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法律知识大全劳动者在何种情况下才能被认定为工伤,工伤鉴定的标准、工伤等级鉴定、工伤鉴定的程序、工伤赔偿标准、工伤鉴定是如何收费的、工伤鉴定的范围,工伤鉴定的法律依据、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工伤鉴定的管辖权等等【劳动工伤的含义】劳动工工伤鉴定法
工伤鉴定法律知识大全劳动者在何种情况下才能被认定为工伤,工伤鉴定的标准、工伤等级鉴定、工伤鉴定的程序、工伤赔偿标准、工伤鉴定是如何收费的、工伤鉴定的范围,工伤鉴定的法律依据、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工伤鉴定的管辖权等等【劳动工伤的含义】劳动工工伤鉴定法律知识大全
劳动者在何种情况下才能被认定为工伤,工伤鉴定的标准、工伤等级鉴定、工伤鉴定的程序、工伤赔偿标准、工伤鉴定是如何收费的、工伤鉴定的范围,工伤鉴定的法律依据、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工伤鉴定的管辖权等等
【劳动工伤的含义】
劳动工伤,又称为职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劳动工伤的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
工伤认定办法
【工伤鉴定的收费标准】
全国各地工伤鉴定的收费标准
【劳动工伤的认定】
1、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工伤主要有以下类型:
1、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1、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1、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1、4患职业病的;
1、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1、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1、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2、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2、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3、但是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3、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3、2醉酒导致伤亡的;
3、3自残或者自杀的。
【工伤认定中的职业病】
职业病就是指《职业病防治法》中授权卫生部会同劳动保障部制定的职业病目录中的疾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这一规定,结合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适用范围的有关规定,条例中规定的患职业病的,主要是指条例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工伤认定的申请时限为多少?哪些人可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提交哪些材料?】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的有关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期限是多长?】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所在单位。
【什么是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者因工负伤或非因工负伤以及疾病等原因,导致本人劳动与生活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根据用人单位、职工本人或者亲属的申请,组织劳动能力鉴定医学专家,根据国家制定的标准,运用劳动保障的有关政策,运用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确定劳动者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一种综合评定的制度。
【工伤职工在什么情况下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的有关规定,工伤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首先,应该经过治疗后,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样便于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聘请的医疗专家对伤情进行鉴定;第二是职工经工伤治疗后,发现因工伤的原因造成职工身体上的残疾;第三是工伤职工的残疾影响到职工本人的劳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工伤职工应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谁有权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或者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劳动能力鉴定应按照什么标准进行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是劳动能力鉴定时所依据的的尺度,是确定工伤职工伤残等级的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我国目前实施的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1996年国家发布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1996),这是工伤鉴定的国家标准,标准共分十级,其中,符合标准一级至四级的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的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的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对于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后的劳动能力鉴定,是以《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劳社部发〔2002〕8号)作为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
相关文章
伤残鉴定和后续治疗费能否同时申请鉴定
宁波市工伤鉴定(伤残鉴定)(劳动能力鉴定)业务流程
拇指关节离断一前足缺失肩肘腕关节之一损伤尘肺期工伤鉴定七级
特别推荐
四肢及关节伤残及工伤伤残级别待遇表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享有那些待遇
工伤鉴定常见问题解答
1、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如何申请?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2、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提交哪些材料?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工伤认定决定是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的规定,确定职工受伤或者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范,是否符合工伤的基本条件的书面决定。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是指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到工伤保险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过程中,由医院记载的有关工伤职工的病情、病志、治疗情况等资料。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据此审查工伤职工的伤情是否处于稳定状态,能否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3、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如何划分?
工伤等级划分为1—4级者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5—6级者属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7—10级者属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4、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期限有何规定?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和个人。
5、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怎?办?
申请鉴定的单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如果申请人超过了15日才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上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可以以超过时效为由不予受理。同时,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是不可诉的。
6、什?是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者因工负伤或非因工负伤以及疾病等原因,导致本人劳动与生活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根据用人单、职工本人或者亲属的申请,组织劳动能力鉴定医学专家,根据国家制定的标准,运用劳动保障的有关政策,运用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确定劳动者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一种综合评定的制度。
7、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是什??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
8、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后的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是什??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劳社部发〔2002〕8号)。
9、工伤职工在什?情况下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1条的有关规定,工伤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首先,应该经过治疗后,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样便于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聘请的医疗专家对伤情进行鉴定;第二是职工经工伤治疗后,发现因工伤的原因造成职工身体上的残疾;第三是工伤职工的残疾影响到职工本人的劳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工伤职工应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10、劳动能力鉴定的内容有哪些?
具体来说,劳动能力鉴定的内容有以下几项:
1、配置辅助器具的确认;
2、工伤职工工伤与疾病因果关系的鉴定;
3、工伤职工劳动功能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4、工伤职工生活功能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5、停工留薪期延长确认;
6、供养亲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能力鉴定事项。
-
商标侵权法律知识梳理
227人看过
-
征地公告的法律知识梳理
266人看过
-
工伤鉴定、劳动鉴定与伤残鉴定相关法律知识
364人看过
-
非工伤劳动力鉴定标准梳理
340人看过
-
法医临床鉴定法律知识
291人看过
-
存单质押贷款的知识梳理
147人看过
直系亲属一般指的是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血缘联系的亲属,其中包含有配偶、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等等,如果养父母因为收养、或者抚养关系也能成为直系亲属的关系,例如收养人与收养的... 更多>
-
工伤伤残鉴定的基本知识天津在线咨询 2021-03-23摘要:工伤鉴定标准作为工伤认定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一直都受到很多人的关注。那么,什么是工伤鉴定呢?工伤鉴定标准有哪些呢?工伤鉴定需要经历那些程序呢?或许还有很多人并不是清楚吧,下面由小编为您详细介绍,请看下文。 网友提问: 各位老大,我父亲在今年7月30日去北京出差,于7月31日早上8点多因心脏病去世!(他自己一个屋,早上6点43我母亲给其打电话时还很好,但是7点30同去的人打电话一直未接,到8点1
-
工伤鉴定需要专业知识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2-08劳动能力鉴定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提问太过于专业,建议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准。《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八条〔提出申请〕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时限自作出工伤认定结论之日起最长不超过2年。工伤职工本人无法提出申请的,可由其近亲属代为提出。
-
法律知识案例文章工伤一般鉴定流程有哪些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28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之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
私下进行伤残鉴定法律怎么样的知识贵州在线咨询 2023-08-07劳动者自己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伤残鉴定的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颅骨骨折伤残鉴定知识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05申请鉴定,以鉴定结论为主 九级或十级 九级 1)癫痫轻度; 2)颅骨缺损≥25平方厘米,无功能障碍; 3)脑叶切除术后无功能障碍者; 4)第Ⅴ对脑神经眼支及第Ⅵ对脑神经麻痹; 5)发际边缘瘢痕性秃发或其他部位秃发,需戴假发者; 6)鼻或面颊部有明显畸形或〉3平方厘米的增生性瘢痕; 7)颈部瘢痕畸形; 8)全身瘢痕面积30% ̄39%; 9)鼻再造术后; 10)睑外翻,唇外翻植皮术后; 11)一眼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