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鉴定的判断标准是怎样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10:51:36 286 人看过

一、精神病鉴定的判断标准

对精神病的鉴定首先是从临床精神病学的基础出发,全面检查分析,确定有无精神病,同时从法律的角度确定犯罪时的精神状态及严重程度和它与犯罪的因果关系两方面考虑,具体判断标准如下:

1、是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一个人虽患有精神疾病,但如果仍有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还是要负相应的刑事责任。

2、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虽可能有辨认能力但丧失了控制能力,其行为已无法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和控制。

3、是必须是在发生危害行为的当时处于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状态。

4、是在精神疾病的间歇期或是疾病缓和期出现危害行为的,因其精神活动已恢复正常,即不能评定为无责任能力。

5、是处于智能缺损状态,即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状态,应当在一定程度上负刑事责任。

二、有暴力倾向精神病人可否采取强制措施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没有犯罪的,不得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如果做出犯罪行为的,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进行强制医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百零二条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

第三百零三条根据本章规定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由人民法院决定。

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的或者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

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

三、精神病人犯罪怎么确定刑事责任

1、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这是指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这种精神病人是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对其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要确认他是完全无刑事贸任的精神病人.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标准:

医学标准。即他在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时是处于精神病状态之中,而且正处于发病期而不是缓解期和间歇期,实施危害社会的原因是由于有精神病所引起的。。

心理学标准。即由于行为人有精神病而使他完全丧失了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是否符合这两个标准,即是否同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这要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即依法进行司法精神的鉴定。

2、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这是指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况。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处于间歇期,没有发病,精神是正常的,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所以他们在间歇期间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构成犯罪,应负完全的刑事责任。

3、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又称为减轻刑事责任或部分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这是指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情况、他们是介于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他们犯了罪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05: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鉴定标准是什么
    一、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定义是什么1、肇事肇祸精神病鉴定标准如下:(1)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2)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3)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4)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2、法律依据:《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第十条民事案件中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任务如下:(一)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患何种精神疾病,在进行民事活动时的精神状态,精神疾病对其意思表达能力的影响,以及有无民事行为能力。(二)确定被鉴定人在调解或审理阶段期间的精神状态,以及有无诉讼能力。二、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行为的危险性评估标准是什么精神病人肇事肇祸行为的危险性评估标准如下:1、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2、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3、2级。有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
    2023-08-08
    192人看过
  • 司法鉴定精神病鉴定标准有哪些
    一、司法鉴定精神病鉴定标准有哪些司法鉴定精神病的标准:1.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2.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3.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4.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5.有程度不等的自制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二、申请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流程是怎样的精神病司法鉴定程序:1.首先由人民检察院委托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鉴定。2.司法鉴定机构首先应明确鉴定的目的和要求,审阅案情和病情等有关材料,拟定鉴定方案。3.对被鉴定人进行躯体的、神经系统的和精神状态的各项检查,必要时还应做心理测验、脑电图、CT扫描。4.通常由3-5人组成的鉴定小组进行鉴定,简单案件也可由专家个人承担。最后作出鉴定结论,缮写鉴定书,交付委托鉴定机关
    2023-10-29
    139人看过
  • 离婚精神损失费判断的标准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人心理状态不同,对受害人产生的精神损害程度亦不同。一般来说,故意或重大过失的侵害使受害人产生的怨恨深,精神损害严重;一般或轻微过失对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则相对要轻,而且也易于抚平。正因为如此,在确定精神损失费的数额时,必须将侵害人的主观过错作为重要的参考因素。2、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包括侵害手段、场合、行为方式、持续的时间,等等。如侵权行为动机卑劣,手段残忍,持续时间长等给受害人造成的伤害就重。侵权情节不同,反映出侵权人主观恶性程度和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使之成为确定精神损失费多少的另一重要因素。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千差万别。在有些情况下,尽管侵权情节较为严重,但由此造成的后果却相当轻微,由法院责令侵权人赔礼道歉即可消除对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而对于那些毁人容貌,使人丧失视觉、听觉等器官功能或致人死亡者,其给受害人带来的精神损害就
    2024-01-28
    200人看过
  • 精神出轨证据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目前法律还没有精神出轨一说,精神出轨也只表现在精神上,没有实质证据。哪些可以作为出轨证据1、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要有证据链互相印证此类婚外情证据一般很难被法院采信,因为当事人提供的此类证据很难保证是没有经过改动的。如果要想让此类证据被法院采信,要有一套完整的证据链,让它们互相印证。比如说,邮箱是谁的、邮件是谁发来的、那个人的真实身份是什么等。另外,在提取电子邮件或者聊天记录的过程时要经过公证,自己单独提取的电子邮件或者聊天记录很难被法院采信。2、照片效力有限难“作证”很多人为了掌握配偶有外遇证据,往往会聘请“私家侦探公司”的人员对其进行跟踪,然后拍摄下照片。因为证据的取得要有合法性,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要好好的考察侦探公司对婚外情证据的理解,确保证据的合法性。3、录像偷拍时地点只能在自家如果当事人在公开场合拍摄的录像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如果是偷拍,只有在自己家中拍摄到的录像才能作为证据使用,而
    2023-07-06
    171人看过
  • 精神病的鉴定以及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罚
    鉴定精神病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承担任何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应当由政府强制医疗。精神病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第一,精神病人的行为造成危害结果是否要负刑事责任以及负何等程度的刑事责任,关键要看法律标准即辨认或控制能力的有无和丧失程度。精神病有程度之分,即重度精神病、中度精神病和轻度精神病。从刑法法律的角度分析,精神病人有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部分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以及辨认或
    2023-08-07
    215人看过
  • 到哪里进行精神病诊断鉴定
    一、到哪里进行精神病诊断鉴定《刑事诉讼法》规定,精神疾病的医学鉴定,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在实践中为开展精神疾病的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地级市,应当成立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委员会,负责审查、批准鉴定人,组织技术鉴定组,协调、开展鉴定工作。鉴定委员会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司法、卫生机关的有关负责干部和专家若干人组成,人选由上述机关协商确定。鉴定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设置若干个技术鉴定组,承担具体鉴定工作,其成员由鉴定委员会聘请、指派。技术鉴定组不得少于两名成员参加鉴定。对疑难案件,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难以鉴定的,可以由委托鉴定机关重新委托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二、精神病诊断鉴定要多长时间一般在三十个工作日内出结果。《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二十八条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自司法鉴定委托书生效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鉴定事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技术问题或者
    2023-12-20
    230人看过
  • 工伤鉴定:颈椎病的判断标准
    一般情况下,当事人需要先提交关于工伤的认定申请,再提交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依据需要会先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一般会在受理申请那天起的60天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接着会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颈椎病的诊断证明怎么开姓名_______性别____年龄____住址_____________病案_____号扼要病情及诊断:处理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诊断证明章医师:年月日《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2023-07-01
    149人看过
  • 刍议精神损害赔偿的判断标准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司法制度必将与世界接轨,在此,我们有必要对国外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作一番了解。在国外,将精神损害赔偿作为独立诉因的国家,大多主张对精神损害普遍的进行赔偿,而不论造成的损害后果的大小,即使是象征性地赔偿少数金钱,也视为合法。然而,这种做法引起了学术界的不少争议。比如美国,反对的学者认为这种主张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也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做法势必增加社会的讼争,同时还存在赔偿数额难以确定以及因果关系难以证明等问题。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几乎不存在以故意施加的单纯精神损害的赔偿诉讼,如果存在这种诉讼,则要受到严格的限制;限制之一,原告必须证明,被告有给原告造成精神损害的故意,并且实施了某一行为或作出了某一陈述;限制之二,被告的行为或陈述必须在事实上造成原告精神上的损害;限制之三,这种精神损害必须是严重的精神损害,并且必须是真实存在的,持久的精神损害,而不是一时的精神损害①。由此看
    2023-06-13
    81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中精神病鉴定标准的阐述
    刑事诉讼法关于精神病鉴定的标准:1、不能识别自己的行为;2、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3、当发生危害行为时,处于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状态;4、如果在精神疾病间歇期出现危害行为,由于其精神活动已经恢复正常,不能评定为无责任能力;5、处于智能缺损状态,应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关于回避的情形有哪些?1、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
    2023-07-07
    86人看过
  • 精神病人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如果没有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知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或者比较重大的行为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且不能预见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精神病人离婚案中如何认定精神病1、司法精神病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以确定当事人是否患有精神病,以及所患精神病的轻重程度,进而确定该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参照精神病医院出具的有关诊断证明加以确认作为证明材料使用,但应以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一般指法定监护人)无异议为限,或由其他证据或事实相互印证作为判定证据;3、参照群众公认的事实和证据进行认定,当然,仍须以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对所公认的事实和证据无异议为限。群众公认的事实,一般是由精神病人住所地村(居)委会出具的真实性的证明材料,也包括精神病人的左邻右舍对其长期的生活起居等基本情况的感知
    2023-08-15
    109人看过
  • 2024职业病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的判断依据是怎样的
    职业病伤残等级鉴定标准的判断依据是怎样的1、一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以下12种情况之一者可认定为一级工伤或职业病;(1)极重度智能减退(2)面部重度毁容,同时伴有表B2中二级伤残之一者(3)双眼无光感或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准者(4)四肢瘫肌力3极或三肢瘫肌力2级(5)重度运动障碍(非肢体瘫)(6)全身重度瘢痕形成,脊柱及四肢大关节部分功能丧失(7)双肘关节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8)双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9)双下肢及一上肢瘢痕畸形,功能丧失(10)小肠切除90%以上(11)肝节除后原位肝移植(12)双侧肾切除或孤立肾切除术后,用透析维持或同种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2、二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以下33种情况之一者可认定为二级工伤或职业病(1)重度智能减退(2)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者(3)一眼有或无光感,另眼矫正视力<=0.02,或视野<=8%(半径<=5()(4)双
    2024-03-30
    148人看过
  • 法律判决精神病人的标准是什么?
    在离婚诉讼中确定精神病人的标准是:1、无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标准是完全不能辩认自己的行为的;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标准是不能完全辩认自己的行为的;3、间歇性精神病的标准是有时能够辩认,有时不能辩认自己的行为的;4、其他标准。一、有精神病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吗没有精神病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精神病人无法识别自己行为的,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其实施民事活动。精神病人无法完全识别自己行为的,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行为需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二、精神病人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吗?精神病人不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三、间歇性精神病人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1间歇性精神病人的法律责任根
    2023-02-28
    425人看过
  • 精神分裂样精神病司法鉴定是几级伤残
    1、司法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2、鉴定的启动权由司法机关行使,辩方仅享有申请启动鉴定或者申请补充鉴定、重新鉴定的权利。《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第三条为开展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地级市,应当成立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委员会,负责审查、批准鉴定人,组织技术鉴定组,协助、开展鉴定工作。
    2024-04-24
    364人看过
  • 精神病司法鉴定书怎么写,鉴定流程是什么样的
    (一)精神病司法鉴定书范本申请人:范_______,男,49岁,农民,现住______省______县______乡______村。系被告人范_______之父。请求事项:请求对被告人范_______的精神状况进行司法鉴定,并作出被告人范_______是否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结论。事实和理由:被告人范_______于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因故意杀人犯罪被拘留,随后被逮捕,现已被_____省______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______省_____中级人民法院正在审理中。一向遵纪守法的被告人范_______,突然犯了故意杀人罪,使熟悉他的人都为之震惊。他之所以作出这种事,是他有精神疾病的反应。范_______家庭有精神病史。他舅舅是个疯子,生活不能自理,靠沿街乞讨生活。他的姑姑是个精神病患者,居住在______省______市______区______街______号,经有
    2024-04-24
    457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刑事诉讼法关于精神病鉴定的规定是什么,精神病鉴定的标准是怎样的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2-15
      精神病鉴定的目的在于确定行为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判断有无责任能力。对精神病的鉴定首先是从临床精神病学的基础出发,全面检查分析,确定有无精神病,同时从法律的角度确定犯罪时的精神状态及严重程度和它与犯罪的因果关系两方面考虑,具体判断标准如下:一是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一个人虽患有精神疾病,但如果仍有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还是要负相应的刑事责任。二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虽可能有辨认能力但
    • 法医精神病鉴定怎么鉴定精神病鉴定的精神病鉴定后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08
      “法医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鉴定对象规定如下: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员进行鉴定;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 2.民事案件的当事人; 3.行政案件的原告人; 4.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
    • 精神病犯罪的判断标准是什么,精神病犯罪的刑事责任应该怎样认定呢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27
      精神病犯罪的判断标准如下: 一是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一个人虽患有精神疾病,但如果仍有辨认自己行为的能力,还是要负相应的刑事责任。 二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虽可能有辨认能力但丧失了控制能力,其行为已无法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和控制。 三是必须是在发生危害行为的当时处于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状态。 四是在精神疾病的间歇期或是疾病缓和期出现危害行为的,因其精神活动已恢复正常,即不能评定为无责任能力
    • 精神病鉴定中限定刑事责任能力是怎样判断的?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30
      这位朋友我来告诉你精神病鉴定中限定刑事责任能力是怎么判断的吧:对于精神病人在犯罪的时候到底是在哪个状态,到底是否有完全或者部分的刑事责任能力,这个认定是需要鉴定机构去认定的。鉴定机构一般应按照医学标准与心理学标准想结合的方式进行认定: 第一,医学标准。对于医学标准应有以下几个含义或者条件: 1,行为人必须是精神病人。这里所讲的精神病人当然是指医学上的精神病人了; 2,精神病人是因为精神病的作用才实
    • 法医鉴定的标准是什么,精神病的鉴定标准是什么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08
      “法医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鉴定对象规定如下: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员进行鉴定;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 2.民事案件的当事人; 3.行政案件的原告人; 4.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