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诈骗取保候审会怎么判
取保候审与判刑是两个概念的,判刑是要看案情的,如果查实清楚是有犯罪事实那么肯定是要判刑的,不过一般取保就说明情节轻微,量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还有可能处缓刑的。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合同诈骗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1、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勾当
行骗者为了便于实施诈骗的目的,专门持伪造的或他人的身份证件,到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成立公司,然后,以公司名义招聘员工、培训员工,由员工进行诈骗,整个诈骗过程,真正的幕后策划人始终不露面。因此,合同诈骗案件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通常都是公司的业务员或一般员工,而隐藏在合法公司后面的策划人因为极少直接与受骗者接触,从而得以逃避法律制裁。以合法公司名义行骗,可以减少行骗的风险,增加行骗手段的隐蔽性。更有甚者,公司连自己招聘的员工都骗,情节十分恶劣。
2、重操旧业者多屡骗不爽
行骗者多数是具有多次行骗劣迹的行家老手,通常一旦罪行被识破,便马上闻风而逃。当他们认为风声不紧的时候,就会重操旧业。因为他们对于行骗手段十分熟悉,所以在很短时间内他们便可以迅速成立诈骗组织,实施诈骗行为,而且,为逃避法律惩罚,他们会吸取教训,得手后立即销声匿迹,给有关部门查办造成困难。
3、运用见证手法骗取信任
合同诈骗公证和律师见证的形式,是较为流行的法律见证形式。正是由于这两种形式社会效果好,也为老百姓所熟知,行骗者容易抓住这种心理,从而体现其合作项目和合同的真实性。
三、合同诈骗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的合同,应当理解为不包括单纯的借款合同,因为利用借款合同进行诈骗相当于直接通过诈骗的手段使得对方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处分财物,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犯本罪的个人是一般主体,犯本罪的单位是任何单位;
4、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
取保候审会如何判刑诈骗罪
71人看过
-
诈骗罪取保候审后还会判刑吗,取保候审有哪些义务
125人看过
-
取保候审是否会影响诈骗案件的审判?
108人看过
-
诈骗罪是否可以取保?诈骗罪取保候审后还会判刑吗?
194人看过
-
诈骗可以取保候审吗?诈骗如何办理取保候审?
261人看过
-
私刻公章合同诈骗批捕后怎么取保候审
250人看过
-
合同诈骗六万多会不会取保候审?山东在线咨询 2023-11-07合同诈骗罪可以取保,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比如说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2条当中明确的规定,人民法院或者是人民检察院,对于可能会判处拘役管制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分子,完全可以适用取保候审。
-
取保候审后诈骗会怎么处罚上海在线咨询 2021-12-25量刑与取保候审没有必然联系,取保候审只是强制措施的改变。具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比如诈骗涉及的金额。但取保候审有其适用条件,情节轻微、危害小的一般可以取保。因此,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很可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者缓刑、单处罚金等非实刑。《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以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
-
诈骗取保候审如果取保候审没退赃会怎么处罚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041、量刑与取保候审没有必然的联系,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而已,具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如诈骗涉及的金额。 2、不过,取保候审有其适用条件,一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才可以取保。因此,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很有可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判处缓刑、单处罚金等非实刑。
-
诈骗取保候审以后会不会判刑&Q4&陕西在线咨询 2024-03-04如果犯罪嫌疑人构成诈骗罪,取保候审后还是会判刑的。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是缴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者妨害侦查活动、起诉活动和审判活动,并且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与之后是否判刑不存在联系。
-
取保候审后犯了诈骗罪的会被怎么判?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211、量刑与取保候审没有必然的联系,取保候审,仅仅是变更了强制措施而已。 2、具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如诈骗涉及的金额。不过,取保候审有其适用条件,一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才可以取保。因此,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很有可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判处缓刑、单处罚金等非实刑。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