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交通肇事转化为故意杀人的主观故意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2 16:04:43 75 人看过

(1)行为人交通肇事后,明知被害人已经重伤,若不及时抢救可能导致死亡,为逃避罪责,希望或放任被害人死亡,因而逃逸,致使被害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其主观心理状态已明显从交通肇事时的过失转变为对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希望和放任的故意,构成了不作为故意杀人罪,依照刑法第232条处罚。(2)肇事行为人明知被害人挂附在车辆上,继续行驶极有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但为逃避罪责驾车拖挂被害人逃逸,从而致被害人死亡;肇事行为人明知被害人不经紧急救治极有可能死亡,而将其转移至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隐藏或遗弃,从而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抢救而死亡。肇事行为人这种拖挂和转移行为直接对被害人生命权益造成侵害,其主观心理状态已发生了质的转化,进而在新的罪过形式的支配下实施了新的犯罪行为,以不作为的方式构成故意杀人罪,依照刑法第232条处罚。(3)交通肇事后,肇事行为人明知被害人并未死亡,但为逃避罪责而倒车轧辗被害人或者将被害人转移至偏僻的地方掩埋,从而致被害人死亡的,其主观心理状态已转化为积极希望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并且积极实施了足以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实质行为,以作为的方式构成故意杀人罪,依照刑法第232条处罚。

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有哪些

(1)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是从事运输的人员,而故意杀人罪为一般主体;(2)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法规是故意,但对因此所发生的严重后果及至致人死亡却是过失,而故意杀人罪对致人死亡是故意;(3)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法规和运输秩序,而故意杀人罪则侵犯了人的生命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7日 01: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交通运输相关文章
  • 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对吗
    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一、过失致人重伤要判刑吗过失致人重伤如果符合下列构成要件的,认定构成犯罪,会判刑: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身体权是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构成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所谓重伤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伤害:(一)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二)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三)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二、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认定是怎样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2、客观要件
    2023-03-30
    238人看过
  • 交通事故怎么样转变为故意杀人罪
    如果肇事后逃逸之际由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或手段,正是由于这些积极的手段、措施而直接导致被害人死亡的,可将此逃逸行为称之为“积极逃逸”。最高院解释第6条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抛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此“积极逃逸”行为本身表明行为人主观上希望或放任被害人死亡等结果的发生,已使先前的交通肇事行为转化为故意杀人罪。比如:(1)、将被害人带到荒郊野外、人迹罕至处抛弃;(2)、将被害人推至路坑、排水沟内;(3)、倒车时故意将被害人轧以下,导致被害人死亡后逃逸的;(4)、为了逃跑而不顾围观群众而横冲直撞又撞死数人。前三种“积极逃逸”情形本身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第四种情形本身又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023-06-03
    223人看过
  • 一个亲戚想问下交通肇事转故意杀人的认定标准
    一、一个亲戚想问下交通肇事转故意杀人的认定标准下面是交通肇事转故意杀人的认定标准1)行为人交通肇事后,明知被害人已经重伤,若不及时抢救可能导致死亡,为逃避罪责,希望或放任被害人死亡,因而逃逸,致使被害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其主观心理状态已明显从交通肇事时的过失转变为对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希望和放任的故意,构成了不作为故意杀人罪,依照刑法第232条处罚。2)肇事行为人明知被害人挂附在车辆上,继续行驶极有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但为逃避罪责驾车拖挂被害人逃逸,从而致被害人死亡;肇事行为人明知被害人不经紧急救治极有可能死亡,而将其转移至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隐藏或遗弃,从而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抢救而死亡。肇事行为人这种拖挂和转移行为直接对被害人生命权益造成侵害,其主观心理状态已发生了质的转化,进而在新的罪过形式的支配下实施了新的犯罪行为,以不作为的方式构成故意杀人罪,依照刑法第232条处罚。3)交通
    2024-01-19
    409人看过
  • 如何判断故意诋毁行为的主观故意?
    在生活中如果行为人污蔑诽谤他人,给他人的生活和名誉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情节比较严重的话,会出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的罚款。同时如果行为人的犯罪事实更为严重的话,很有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恶意诋毁别人商标如何处罚恶意诋毁别人商标属于商业诋毁行为,也被称为商业诽谤行为,是指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具体而言,它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的规定,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的,需要承担如下的刑事责任:(1)对自然人,处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处以罚金,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进行处罚。《中华人
    2023-07-05
    176人看过
  • 如何判断故意杀人时主观状态
    判断犯罪人主观故意内容、不能单凭口供,或仅根据某事实就下结论,而应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全面分析案情。根据发案原因、行为发展过程、犯罪工具、行凶手段、打击部位、打击强度、行凶情节、作案时间、地点、环境、犯罪人与被害人平时关系、致人死亡或未死亡的原因、犯罪分子一贯表现和犯罪后的态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对于那些目无法纪、逞胜好强、动辄行凶、不计后果一类的侵害人身权利的行为,尽管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往往没有利害关系,犯罪人主观上也没有明确的杀人动机和目的,但行为人在行凶时,对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抱漠不关心的态度。所以,应按行为客观造成的实际损害的性质来确定危害行为的性质。致人死亡的,就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损害他人身体的,就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的区别两者的主观要件不同,故意杀人是以杀人为目的,故意伤害只是以伤害为目的。区别故意杀人罪同故意伤害罪的关键,就在于两罪犯罪故意内容不同。故意杀人罪
    2023-06-03
    133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主观是故意还是过失
    交通肇事罪是过失。通常情况下,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两种情况。在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上,行为人是明知故犯,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并且造成严重后果,应该预见却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行为人已经预见,但是轻信能够避免,致使出现了严重后果。作为过失犯,本罪成立要求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要求交通肇事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出现重大损失。虽然,其构成要件结果表现为具体实害结果,但是其结果是公共安全危险的具体现实化,其所创设的公共安全危险是针对不特定多数人的,对于具体受害者而言出现具体危害结果是偶然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4-11
    77人看过
  • 交通肇事故意杀人罪如何处罚,有哪些规定
    通过交通肇事来故意杀人,直接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故意杀人罪对于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交通肇事故意杀人罪如何处罚,有哪些规定?点击#找律师#,可以选择同城、领域、是否在线以及电话咨询服务!!私密咨询个人法律问题。快速解决你的困扰!专业律师:你的法律救星!你是否曾在法律困境中束手无策,无所适从?别担心!专长律师就是为了解救你而存在的!每个领域律师都拥有深厚的专
    2023-12-04
    264人看过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故意杀人如何认定
    认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杀人的规定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中一类是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另一类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如果是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杀人的不负刑事责任。如果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在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时杀人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应当根据情况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故意杀人罪和故意杀人抢劫是怎么界限的要看主观上是想杀人,还是想抢劫,主观要件不同,而“抢劫致人重伤、死亡”属于其中规定的严重情形。即行为人当场使用的暴力手段直接导致被害人、抓捕他的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属于“抢劫致人重伤、死亡”,处十年以上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
    2023-07-28
    139人看过
  • 抢劫能转化为故意杀人罪吗
    抢劫转化不成杀人。《刑法》第263条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所谓暴力,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2022-02-26
    415人看过
  • 受贿罪中如何认定主观故意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受贿罪这一刑事犯罪在主观动机上主要由故意心理状态构成。在此基础上,唯有当犯罪行为人为实现故意犯罪的目标而采取行动时,才能被认定构成受贿罪;任何因过失导致的行为都无法构成此项罪名。举例来说,若某位国家公职人员为了他人的利益而付出努力,但并未怀有接受贿赂的意图,那么即使后者以感谢之名将财物送到前者的住所,只要前者对此毫不知情,就不能将这种情况视为受贿行为进行处理。然而,在实际案例中,犯罪嫌疑人常常会运用各种巧妙手段来掩饰他们真正的犯罪意图,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些案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判断。《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2024-04-29
    163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是否属于主观故意犯罪
    交通肇事罪在法律界定上并不属于故意犯罪。该种犯罪行为常常是由当事人因一系列的错误操作所引发,例如粗心大意、过分盲目自信等因素。在案件中,犯罪者往往并未有意去推动事故的发生,然而由于未能履行必要的注意义务或者违反相关的交通法规,最终导致了严重的不良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8-03
    158人看过
  • 肇事逃逸转化故意杀人罪的情形有哪些
    一、交通肇事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条件(1)有积极行为,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①隐藏或者②遗弃;撞人以后,受害人没死,可是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把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死亡,将以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论。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可能会使被害人死亡或残疾的结果持“无所谓”的放任心态。(2)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因为遗弃、隐藏,使被害人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肇事后,被害人没死,可是肇事者为了杀人灭口,而又故意将被害人撞死的,或者当时明知被害人就被拖挂在车下,但为了逃逸不顾被害人生死,将被害人拖挂致死的,按故意杀人罪处。二、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
    2023-04-15
    406人看过
  • 在对于交通肇事故意杀人赔偿是如何样的
    交通事故是否构成故意杀人,要看主体的行为动机是否是故意且致人死亡。一、故意杀人罪的构成1、客体要件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别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之前提。2、客观要件首先必须有剥夺别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以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别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其次,剥夺别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即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执行死刑、正当防卫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对所谓的"安乐死",仍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当然,量刑时可适用从轻或减轻的规定。第三,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才能断定行为人负罪责。3、主体要件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中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达到法
    2023-03-01
    68人看过
  • 害怕赔偿交通肇事“变”故意杀人
    四川省盐亭县男子吴思强骑摩托车肇事伤人后,因惧怕高额经济赔偿,便将被害人当场掐死,后以交通肇事报案并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11月2日,吴思强以涉嫌故意杀人罪被逮捕。交通肇事案死者颈部有掐痕今年10月6日上午,盐亭县公安局八角派出所接到报案,一名肇事司机撞死行人后投案自首。然而,法医对死者尸检时发现,死者颈部有掐痕,而这样的损伤完全不符合交通肇事损伤特征。经警方深入调查,投案自首的司机吴思强交代了其掐死受伤行人的犯罪过程。当日晨7时许,天还未亮透,36岁的吴思强从盐亭县八角镇建设村家中骑摩托车向场镇行驶。途经曙光村八组路段时,未控制住摩托车速度,将在公路上同向行走的村民杨某撞倒,致其受伤昏迷。看到60多岁的杨某伤势严重,吴思强惧怕承担可能带来的经济赔偿责任,一个罪恶的念头由心底升起。他不但不及时报警施救,还以自己能处理好为借口,拒绝了多起途经事故地点的行人、车辆的施救帮助。在假装照顾杨某的
    2023-06-05
    347人看过
换一批
#物流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交通运输是研究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经营和管理的工程领域。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铁路、公路、港口、海洋、航道、机场工程勘查、设计、施工与养护,机车、汽车、航舶及... 更多>

    #交通运输
    相关咨询
    • 应该如何认定故意杀人的主观违法行为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22
      1.故意杀人罪犯罪预备亦称故意杀人罪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罪的预备阶段区别开来,犯罪预备是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备阶段是行为发展的一个过程。在认定犯罪预备时,正确地把它和犯意表示区别开来,才能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2.对于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又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
    • 2022年交通肇事怎样才会转化为故意杀人罪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1-06
      1、有积极行为,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撞人以后,受害人没死,可是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把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死亡,将以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论。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可能会使被害人死亡或残疾的结果持“无所谓”的放任心态。 2、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因为遗弃、隐藏,使被害人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肇事后,被害人没死,可是肇事者为了杀人灭口,而又故意将
    • 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恶意的表现形式有哪些?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如何认定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08
      从主观恶意上来看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其区别在于: 一、直接故意一般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不是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直接故意是行为人明知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或必然性;而间接故意则只是明知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给你分别举个例子: 直接故意:丈夫想害死妻子,在妻子饭中下毒,其妻中毒死亡。 间接故意:丈夫想害死妻子,在妻子饭中下毒,其妻正在哺乳期,妻子给小孩喂饭,小孩
    • 交通肇事罪在哪些情况下转化为故意杀人罪?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03
      (1)行为人交通肇事后,明知被害人已经重伤,若不及时抢救可能导致死亡,为逃避罪责,希望或放任被害人死亡,因而逃逸,致使被害人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构成了不作为故意杀人罪。 (2)肇事行为人明知被害人挂附在车辆上,继续行驶极有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但为逃避罪责驾车拖挂被害人逃逸,从而致被害人死亡; 肇事行为人明知被害人不经紧急救治极有可能死亡,而将其转移至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隐藏或遗弃,从而致使被害人因
    • 什么情况下交通肇事可以转化为故意杀人罪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1-29
      交通肇事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条件为行为人明知被害人挂附在车辆上,继续行驶极有可能导致被害人死亡,但为逃避罪责驾车拖挂被害人逃逸,从而致被害人死亡;交通肇事后肇事行为人明知被害人并未死亡,但为逃避罪责而倒车轧辗被害人或者将被害人转移至偏僻的地方掩埋,从而致被害人死亡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