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有离职能和新公司签劳动合同吗
没有离职可以和新公司签劳动合同,不过合同入职时间签到离职之后就可以,离职后再到新单位入职。提供原来单位出具的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正规单位不会在你没离职证明情况下招用,免得有纠纷。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二、公司不签劳动合同离职后可以起诉吗
1、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与解除劳动关系原因没有任何联系。无论什么原因劳动者与单位的劳动关系终止,都可以主张双倍工资。如果劳动者主动提出离职,关于解除劳动关系不会获得任何补偿金。
2、如果单位因劳动者未上班,以旷工名义解除劳动关系。单位需要证明规章制度合法性的同时,也要证明存在旷工的事实。单位因此种原因解除劳动关系,一般都会面临支付劳动者非法解除劳动关系双倍赔偿的风险。如果劳动者有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和入职时间及劳动关系解除期间,那么这段期间获得双倍工资的胜诉率达到90%以上。
3、主动提出辞职用人单位是不给经济补偿金的,但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去劳动监察部门反应情况,如果协商不一致可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不满意也可以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n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劳动合同没有解除又和公司新签了合同能续签吗?
161人看过
-
公司的劳动合同签了能离职吗?
237人看过
-
辞职没有劳动合同和签订劳动合同违法吗
500人看过
-
没有离职证明劳动合同还能签订吗?
491人看过
-
公司没和你签劳动合同自离了能要回押金吗
311人看过
-
要离职没有签劳动合同
487人看过
-
公司没和员工签劳动合同,员工自动离职,能有工资发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07当然有工资发,但是肯定不是按照以前你们谈的那样的工资了,需要扣除一部分违约金什么的,剩下的也就不多了,而且如果你们当初谈的比较高,而现在你自动离职,如果再发工资的话就是按照最低标准来的,反正会想尽办法扣除你应得的报酬,就是找劳动局你也占不了道理的。
-
没有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和新公司签合同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121、劳动者还未解除劳动合同的,能与新公司签合同,但不能对原公司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原公司指出,拒不改正的,否则原公司就可以依法单方面与劳动者解约。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
-
和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离职,临时工能事后扣工资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17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有3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 2、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 3、有欠条的,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要求支付欠条里的工资数额。
-
没有签劳动合同公司和员工要离职怎么办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23劳动者辞职的应当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应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不履行提前告知义务的,应当支付给单位造成的损失。 如果用人单位原因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的补偿;如果是劳动者原因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劳动者补偿。
-
公司没签劳动合同签了离职协议有影响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09(一)工作内容的证据,如电子文本,资料,公司相关的其他资料; (三)公司给劳动者的制度依据,最好是盖章或印刷整套、册的资料,比如员工手册、财务制度,员工名册等等; (四)公司正式员工或领导与员工交流的资料,比如工作安排、书面通知、电子邮件的通知等等; (五)可以尝试与公司主管领导对话,然后录音,并将领导的名字一定要在录音材料里面体现,否则,法院很难确认录音材料的真实性; (六)可以通过人证,其他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