乙方)房屋抵押协议书怎么写要知道现甲方借款给乙方,为避免不必要有损失和风险,约束双方共同遵守诚信,现甲、乙双方一起协商同意,并签订以下借款协议。 一、借款金额、利息及期限:甲方一次性借款现大写人民币:元(小写人民币元)给乙方,借款期限为一年(年月至年月日)。借款期内不计利息。一年期满,乙方应一次性将借款归还甲方。 二、其它事项:为了该协议更充分的具有法律效
-
回扣条款回扣协议有效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12-23回扣是指在商品或者劳务买卖中,卖方从买方支付的价款中退回给买方或者买方经办人的款项。不存在合法的回扣,收受回扣都是违法的,《刑法》第163条第2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公司、企业、单位人员受贿罪论处”。 同时《刑法》第385条第2款也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