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规定分公司之间能签合同吗?
是可以的;
《公司法》第14条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
分公司,在业务、资金、人事等方面受总公司的管辖,在法律上不具有法人资格,从根本属性上来讲,其属于总公司的一个分支机构。
分公司虽然没有独立的财产和法人资格,但只要分公司经过工商部门的登记后,领取了营业执照,分公司可以作为《民事诉讼法》上的其他组织成为民事诉讼当事人。
分公司一旦经过工商登记机关登记领取了营业执照,同时也是对外公示了其作为总公司的分支机构具有的合法经营权。而合法经营权的具体体现形式就是分公司对外可以以自己名义在营业执照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相关的商事活动。
总公司设立分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快捷、充分地以分公司的形式对外开展业务,从而达到总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因此,分公司以其自己名义对外签订合同时,基于其合法经营权已经得到法律的认可,分公司对外签订合同只需加盖分公司的印章即可。如果每个合同都必需加盖总公司的印章,实质上是削弱了分公司实际经营活动中组织机构的合法经营权,与总公司设立登记分公司的目的也就背道而驰了。
二、分公司可以作为诉讼主体吗
分公司的法律性质定性为非法人,但是可以从事民事活动。
司法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有限责任公司的分公司是否有诉讼主体资格的问题,对此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48条和《民事诉讼法意见》第40条第(5)项的规定,领取营业执照的分公司可以独立参加诉讼;另一种意见认为,《公司法》第14条第1款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故分公司不能参加诉讼,只能由公司参加诉讼,享受权利承担义务。
在公司治理中,由于工作和业务的需要,经常会在注册地外设立分公司,分公司的法律性质定性为非法人,但是可以从事民事活动。《公司法》第14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民事诉讼法》第48条、《最高人民法院》第40条第(5)项规定,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可以作为独立的民事诉讼主体。《公司法》的规定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并不矛盾,《公司法》解决的是实体民事责任的最终承担问题,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是诉讼主体资格的问题。有限责任公司的分公司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又有自己的财产,可以独立参加民事诉讼,以方便诉讼。当然,分公司参加诉讼,但是最终的民事权利义务实际上由有限责任公司享有和承担。
-
公司法中分公司签合同有什么规定吗
315人看过
-
公司之间签合同流程
341人看过
-
分公司之间调动合同需要重新签订吗
315人看过
-
法律规定公司合同有谁签字
422人看过
-
分公司是否能劳动签订合同,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462人看过
-
招标之后能否用分公司签合同
263人看过
分公司是总公司的分支机构,分公司的财务、资产、人事、业务等方面受总公司全面管理,分公司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分公司在法律上、经济上均不独立,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其财产也由总公司财务同意管理,是总公司的附属机构。分公司没有独立的名称,其名称大... 更多>
-
如果分公司之间是合同并与分公司签定合同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09分公司不具备民事主体资格,所以分公司虽然实际经营具体业务,但是对外不承担责任。对外承担责任的是总公司,也就是合同上的甲方或者乙方。即使对方告到法院,法院也会要求对方起诉总公司,而不是总公司下属的分公司。
-
如果两个公司之间的合作,总公司能和分公司能签合同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26分公司的法人代表是总公司经理。 子公司则有自己的经理(法人代表)。 所以这个协议应该成为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代理协议。 法律上没有相关规定。
-
分公司之间合同书年限规定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121、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最高期限法律没有规定,只有最低不少于2年的规定。2、劳动者被派遣到的工作单位是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公司是用人单位。所以无论劳动者在工作单位干多久,都不会“转为正式用工合同”。即用工单位是不会与你签订劳动合同的,因为劳动者已经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
-
分公司能独立签订合同吗?法律规定有哪些?新疆在线咨询 2023-12-19分公司可以独立签订合同,但是不可以独立对外承担责任。分公司作为总公司的分支机构,其并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但是分公司可以领取营业执照和公章,分公司在对外签订合同之后,由总公司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公司之间签订的借贷合同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广西在线咨询 2021-11-1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颁布,将企业之间的贷款纳入民间借贷范畴,受法律保护。在此之前,司法实践一直将非金融企业之间的贷款排除在民间贷款之外。但参与企业借贷的主体,有的是出于自身的资金需求,有的是出于借贷赚取利润。前者是普通企业借贷行为生产经营的需要,只要适度控制借贷程度和规模。后者以盈利为目的从事企业间借贷,风险大,投机性强。出现问题后,对国家整体经济秩序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