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法律知识梳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2 19:43:08 169 人看过

工伤鉴定法律知识大全劳动者在何种情况下才能被认定为工伤,工伤鉴定的标准、工伤等级鉴定、工伤鉴定的程序、工伤赔偿标准、工伤鉴定是如何收费的、工伤鉴定的范围,工伤鉴定的法律依据、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工伤鉴定的管辖权等等【劳动工伤的含义】劳动工工伤鉴定法

工伤鉴定法律知识大全劳动者在何种情况下才能被认定为工伤,工伤鉴定的标准、工伤等级鉴定、工伤鉴定的程序、工伤赔偿标准、工伤鉴定是如何收费的、工伤鉴定的范围,工伤鉴定的法律依据、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工伤鉴定的管辖权等等【劳动工伤的含义】劳动工工伤鉴定法律知识大全

劳动者在何种情况下才能被认定为工伤,工伤鉴定的标准、工伤等级鉴定、工伤鉴定的程序、工伤赔偿标准、工伤鉴定是如何收费的、工伤鉴定的范围,工伤鉴定的法律依据、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工伤鉴定的管辖权等等

【劳动工伤的含义】

劳动工伤,又称为职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劳动工伤的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

工伤认定办法

【工伤鉴定的收费标准】

全国各地工伤鉴定的收费标准

【劳动工伤的认定】

1、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工伤主要有以下类型:

1、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1、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1、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1、4患职业病的;

1、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1、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1、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2、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2、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3、但是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3、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3、2醉酒导致伤亡的;

3、3自残或者自杀的。

【工伤认定中的职业病】

职业病就是指《职业病防治法》中授权卫生部会同劳动保障部制定的职业病目录中的疾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这一规定,结合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适用范围的有关规定,条例中规定的患职业病的,主要是指条例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工伤认定的申请时限为多少?哪些人可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提交哪些材料?】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的有关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期限是多长?】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所在单位。

【什么是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者因工负伤或非因工负伤以及疾病等原因,导致本人劳动与生活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根据用人单位、职工本人或者亲属的申请,组织劳动能力鉴定医学专家,根据国家制定的标准,运用劳动保障的有关政策,运用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确定劳动者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一种综合评定的制度。

【工伤职工在什么情况下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的有关规定,工伤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首先,应该经过治疗后,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样便于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聘请的医疗专家对伤情进行鉴定;第二是职工经工伤治疗后,发现因工伤的原因造成职工身体上的残疾;第三是工伤职工的残疾影响到职工本人的劳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工伤职工应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谁有权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或者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劳动能力鉴定应按照什么标准进行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是劳动能力鉴定时所依据的的尺度,是确定工伤职工伤残等级的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我国目前实施的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1996年国家发布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1996),这是工伤鉴定的国家标准,标准共分十级,其中,符合标准一级至四级的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的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的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对于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后的劳动能力鉴定,是以《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劳社部发〔2002〕8号)作为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

相关文章

伤残鉴定和后续治疗费能否同时申请鉴定

宁波市工伤鉴定(伤残鉴定)(劳动能力鉴定)业务流程

拇指关节离断一前足缺失肩肘腕关节之一损伤尘肺期工伤鉴定七级

特别推荐

四肢及关节伤残及工伤伤残级别待遇表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享有那些待遇

工伤鉴定常见问题解答

1、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如何申请?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2、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提交哪些材料?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工伤认定决定是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的规定,确定职工受伤或者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范,是否符合工伤的基本条件的书面决定。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是指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到工伤保险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过程中,由医院记载的有关工伤职工的病情、病志、治疗情况等资料。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据此审查工伤职工的伤情是否处于稳定状态,能否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3、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如何划分?

工伤等级划分为1—4级者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5—6级者属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7—10级者属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4、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期限有何规定?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和个人。

5、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怎?办?

申请鉴定的单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如果申请人超过了15日才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上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可以以超过时效为由不予受理。同时,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是不可诉的。

6、什?是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者因工负伤或非因工负伤以及疾病等原因,导致本人劳动与生活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根据用人单、职工本人或者亲属的申请,组织劳动能力鉴定医学专家,根据国家制定的标准,运用劳动保障的有关政策,运用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确定劳动者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一种综合评定的制度。

7、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是什??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

8、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后的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是什??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劳社部发〔2002〕8号)。

9、工伤职工在什?情况下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1条的有关规定,工伤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首先,应该经过治疗后,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样便于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聘请的医疗专家对伤情进行鉴定;第二是职工经工伤治疗后,发现因工伤的原因造成职工身体上的残疾;第三是工伤职工的残疾影响到职工本人的劳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工伤职工应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10、劳动能力鉴定的内容有哪些?

具体来说,劳动能力鉴定的内容有以下几项:

1、配置辅助器具的确认;

2、工伤职工工伤与疾病因果关系的鉴定;

3、工伤职工劳动功能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4、工伤职工生活功能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5、停工留薪期延长确认;

6、供养亲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能力鉴定事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06: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直系亲属相关文章
  • 伤情鉴定标准等级梳理
    法律综合知识
    伤情鉴定标准等级: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是根据伤残的严重程度来判定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并无统一的鉴定标准。不同的对象不同事由导致的伤残适用不同的伤残鉴定标准。并且在我国并没有伤情鉴定统一的标准,不同的鉴定标准也不同。但是等级都是一级到十级。伤情鉴定是否有等级之分(一)轻微伤轻微伤是指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造成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害或者轻微功能障碍。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伤害,如:眼部外伤后肿成了熊猫眼严重影响了外观、跟别人打架被打掉一颗牙或者把鼻子打骨折或出血了等损伤就可以构成轻微伤。(二)轻伤轻伤是指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我们平时常见的一些骨折、砍伤之类的伤害,其实都属于轻伤的范围,一般来说,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
    2023-07-01
    272人看过
  • 2023工伤法律知识大全
    法律综合知识
    一、什么是工伤:工伤是指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劳动者在从事工作活动或者与工作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意外伤害和或者不良因素造成的职业病伤害。二、工伤的种类:1.按受伤程度分类:一般分为轻伤和重伤。也可分为(1)轻伤;(2)中度伤;(3)无生命危险的重伤;(4)有生命危险的重伤;(5)危重、存活和不明。2.按致伤因素分类:(1)机械性损伤:如锐器造成的切割伤和刺伤,钝器造成的挫伤,建筑物倒塌造成的挤压伤,高处坠落引起的骨折;(2)物理性损伤:如烫伤、烧伤、冻伤、电损伤、电离辐射损伤;(3)化学性损伤:如强酸、强碱、磷和氢氟酸等造成的灼伤。3.按受伤部位分类:可分为颅脑伤、面部伤、胸部伤、腹部伤和肢体伤4.按皮肤或粘膜表面有无伤口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5.按受伤组织和器官多寡分为单个伤和多发伤。三、《工伤保险条例》关于工伤认定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
    2022-12-07
    89人看过
  • 工伤鉴定有哪些基本知识
    工伤鉴定基本知识汇总一、概念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县以上委员会对其进行的评定伤残等级的行为。广义的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窄义的工伤鉴定指致残等级鉴定。劳动能力鉴定也称劳动鉴定,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工作中因种种原因造成劳动能力不同程度的损害,致使劳动者在部分、大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有关部门在医学方面对其做出的鉴别和评定。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只负责因工伤或因病而导致的劳动能力鉴定问题。致残等级鉴定也称工伤评残,是劳动鉴定委员会在劳动能力鉴定技术小组认为工伤职工丧失劳动能力,需要评残的基础上,依据《职工工伤和致残程度鉴定》,对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的职工伤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和依赖护理的程度作出的判别和评定。一共有十个级别。劳动鉴定与工伤评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性质上来说,劳动鉴定是工伤评残的基础。从程序
    2023-05-02
    322人看过
  • 工伤旧伤复发鉴定的相关知识
    一、受理条件(范围)1、工伤职工在评定伤残等级后,因伤情发生变化,需要继续进行工伤治疗的,可提出旧伤复发鉴定申请;2、在本市实行工伤保险统筹(即1993年8月1日,下同)前,因工负伤或者首次确诊为职业病的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籍的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在职职工或退休人员并已经劳动保障行政确认发出《变更老工伤人员支付待遇方式通知书》的,原工伤伤情或者职业病病情发生变化,需要继续进行工伤治疗的,可提出旧伤复发鉴定申请;3、在本市实行工伤保险统筹后,用人单位已参加工伤保险的因工负伤或者首次确诊为职业病的具有本市城镇常住户籍的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在职职工或退休人员,原工伤伤情或者职业病病情发生变化,需要继续进行工伤治疗的,可提出旧伤复发鉴定申请;4、职工退休后确诊为职业病并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的,被评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的,可提出旧伤复发鉴定申请;5、对法院、其他机关或者个人委托的旧伤复发鉴定作出
    2023-06-04
    83人看过
  • 法院通知开庭时间的法律依据梳理
    你好,不和子女一起生活的父母一方,根据收入状况分为: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数目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30%。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这里的“月总收入”指工资总额,包括工资、奖金等。可申请法院调查令来调查。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目可依当年的收入或同行业的年平均收入,参照确定。一般参照《道路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参照标准》来确定的年平均人收入、年平均生活费来作为依据。有特殊情况的,如子女长期患有重大疾病、或子女残疾的,可适当增加法院通知开庭时间被告没接传票会缺席判决吗在民事诉讼中,被告缺席的,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会依法缺席审理,具体情况,请自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实。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
    2023-07-02
    423人看过
  • 知识拓展—伤残鉴定流程
    工伤鉴定流程有三个步骤,分别是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待遇及救济途径。工伤认定申请既可由用人单位提出,也可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申请人不同,申请的先后顺序也不同。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遇有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上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才可以提出。但是提出时间从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不得超过一年。工伤认定完毕,经治疗终结或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工伤职工还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一级最重,十级最轻。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部分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人可以是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
    2023-04-06
    461人看过
  • 工伤认定的注意事项梳理
    工伤认定的注意事项有:一、申请工伤认定首先要注意时效性。二、申请工伤认定,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合同。三、申请工伤认定时,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四、申请工伤认定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2、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3、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职工申请工伤认定有哪些注意事项1、首先判断是否属于工伤的范围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首先应判断是否属于工伤的范围。2、搜集证据寻求证据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劳动关系证明是是申请工伤认定的前提条件,没有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就无法进行工伤认定,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主要包括劳动合同、工作证、上岗证、工资条等。3、明确遭遇工伤单位的名称和住址在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形下,用人单位是工伤保险待遇的承担者;在参加工伤保险的情形下,一般而言,单位也应承担部分的工伤保险待遇。如果不知道用人单位的确切名称及地址,就无法确定追索的对象,在这种情
    2023-07-03
    111人看过
  • 工程造价知识:工程造价司法鉴定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是指依法取得有关工程造价司法鉴定资格的鉴定单位和鉴定人受司法机关委托,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中央和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等地方政府颁布的工程造价定额标准及相关文件,确定某一争议工程的最终造价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从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定义里面可以看出:1)司法鉴定项目的委托方一般是司法机关,鉴定人根据委托方的要求,根据相应的委托范围和委托内容出具的报告为司法鉴定报告。尽管在2007年10月1日起生效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中没有规定司法鉴定的委托人是司法机关还是当事人还是普通公民,理论上来说委托人可以是任何人。但是个人认为工程造价司法鉴定区别于例如亲子鉴定、基因鉴定等司法鉴定。因为对于亲子鉴定、基因鉴定这种类型的司法鉴定,只要是同一检材、鉴定人具备同样的条件、操作过程规范合理,那么鉴定结论一定是一致的。因此在检材真实的前提下,委托人是谁对于鉴定结果影响极小甚至没有影响。而工程造价
    2023-06-06
    108人看过
  • 涉外知识产权诉讼的公证认证梳理
    一、域外证据、外文证据的公证认证这里的域外证据,包括外国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证明和诉讼中的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向法院提供的证据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形成的,该证据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予以证明,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予以认证,或者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该所在国订立的有关条约中规定的证明手续。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证据是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形成的,应当履行相关的证明手续。这一条款,确立了我国域外证据的公证认证制度。依据此规定,在域外形成的证据需经所在国公证认证的特别证明程序。这里的域外证据,系指形成于一国法域外的证据。这里所指的域是法域而非地域;所以,就形成于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证据也属于域外证据,亦应履行相关的证明手续。首先,外国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证明资料,必须要经过公证认证。其次,对于诉讼证据,并非所有的证据都要进行公证认证。其一、在
    2023-06-05
    378人看过
  • 工伤申报流程梳理
    1.申请认定时间。员工所在企业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提交所需资料。工伤认定申请表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申报期限关于工伤申报期限,在《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中有相关的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
    2023-07-04
    356人看过
  • 农民工的法律知识
    1.农民工通过职业介绍所求职应注意哪些问题农民工通过职业介绍所求职应注意职业介绍所是否有执照,劳工部颁发的企业工商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执照,并注意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联系方式等,中国的职业介绍所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经营的职业介绍所;二是其他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开办的职业介绍所;第三,由公民个人经营的职业介绍所3.农民工在寻找雇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农民工应了解雇主是否是工商注册的合法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行为是否合法。同时,,他们应该与雇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就合同中与雇主协商的条件达成一致。4.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必须包括哪些条款。劳动合同是工人和雇主之间建立劳动关系并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必须明确规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违约责任等条款。此外,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雇主
    2023-05-07
    244人看过
  •  人体损伤司法鉴定书的相关知识
    身体损伤程度司法鉴定书在司法审判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审查和分析鉴定文书,可以发现常见差错的主要原因是医学资料审查不细致、盲目相信和没有全面考虑医学资料,只片面引用。因此,在司法审判中,需要仔细审查鉴定文书,全面考虑医学资料,避免因差错而导致错误的判决。身体损伤程度司法鉴定书在澄清事实、辨别是非、识别真伪、揭露犯罪、确定罪名和量刑、处理纠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审查和分析人体损伤程度司法鉴定文书,可以发现常见差错的主要原因是医学资料审查不细致,盲目相信,以及没有全面考虑医学资料,只片面引用。 【 司 法 鉴 定 】 如 何 避 免 人 体 损 伤 程 度 鉴 定 中 的 常 见 差 错 ?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人体损伤程度分为重伤、轻伤和轻微伤三个等级。其中,重伤是指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包括重伤一级和重
    2023-10-02
    214人看过
  • 【法律常识】工伤保险待遇知多少?
    工伤保险待遇是指职工因工发生暂时或永久人身健康或生命损害的一种补救和补偿,其作用是使伤残者的医疗、生活有保障,使工亡者的遗属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工伤保险待遇的高低,项目的多少,取决于国家或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工伤保险待遇的特点1、强制性,国家立法强制执行的。2、非营利性,即是国家对劳动者履行的社会责任,也是劳动者应该享受的权利。3、保障性,是指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对劳动者或其遗属发放的工伤待遇要保障其基本生活。4、互助互济性,通过强制征收保险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由社保机构在人员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对费用实行再分配,调剂适用基金。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工伤或作出劳动能力鉴定,以下项目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1)工伤医疗费:治疗工伤、职业病所发生的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目录或标准的全部
    2023-04-26
    120人看过
  • 企业应当了解的工伤法律知识
    工伤认定申请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工伤认定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
    2022-11-19
    253人看过
换一批
#血亲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直系亲属一般指的是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血缘联系的亲属,其中包含有配偶、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等等,如果养父母因为收养、或者抚养关系也能成为直系亲属的关系,例如收养人与收养的... 更多>

    #直系亲属
    相关咨询
    • 工伤伤残鉴定的基本知识
      天津在线咨询 2021-03-23
      摘要:工伤鉴定标准作为工伤认定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一直都受到很多人的关注。那么,什么是工伤鉴定呢?工伤鉴定标准有哪些呢?工伤鉴定需要经历那些程序呢?或许还有很多人并不是清楚吧,下面由小编为您详细介绍,请看下文。 网友提问: 各位老大,我父亲在今年7月30日去北京出差,于7月31日早上8点多因心脏病去世!(他自己一个屋,早上6点43我母亲给其打电话时还很好,但是7点30同去的人打电话一直未接,到8点1
    • 工伤鉴定需要专业知识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2-08
      劳动能力鉴定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提问太过于专业,建议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准。《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八条〔提出申请〕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时限自作出工伤认定结论之日起最长不超过2年。工伤职工本人无法提出申请的,可由其近亲属代为提出。
    • 法律知识案例文章工伤一般鉴定流程有哪些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28
      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之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 私下进行伤残鉴定法律怎么样的知识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8-07
      劳动者自己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伤残鉴定的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颅骨骨折伤残鉴定知识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05
      申请鉴定,以鉴定结论为主 九级或十级 九级 1)癫痫轻度; 2)颅骨缺损≥25平方厘米,无功能障碍; 3)脑叶切除术后无功能障碍者; 4)第Ⅴ对脑神经眼支及第Ⅵ对脑神经麻痹; 5)发际边缘瘢痕性秃发或其他部位秃发,需戴假发者; 6)鼻或面颊部有明显畸形或〉3平方厘米的增生性瘢痕; 7)颈部瘢痕畸形; 8)全身瘢痕面积30% ̄39%; 9)鼻再造术后; 10)睑外翻,唇外翻植皮术后; 11)一眼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